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又到一年中秋,月餅市場激戰正酣。
隨著《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今年6月開始實施,
眾多品牌的月餅在低調中不謀而合地在健康、養生領域發力,
去掉繁瑣浮華的包裝,轉而追求月餅的營養品質,
如果你有足夠的閑情逸致,你還可以在家DIY。
懷念街邊的麻餅
每年中秋前的一兩個月,超市里的月餅就開始擺上貨架。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每年都能翻出新花樣的話,絕對是月餅的包裝,最近去超市,從那顯眼的一堆堆月餅盒子看過去,那叫一個眼花繚亂。但是,外面越來越好看,里面的內容卻越來越讓人失望,似乎吃不出什么味道了。
記得小的時候,家鄉小鎮街邊在中秋節前會有好多賣月餅的攤點,大多用牛皮紙包著,浸著一層薄薄的油漬,看起來好誘人。奶奶總會在那幾天從小店里給我稱一兩斤月餅,有的就是普通麻餅,一口下去,酥脆松香,芝麻和花椒的味兒從舌尖直溜溜地往胃里竄;有時也會買兩個蓮蓉蛋黃月餅,薄皮厚餡,聞著油滋滋甜膩膩的,掰開時油黃得可嘉的蛋黃如中秋月般圓滿,實在讓人不忍下口。
兒歌里有一句“八月十五月兒明,爺爺為我打月餅”,月餅之所以好吃,在于這個小東西寄托著我們簡單、傳統、樸實的感情,在于我們會不自覺地懷念和親人團聚的日子。所以在中秋節到來之前,我們大可拋開那些繁瑣的、浮華的外包裝,親手打造一款給自己吃的營養月餅。
蓮蓉蛋黃,月餅的家常味道,
蓮蓉蛋黃月餅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月餅,餡兒里最關鍵的就是選好蓮子。蓮子有紅白蓮子之分。從營養成分上看,紅白蓮子相差無幾,都富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元素,是老幼皆宜的食品;從藥用角度來看,蓮子具有補中益氣、養心益腎、鎮靜安神、健脾養胃等功效,可用于體質虛弱或病后產后脾胃虛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食欲不振以及婦女血虛腰酸、白帶增多、男子腎氣虛之遺精等病癥,紅蓮子更多用于補血養顏,而白蓮子則在補氣上稍勝一籌;口感上白蓮子煮后軟而糯,清香可口,紅蓮子則不易煮爛,肉質較硬且稍澀。選好食材過后,那就是制作了。
材料:皮面1000克、蓮蓉4000克、刷面蛋液、威蛋黃適量。(參考比例:制作100克一個的月餅,就把餅皮面團分成20克一個,蓮蓉餡加蛋黃為80克。)
做法:面粉放案板上圍成圈,放入糖漿,混合后加入花生油,和成面團即成月餅皮面。然后將皮、餡均分50份;把1份蓮蓉餡分成兩塊,在中間夾上蛋黃成為餡兒;用手將皮壓扁;放上餡包成圓球形放入模具內,用手壓實,再扣出來,放入盤內。入爐用上220-240℃,下160℃~180℃的溫度烘烤5-7分鐘,稍帶色取出刷上蛋液后再烘烤12~15分鐘,面呈棕黃色或金黃色即可出爐上桌。其特點是形體飽滿,顏色金黃油潤,有濃郁的蓮子香味。
花樣月餅,今年嘗個鮮
臨近中秋節,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一些非傳統意義上的月餅紛紛以健康的名義向市場發力,讓今秋的月餅市場呈現別樣的熱鬧,買點嘗嘗鮮或許也不錯。
竹炭月餅
竹炭月餅顧名思義就是在傳統月餅基礎上配以天然的具有超強吸附能力和富含多種礦物質元素的食用竹炭粉進行烤制。月餅外觀呈黑色,精致的螺旋型,口感清淡,低糖、低脂、低熱量,具有排毒、吸脂減肥、潤腸通便、補充礦物質、調整腸胃等功效。在當今食品遭遇信任危機之時,安全尤為重要,健康和天然作為潮流需求,自然有其強大的號召力。
茶月餅
“茶月餅”是在月餅的基礎上加上茶粉和茶油通過特殊工藝制作而成,其特點是用茶粉和面,以茶油代替普通色拉油調餡,并在餡料中加入碾碎的茶葉。根據餡料中茶葉的不同,叉可分為以下種類:綠茶、鐵觀音、普洱、紅茶、烏龍茶、花荼等,從而“炮制”出口味各異的“茶月餅”,“茶月餅”還可以量“口”定做,商家可按照顧客的個人需要專門生產個性化的“茶月餅”。由于不會過于甜膩,“茶月餅”適合老年人或愛健康人士。
西式月餅
西式月餅和傳統月餅最大的不同,就是餡料。傳統月餅的餡料,多用白糖、果仁、芝麻、蓮蓉、豆沙等,即使用牛肉、鮑魚、蟹肉等,也是偶爾為之。而西式月餅的餡料,則是巧克力、咖啡、藍莓、芝土、乳酪等,且通常都是混合使用。視覺上不像傳統月餅,更像一份精美的糕點,像星巴克、哈根達斯、元祖等品牌,今年紛紛推出了花樣繁多的西式月餅。
木糖酵月餅
對一向“重油重糖”的月餅來說,糖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為避免高糖高熱量,有些商家就推出了木糖醇月餅,讓偏愛健康及老年人也能放心吃月餅。這種月餅的主要特點在于使用木糖醇糖漿作為甜昧劑,再以南瓜、豆沙、黑芝麻、玉米、板栗等做餡兒,包含多種微量元素,相對更適宜糖尿病患者、兒童、減肥以及追求生活品質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