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既能解餓又能養生的“中藥零食”已成為一種時尚,可實際上,如果選擇得不妥也會有健康隱患。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張國璽教授指出:“雖然‘中藥零食’里藥物的含量并不高,但也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特性選擇,否則可能適得其反。”那么,如何選擇“中藥零食”呢?
阿膠棗 阿膠和大棗都有養血補血的功效。氣虛或血虛體質的人群適量吃阿膠棗,有助于改善神疲倦怠、乏力等癥狀。但要注意,阿膠滋膩,容易影響消化功能,脾胃虛弱或痰濕偏盛的人最好少吃,胃火大吃多了還容易上火。由于阿膠能活血,因此女性在月經期間最好不吃,否則可能造成經量過多。
龜苓膏 具有清熱祛濕、潤腸通便、滋陰補腎等功效,夏天吃能緩解因天氣炎熱造成的口干咽癢、小便短澀、煩躁等癥狀。但是有些人吃后會腹痛、不思飲食,腹瀉等。這是因為龜苓膏性寒,一般胃寒和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較稀的人不宜多吃;而且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所以孕婦和處于月經期的女性也不宜吃。
茯苓夾餅 具有滋養肝腎、補氣潤腸、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效。長期食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但目前市場上很多茯苓餅由于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較高,血糖偏高者最好少食。
涼茶 常見的涼茶就有十多種,選擇時要因人而異。比如,以魚腥草、梔子、蒲公英等為主料的二十四味涼茶,清熱解暑力強,脾胃虛弱的老人和兒童,以及月經期的女性不宜選擇。暑熱難耐時不妨選擇菊花茶,藥性相對平和一些。夏季口干咽癢時可以選擇羅漢果涼茶。
(據《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