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信息傳遞的速度影響著社會的每一個個體,信息傳遞的方式由信件、電話、傳真逐漸向互聯網發展,對于信息的傳達,網絡傳遞也最為快捷方便,對于信息、服務、產品的真實性以及時間上的效率性,人們也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因此,網站的建設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等學校及其二級學院也開始建設自己的網站,蘇州科技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也是如此。
網站建設通過10多年的努力,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建設摸索過程中,學院上上下下充分認識到,高等學校網站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高校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是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要依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服務師生和社會的重要平臺。基于此,校園網站建設被納入學院建設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學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定期研究網站建設工作,研究解決學院網站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2006年和2011年兩次大改版,網站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首先,很好地在互聯網絡上扮演了學院門戶的角色。網站風格富有時代地域氣息,欄目設置合理,分類標準統一,布局有序,層次分明,名稱準確,簡明直觀;各級頁面風格統一,色彩搭配協調,美觀大方。內容充實,更新及時;重點內容突出,易于查找和閱讀。“學院概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欄目及其子欄目的設立,對學院的發展歷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突出了學院的人文底蘊和辦學特色。
其次,增強了思想性。網站通過設立“黨建工作”以及“學生工作”欄目,充分發揮了網絡媒體的優勢,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高等教育和學校建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深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網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了網絡思想文化,增強網站思想性,牢牢把握網上輿論話語權和主動權。
再次,增強了時效性。本著信息采編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師生,密切關注校園內外動態的原則,網站通過提供國內重要門戶網站的鏈接,讓在校學生可以輕松了解到國內外重大事件和新聞;通過“院系公告”和“院系新聞”欄目的設立,做到了校內重要活動、重大事件當天上網,并有比較詳細的報道;辦事流程、招生就業、教學考試等信息也通過校園網站第一時間向師生和社會公布,充分發揮了網絡快速、便捷的特點,增強了網站的時效性。
在取得上述成績的同時,筆者覺得有一些不足之處仍需要改進,如網站的技術性、服務性、互動性及安全性問題。
1.增強技術性。要根據校園網站運行維護和內容建設需要,遵循開放性和標準化原則,安排長期專項工作經費。經費投入科目要符合網站建設的實際需要,兼顧以下內容:
(1)硬件建設。從大環境來講,在當今社會必須以優質硬件設施為基礎,才會有更好的生源和師資進入,所以必須不斷加強硬件設施建設,購置符合自身需要的先進儀器設備以及管理系統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學校才會更有活力,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
(2)隊伍建設。網站的建設和維護是項艱巨的任務,最好能成立一個網站建設隊伍,設立負責人,要求經驗豐富,能管理一個團隊。
2.增強服務性。建立小型電子圖紙數據庫管理系統并將其整合入網站,更好的服務于師生的日常教學工作,服務于專業評估等教學檢查工作。
學院開設的設計類專業,因為專業自身的特點,使得學生們在大學學習中所做的所有設計類作業多以設計圖紙,手工模型的方式保存了下來,形成了一批專業特有的教學檔案材料。基于此,如果圖紙電子化處理后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與院系網站相連,做好不同用戶訪問權限設置,對廣大師生開放,就有以下優點:
(1)有助于配合學院的專業評估工作。專業評估工作主要是檢查,評估工作中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檔案材料。實行電子網絡化管理,可以提高查閱速度及質量,提供更加龐大的數據信息,以便評估小組對學院作出更加準確的評估。
(2)有助于教師制作電子教案,提高教學質量。實習電子化管理后,專業教師就可以將更多的范圖收入自己的電子教案中,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更多的范圖也使教師更容易將建立在成功案例之上的正確理論知識便捷地傳授給學生。
(3)有助于學生就業。歷年電子圖紙檔案很好的反映了學生在校幾年內的學習態度、知識水平、設計風格特長以及實際動手能力等情況,稍作加工,就可以做成體系完整規范的作品集,有利于用人單位了解畢業生全方位的專業學習情況,為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便利。
3.增強安全性。目前,隨著網絡的日益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針對高校網站的黑客攻擊事件時有發生,這也是學院網站建設長期需要面對的問題。為此,我院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視:
(1)完善校園網站的安全基礎設施,制定完備的安全策略和應急預案。
(2)引進網絡安全熱點技術和產品,如防火墻、隱患掃描、入侵檢測等先進技術手段,不斷提高對網絡攻擊、病毒入侵、系統故障等風險的安全防范。
(3)引進先進的系統恢復、備份技術和工具,提高自身的應急處理能力。
(4)人員方面。明確安全管理職責分工,建立健全責任制,形成多層次的安全防范和責任體系。建立健全校園網站信息監控制度,采用技術手段及時刪除網上不良信息,堅持24小時網絡巡查,對開放交互式欄目上的熱點問題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和有序疏導。
4.增強互動性。在設計之初,雖已考慮到了將來發展的需要,網站在建立之初設立了“精品網絡課程”“ftp”以及“論壇”功能,但到目前為止,這幾個欄目尚未發揮應有的作用。以我院為例,應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便利,增強互動環節,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為滿足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發揮論壇的教學作用,使教師和學生甚至在寢室就可以實時上網交流自己的設計構想,教師也可適時對學生進行督導,這不僅改變了傳統教育中面對面的授受理念,還給師生的學習、交流開辟了新的空間。
(2)教師可以利用個人資源庫和公共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靈活制定、修改和發布多媒體教案,不定期上傳至ftp,供廣大學生下載學習使用,允許不同的學生沿著自己的思路,按自己的速度接受教育與學習,充分發掘自己的內在潛力,培養獨特的個性和人格。
網站建設與管理維護是項長期的工作,絕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只有不斷地更新豐富網站的內容,提高網頁的制作水平,確保網站的安全,才能將網站創建成為展示師生風采的舞臺,從而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皮碧媛.高校二級學院網站建設和維護.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31).
\\[2\\]胡宇博,董丹.高校校園網建設與發展狀況的思考.才智,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