編輯意見:有很多想做的事,想了很久,都沒有去做;有很多想看的風景,想了很久,都沒有去看;有很多想要的夢想,想了很久,都沒有去實現……之所以“沒有”,只是因為一個理由——你到現在還沒有付諸行動!
一直覺得去臺灣很遙遠,因此這個夢從17歲糾結到現在。有一天,我突然決定去!
R先生說,臺灣什么時候都可以去啊。我才突然反應過來,每個人每段時間的夢想都裹挾著一種那時那刻才有的心情,這種心情換一個時間再去就什么都沒有了。我是個不太靠譜的人,經常會很沖動地花一大筆攢了很久的錢,去完成一個夢想,然后再小心翼翼地過后來的生活。當同事大呼我好有錢買了周杰倫巡回演唱會的好幾個城市的票的時候,其實那時候我全身上下所有的卡和現金加起來已經不到一百塊了。我沒有很多錢,我只是把僅有的錢扔進了我的夢想。
我很喜歡韓寒做的那個視頻《愛夢想,做自己》:“比賽要花很多的錢,好多朋友都在那里勸我,因為他們家里是做房地產的。但是我完全不這么想,因為當時如果我把這筆錢買了房子,買了別墅,不管我住在二環還是淮海路,若干年以后我只是一個房東,而現在至少我完成了自己一大部分的夢想。我覺得可以去想想自己小時候到底還想做什么事情,慢慢地去做一些,說不定會發現完成了一些夢想是特別高興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覺得看他自己想要什么,看他自己開心不開心,看他一覺醒來的時候是不是在笑。愛夢想,做自己,我是韓寒!”
朋友問我:“一定要去臺灣旅行嗎?”“是。”“會花掉很多錢。”“是。”“你會花掉你大部分的積蓄,那你回來后怎么辦?”“繼續努力賺錢啊!”“那你會買房子和車嗎?”“以后如果有很多錢了可能會買吧,現在肯定不會!”“為什么?”“一個房子會搭進去我所有的夢想,我會不敢吃穿,不敢旅行,不敢聽演唱會,不敢去買琴卡,不敢隨便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我不會拿一個房子來壓死我未來30年所有的生活!”
看到太多因為房子和車,占用父母一生積蓄的人;看到太多因為看到錢進了銀行才會安心、永遠安分守己地工作生活的人;也看到太多因為頭頂200萬貸款,而寧可在不喜歡的地方忍著一天天工作生活的人……內心覺得很傷感,當夢想遇見了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以前看《奮斗》覺得不真實,因為里面的每個人都不用擔心錢,可以隨便地租下來一個大廠房當烏托邦,當整個電視劇以極高的收視率收尾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哇,他們的錢哪里來的?
現實里的答案是:努力去賺錢,用勞動換錢,然后去實現夢想。這是一個很實際的路線。
經常會收到小朋友們的郵件,講自己有這樣那樣的夢想,可是沒有錢實現不了。我們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父母除了支付高昂的大學學費之外,恐怕很難再拿出幾萬去讓我們為了夢想隨便造!我曾經也很糾結這個問題,覺得似乎這永遠是個矛盾點。可是當我開始賺錢,開始一點點攢錢的時候才發現,夢想不是生存期的產物,而是一個形而上的東西。當一個人剛剛畢業走入社會,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當生存問題得到保障了之后,才能進入發展期,而夢想恰恰是這個時間來完成的事情。因此,當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如果很不幸地找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要著急去辭職,抑或一心為了自己夢想的行業去倔強地耍脾氣,而是要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好好工作,攢夠自己生存的保證金,然后再用攢下的錢去慢慢實現自己的夢想。
年輕的時候就要遠行,我有很多讓我欣賞的朋友,他們往往愿意用自己攢到的一筆錢去實現一個夢想,比如來到中國學習漢語,游覽觀光。而我周圍大多數人是坐在家里夢想著誰能給自己一筆額外的錢去實現夢想,自己的工資卻依然安全地存在銀行里,做一個兩不耽誤的夢。這樣的夢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因此這樣的人夢想也不會實現,也因此這樣的人總是坐在一把安全而永遠在那里的椅子上,嘲笑我把錢花光,或者大聲譏諷我說:“哎呀,你好有錢啊!”
回到開頭的事情上,周一晚上下班時已經9點了,還是跑到29層的海峽兩岸旅游觀光局,一個人坐在地上看各種資料和不同主題的地圖。周三開始收集各種資料和證明,今天終于去送簽了,還交了很高的簽注費。當我把資料交走的那一刻,我有一種感覺,我在為我17歲的一個生死之約的夢想開始努力了。其實夢想并不是一個很遠的東西,只是我們把這個東西看得太過神圣和遙遠,總是覺得要等到自己德才兼備、人財俱齊才能開始行動,可很多時候,當我們達到了內心標準的時候,會發現夢想無一實現,而我們都已經老了。我從去年開始找旅行社,可是一再被旅行社好心地告之,再等等會開放自由行,那時候價格會很便宜的。可是我都等一年了。當旅行社再次勸我的時候,我已經無法再等了。夢想,過了特定的時間,沒了特定的心情,就不再有特定的味道了。而明年,我會有新的夢想!
所以,當我有一點點錢,可以去實現一個小夢想的時候,我不會為了等降價而去一味地等待,因為明年我會有新的夢想,因為我要實現比你多得多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