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正在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的發展對導游的需求更為迫切,基于市場的需求,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但由于受傳統高校教育模式、辦學歷史、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差等因素的影響,新建本科院校的導游專業技能實訓教學還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進行改革創新,構建合適學校發展實際具有本校特色的實訓教學模式。
一、新建本科院校導游專業技能實訓教學現狀
1998年以來,為了適應我國高教大發展的需要,在全國各地新建的一批本科院校。它們當中有的是由老專科學校發展升格而成,有的是由幾所專科學校合并而成,也有一批完全是新建的本科院校,還有一批是從老高校中獨立出來的二級學院,但不管是屬于上述哪一種情況,人們一般都稱之為新建本科院校。截至2011年4月,共有新建本科院校290所(未含311所獨立學院),占全國普通本的36.5%。廣西的新建本科院校包括玉林師范學院、河池學院、廣西財經學院、百色學院、賀州學院、欽州學院、梧州學院、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等多所。這些高校辦學方向定位于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辦學類型定位于培養本科應用型人才。
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旅游人才的培養,而旅游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旅游教育,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國旅游教育也得到快速發展。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針對旅游業對人才的需求,紛紛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似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特別是導游方向的學生就業前景很是樂觀,然而,盡管在校期間不少學生已經考取導游資格證書,但是隨著旅游觀念的發展,人們出游的方式越來越理性,同時對導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學生畢業后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導游專業技能實訓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這種教學模式與社會需求脫鉤的現象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
二、新建本科院校導游專業技能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職業技能普遍偏低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屬于應用型的本科院校,是在傳統的普通本科院校基礎上發展而來并進行新的定位,由于辦學歷史相對比較短,有的長期受傳統大學的影響,重理論、輕應用,有的剛從專科升格為本科,舊的模式不適用,新的模式未建立,在教學方面還有很濃的傳統教學味道,無論是在課程安排還是在培養計劃都能找到傳統本科院校的影子,學生親身實踐鍛煉的機會相對來說比較少,有的學校學生幾乎沒有參與職業技能訓練的機會,這就導致學生職業技能普遍偏低。根據社會的基本需要,一個高素質的導游人員既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又要具有很強的責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質及溝通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
2.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
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不僅僅高校的學生在逐年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高校的教師也在逐年快速增加,涌現大批教學和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出現一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專業教師,這些教師理論基礎扎實,但是實踐經驗普遍不足。新建本科院校中年輕教師比例偏多,很多青年教師都是剛剛畢業的研究生,缺少豐富的教學經驗及實踐經驗,有的老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比如旅游管理專業方面的很多教師是非旅游專業的,大多就是一邊學習一邊進行教學,這種結構的教師隊伍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教學來說是不合理的。同時一些教師由于工作及生活的壓力,沒有對比較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究,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面沒有及時更新,這就給學生的操作能力不強帶來了負面影響,與社會旅游業人才需求嚴重脫節。由于師資結構不合理特別是實踐指導教師嚴重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教學仍是薄弱環節。
3.學生基本操作訓練明顯不足
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特別是導游相關方面的人才需要具有很強的技能,實踐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國當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教學資源有限,不能在實踐操作方面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很多課程都是紙上談兵,同時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通常是在最后一個學期才進行實習,這就會造成學生在實踐中忘理論,在理論中沒實踐的怪圈,理論與實踐相脫鉤,不能夠為學生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驗證理論,在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不能很好地適應,造成學生專業技能和社會需求相脫鉤的現象。
4.課程設置不科學,對實訓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對課程設置中沒有根據專業的具體情況來設定,而是單純的追求科目多,誤認為學生學的多就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但是這種模式對學生的個性化、專業特色化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有些新建本科院校在課程設置還會出現有這個專業的老師就開設這個課程,教師不能按照教學大綱來教學,這些都嚴重違背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培養目標。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對專業實訓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學校投入實訓教學的經費不足,加上實踐教學教師責任大、課時少、花費時間多甚至只能利用節假日開展實踐教學,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帶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活動,或者在實踐教學中敷衍了事、投入不夠,保證不了實踐教學的效果。實訓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教學計劃中的實踐環節根本無法落實或不落實,形同虛設。
三、新建本科院校導游專業技能實訓教學改革建議
1.提高學生職業意識和素質
僅僅依靠課堂的學習遠遠不能夠滿足社會對學生職業技能的需求,學校要通過各種渠道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情感,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例如學校可以通過和企業進行合作,進行針對性教學,根據企業的要求設計人才培養方案,來完成教學,來培養學生,這樣既能夠解決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創新,實現教學目標,又可以更好地解決學生畢業后就業的問題。在課外活動或者實踐活動方面,通過舉辦相關的比賽,例如演講比賽、辯論賽、導游詞創作大賽、導游風采大賽等,這樣就可以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和素質。
2.多方位、多渠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的師資力量是非常關鍵的,它對學生的培養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它也是能夠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多種方式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教師隊伍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為教師營造一個學習的工作氛圍,能夠讓教師站在專業前沿,能夠為專業帶進新的氣息,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聘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家來學校講座,并聘請他們為客座教師,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經驗,還可以改進學校的教學質量。培養一批具有“雙師型”的教師隊伍,通過雙師型教師來指導學生的專業技能,更好地把握當前旅游管理專業導游職位的基本技能及需求,同時還能夠進行教學創新,避免從理論到理論的教學模式,實質性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
3.加強實訓教學環節
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個重要特色,這就需要這些院校在注重理論教育的同時,在教學計劃中加大實訓教學課時比例,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實踐教學,讓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在對旅游管理專業定位及特色上多做功夫,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旅游管理人才。加大相關專業的人文歷史相關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在介紹相關名勝古跡的時候,有更多的題材介紹給游客。此外,還要注重播音主持相關知識的學習,通過對播音主持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說話的技巧,在導游過程中能夠更清晰地介紹好旅游景區的相關知識。
4.完善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和學生的知識結構
文化課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在課程設置上要突出這個專業的特色,在開設旅游學、中國旅游文化、中國旅游地理、導游學等這些基礎課的基礎上,還要開設一些基本技能課程,如模擬導游、景點講解訓練、普通話訓練等,基礎課的開設可以夯實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基本素養和內涵,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遵循實用型、廣泛性、生活性,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可持續發展做好準備,使學生成為“問不倒”的導游員。新建本科院校還要增設一些有著地方特色的選修課,例如針對某個地區的旅游管理和旅游資源開設相應的選修課,這樣既可以完善教學大綱、滿足學生的需求,又可以更好地服務地方社會。學生知識面的全方位拓寬可以更好地從事導游工作,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旅游者通過旅游學習知識、陶冶情操的需求和愿望。
總而言之,新建本科院校導游專業技能實訓教學不要一味模仿,要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大膽地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但是這項改革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大膽改革的同時,還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通過集思廣益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策略來完成相關工作。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味求新、求變而不考慮學生、學校、教師的實際情況,這樣的教改就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學校應該定位好旅游管理專業導游人才培養模式,把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培養相結合,既可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又可以解決學生的就業,良好模式的建立既關系到一個專業的建設,有關系到學校的發展。立足實際,著重考慮學校的專業發展情況、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的接受能力等綜合因素,在此基礎上才能逐漸推動旅游管理專業教改的進程,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導游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建宏.提高應用型本科旅游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建議\\[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2).
[2]葛鎖網.關于新建本科院校科學發展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9,(4).
[3]李曉梅,項桂芳,彭花燕.談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
[4]季世平,羅能.我院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
[5]李文虎,朱錫芳,苗貴松.新建本科院校產學研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1,(10).
[6]王崇桃,趙五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