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個兄弟即將走出校門,很緊張地對我說,據說今年有幾百萬大學生畢業,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我該怎么辦?
我說,那幾百萬人跟你有什么關系?全世界每年畢業好幾千萬人,你要把自己放在這個大背景下,還不得活活嚇死?
有時候,我們往往陷入一個誤區,即:看問題不要鼠目寸光,要從大處著眼。但大處應該大到什么份上,并沒準譜兒。雖然全國有幾百萬畢業生,但不可能幾百萬人報考同一單位。你報考的那個單位,少則十個人,多則二百人,你只是跟這十個人、二百個人競爭,只要比其他九個、一百九十九個人更出色,就足夠了。
人該跟誰比,自己最好定個范圍。唱歌的跟唱歌的比,畫畫的跟畫畫的比,搞美發的,別去跟炸油條的比,這是一個范圍:此外還有一個范圍,你在長春市二道區開小飯館,不用跟三亞市某個胡同里的飯館比,甚至別跟長春市雙陽區的飯館比,只要能把同一條街上的其他飯館比下去,就可掙到大錢了。如果飯店做大了,成為長春市四星級大酒店,那當然可以試著去跟香格里拉飯店比一下。
有兩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可以佐證。其一,兩個人在森林里遇到一頭狗熊,一個人脫下鞋子,準備逃跑,另外一個人說,你跑得再快,還能跑過狗熊嗎?答,我不用跑過狗熊,只要能跑過你就行了。其二,時尚之都巴黎的某個美容館在招牌上寫道:“本店為巴黎最優美容館”,旁邊的店主不服氣,聲稱自家是“法國最優美容館”,再旁邊的一家店獨出心裁,只寫了“本條街道最優美容館”。好,你們是全巴黎、全法國的頭牌,你們牛,我不跟別人比,只跟你們倆比,卻一躍成為真正的全國第一。
所以,做個出色的人,無需漫天要價,只要總是比你周圍的人強那么一點點、一丟丟,就可以勝出。你自己心安,無辜地被你拿來比較的人,心里也會踏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