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份的博鰲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除了動用傳統的加息、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利率等措施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脹外,也將動用匯率工具抗通脹,通過人民幣小幅升值的方式增強人民幣購買力,擴大能源資源的進口,緩解國內供需矛盾。這是央行首次發出動用匯率政策來抑制通脹的信號,由此將給航運和港口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航運港口板塊迎來春天
面對央行的政策調整,申銀萬國、國金證券、廣發證券等機構,在研究報告中紛紛表示看好航運和港口,大周期復蘇、需求旺季、估值修復、進出口大幅增加成為該行業主要的利多因素。
航運板塊估值優勢明顯,存在26%的向上空間。申銀萬國研究發現,航運板塊2011年動態PB為1.9倍,較歷史均值2,8倍、中位數2.4倍分別有47%和26%的上漲空間,整體估值有向歷史均值和中位數回歸的趨勢。
港口行業也存在著價值低估。廣發證券的研究表明,港口行業最近5年的市凈率最低點為2倍,最高點為8倍;最近5年市盈率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分別是60倍和142倍。而港口行業現在的市凈率在2.4倍左右,市盈率處在20倍上下。
從基本面分析,原油、煤炭、鐵礦石、集裝箱等運輸是航運和港口的主要業務,國內需求增長都在朝著有利該板塊的方向發展。吞吐能力和吞吐量的擴張,是考量港口企業重要因素,燃油成本和運價收入是考量航運企業兩大關鍵因素。
短期內,干散貨行業和油運行業運價的上漲,會推升航運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同時,航運企業的油輪儲油量明顯擴大,這有利于鎖定成本,減輕成本壓力。
隨著油價不斷上漲,目前航運企業的油輪儲油量在逐步提高。資料顯示,3月底,油輪儲油量比1月初上漲了30%。
原油依存度攀升,去年我國對原油的外貿依存度高達54%,2011年預計將再創新高。原油進口的逐步擴大,對航運和港口是持續利好。
內需增加了鋼鐵需求,鋼廠開工旺季已經到來,港口鐵礦石高庫存、鋼材高庫存和鐵礦石高價格都在下降。巴西和澳洲鐵礦石協議價,分別從最高價下降了15%和18%。港口鐵礦石庫存也連續下降,補庫存需要將助推鐵礦石的海運需求。同時,基建、保障房的開工,將迅速提高鋼材需求,并進一步倒逼鐵礦石的需求和進口增長。
近年來,國內制造產業向內陸轉移速度加快,沿海地區的“民工荒”導致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國際經濟復蘇推升港口企業費率和盈利增長,這些都使得港口集裝箱業務明顯受益。
國金證券認為,以外貿為主的集裝箱港口,將迎來一個周期性的投資機會。集裝箱港口將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步入向上周期,裝卸費率、外貿箱比例和箱量都將同比增長,帶動盈利能力的提升,凈利潤增速將高于吞吐量的增長。預計中國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速將持續在15%左右。
海外經濟復蘇拉動需求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1-2012年全球GDP增速將達到44%和45%。這有利于國內港口集裝箱業務費率的提升,并進一步助推盈利增長。
中國集裝箱港口的裝卸費率處于全球較低的水平,同時外貿集裝箱的裝卸費率明顯高于內貿,因此外需恢復導致外貿集裝箱占比增加,也會使港口的實際費率得到提升。據預計,2011-2012年集裝箱港口的實際費率將提升5-8%。
三公司關注度最高
在行業需求復蘇的利好之下,市場對航運港口板塊一季度的業績寄予厚望。各大機構推薦的重點公司有中遠航運、中海發展和寧波港。同時,低估值優勢明顯的招商輪船和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港集團的關注度也很高。
航運企業的重組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思路。據權威人士透露,國家將在軍工、煤炭、電網電力、民航、航運、電信、石油石化等七大行業,保持國有經濟的絕對控制力。2011年國資委的目標是推動16家央企整體上市。華泰證券建議關注長航油運、長航鳳凰以及在港上市的中外運航運,預計今年將會從名義的合并,進入實質性的資產重組。
海上特種運輸的需求前景和利潤空間也十分廣闊,據預計,未來5年年均海洋工程設備市場規模超過,500億美元。基于此,以特種船和多用途船運輸為主的中遠航運(600428.SH)最受關注。2010年,該公司多用途船毛利率提升11.36個百分點,盈利貢獻最大,占所有船型營業利潤的71.5%。
中海發展(600026.SH)的成本優勢和運價優勢明顯。該公司內貿業務占64%,其中內貿煤運和內貿油運分別占30%。內貿業務中COA合同存在燃油附加條款,這減輕了燃油成本上漲壓力,部分抵消了對公司利潤的負面影響。在外貿業務方面,主要有油運和以鐵礦石為主的雜運構成。鐵礦石運輸主要是與寶鋼、首鋼等大貨主的合同運價,毛利率遠高于市場,受國際干散貨市場的干擾也很小。
受到機構推薦頻率最高的港口企業是寧波港(601018.SH)。寧波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速將保持全國第一,鐵礦石、原油吞吐量正在迅速擴張中。一季度集裝箱吞吐量增速高達21%。該公司太倉武港鐵礦石碼頭全面投產,鐵礦石吞吐能力將擴張70%。同時,如果寧波實華二期45萬噸原油碼頭在2011年投產,寧波港的原油吞吐能力也將提升一倍。廣發證券預測,寧波港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為1.5%-20%。
上港集團(600018.SH)是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年報顯示,該公司2010年實現凈利潤54.17億元,同比增長44.07%,創歷史最好水平。該公司表示,2011年及未來幾年,公司在長江流域港口的戰略性投資布局,將逐步顯現先發優勢。同時,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行先試”的政策,將進一步增強上海港的國際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