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每個國家的語言都蘊含著他們獨特的文化,然而文化的差異也嚴重影響著語言學習者和使用者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授學生語言的知識,還要教授他們文化的知識,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意義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全面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知能力,學會如何處理文化差異。教師在英語教學不但要讓學生學習到英語的發音、語法和詞匯,還要讓他們了解每個地區的文化知識,這樣才可以使學生能更加巧妙的運用英語來進行交際。現今許多高校在英語教學中,都要求教師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能夠成為一個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由于語言和文化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要想學好英語就必須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并且能夠在了解的基礎上有效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因此,作為大學生他們學習語言能力的過程,也是他們學習文化的過程,如果不能夠把文化有效的滲透到英語的語言學習當中,那么也會使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目前,文化差異已經成為了跨國際交際中的主要障礙,由于不同國家的人都處于不同文化氛圍當中的,所以也會產生不同的文化習慣,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會有所不同。想要克服這種文化障礙,就必須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不斷的加強文化的滲透作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策略
1.通過詞匯教學滲透文化知識
詞匯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組成要素,然而不同的詞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會呈現不同的意義和用法。因此,作為大學生,如果對目的語的文化沒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那么也就不能夠真正的理解和運用英語來進行交際。例如,在中國“蟋蟀”代表秋天的來臨,會給人一種悲秋的感覺,而在英文中“蟋蟀”則是指快樂,所以英文會說“as merry as acricket”。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教授學生基礎的詞匯的時候,一定要把文化知識滲透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每一個詞匯所蘊含的意義,文化知識的學習是一項輕松而快樂的學習過程,如果教師只是要學生死記硬背詞匯,只會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但是,如果把文化背景也一起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了解詞匯里面所蘊含的小故事和背景,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向更深層次學習,減少跨國交際中詞匯運用不當所造成的問題和障礙。
2.文化滲透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水平來擬定文化教學的內容和目標,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從簡單到難,從淺到深的方式來進行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教師可以從課文的背景知識開始入手,在講授課本知識的時候,適當的穿插相關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了解每一個詞匯,或者每一句英語所蘊含的文化知識。此外,教師也可以開展一些課堂討論的活動,讓學生對文中的文化背景進行研究,學生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累積相關的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才可以更好的運用到之后的交際當中,才可以對各個國家的文化知識具備批判的能力。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適當的開展文化積累的討論,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關鍵。
3.利用課外活動,開闊文化視野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知識以外,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給學生播放一些英文原版的錄像和電影,讓學生從中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學生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可以了解到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他們喜歡吃什么、穿什么,以及他們慶祝節日的方式等。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因為英文歌曲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心聲和喜怒哀樂,表現英國國家的文化風格。如果時間有限,教師可以推薦一些優秀的英語讀物給學生,讓學生課下去閱讀這些期刊雜志,從中去了解英國社會的文化氛圍。教師運用這種課外活動,不但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文學習環境,還可以提高他們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吸取和體現西方文化,減少跨國交際中所產生的障礙。由此可見,有序開展各類確有實效的英語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水平的有效方法。
4.創設情境,使文化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當中
在學生進行語言交際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在語言交際的時候,出現對禮儀風俗和規范用語的不了解,以前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大多處于一個聆聽者的角色,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而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當中的時間不多。因此,在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適當的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每次在開課之前,都抽出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上臺講故事,或者學生之間搭配進行角色扮演等。教師可以按照座位的順序讓學生以每天2組的形式進行練習,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可以達到文化滲透的目的。
5.創造英語文化氛圍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想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文化氛圍,可以在教室里面創辦英語角,如果能力允許的話,學校可以聘請一些外籍教師來為學生授課,讓學生學習純正的英語。此外,學校里面的黑板報和校園廣播也可以成為向學生宣傳英語文化的有效途徑,學生在英語文化氛圍的熏陶下,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順口說出一兩句英語,長時間這樣下去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為他們以后參與到英語交際當中創造有利的條件。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每周進行一次英語口語比賽,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英語環境,讓學生沉浸在英語氛圍之中。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把英語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把文化知識有效的運用到教學當中去,不斷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減少學生英語交際中的障礙。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跨國交際能力,提高大學生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貴垓.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6).
[2]宮宇.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背景滲透[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0).
[3]謝小紅.跨文化意識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4]于利偉,胡佳.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5]王芳,王洪月.論英語教學與中國文化滲透[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