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在教學實踐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根據我國教育法的規定,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面向全體學生的,以培養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態度,促進其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如何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結合素質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育者認真反思、努力實踐、力求創新,承擔起肩上義不容辭的使命。
一、當今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體育教師教學創新意識薄弱,教學方式陳舊
長時間的傳統教學模式形成了短時間內難以扭轉的固定模式,教師教學為主的傳授模式難以適應素質教學的新要求。加之高校體育教師由于個人素質原因和社會重視程度不足,教學熱情不高,只是滿足基本的課堂講解、示范、糾錯、聯系的單一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意識和改革意識,很少涉及體育發展前沿的最新狀態了解,不利于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和鍛煉意識的提高。
2.體育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不符,素質教育名存實亡
體育課程的培養目標在于培養學生體育鍛煉能力、增強體質、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但是高校體育課一般只在大一、大二開設基礎體育課程,在課程中主要注意運動技能為主的教學內容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的培養。學生以很少的時間接觸體育課程,在課后很少從事自發的有興趣的體育鍛煉。
3.忽視學生課堂興趣和健身意識培養,教學評價不合理
體育課堂由于缺乏新穎性和趣味性導致學生課堂興趣的缺乏,課堂教學重講授輕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的教學特點則導致學生有的原本喜歡體育鍛煉卻對體育課程望而卻步。加之現行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合理,沒有按照學生的個人狀況進行評價而是更多的依賴于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因此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即使很努力也未必能獲得較好的成績,自然也會因此而打消對體育課程的興趣。
二、體育課程教學與素質教育的結合
體育教育的發展告訴我們,素質教育下的體育課堂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陶冶情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等,因此,素質教育是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大學生人才培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師在進行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應當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革新中都要融合素質要求的相關元素,樹立全面育人的觀點,提高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
1.轉變單一的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應采取更加人性化和多樣化的教學特點,從“一刀切”的傳統教師灌輸式教學向啟發式教學轉變,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獲得體育技能知識的同時以學為樂,關注不同個體的差異性。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啟發、引導,增強學生的主體性關注。由于體育鍛煉與學生個人身體素質有很大的關系,一次在課堂教學中應考慮各種身體素質的情況,如在快速跑步等教學比賽中,可將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同學分為一組比賽或安排在相對離終點較近的位置,由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努力縮短這段距離,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達到教師預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諸如此類的多種教學法,此外還有互動學習法、發現法和合作學習法等等,啟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以追求最優的教學效果。
2.設置合理的體育課程安排
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課程的改革,轉變常規的單一體育教學模式,將多種體育教學形式相結合,建立全新的教學模式,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運動。在課堂中也要根據學生的基本需求和興趣愛好,并結合社會需要有針對性的設置課程內容。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考慮高年級的體育選修課程開設,并規定其學分,課程內容可以結合高校所在地區的地域性、職業性,還有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選擇。
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學,應當首先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因此學校和教育部門可以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學習,使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技能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發現法、暗示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等,運用新的教學思路,如知識的遷移規律運用。遷移規律在體育課程中的使用指的是學生在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將其舉一反三的迅速應用于其他新的環境、領域中。在要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樣隨著學生教學技能的掌握,之后的學習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學生也具備了體育課程以外的其他領域可以運用的學習技能。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素質,達到預訂的教學目標。
4.營造健康的校園氛圍
高校應當加大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在體育課程學習之外利用廣播、宣傳海報等形式,大理宣傳體育鍛煉的理論方法,并組織學生和教職工參與各種體育健身的協會和俱樂部。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競賽活動、運動會、體育技能表演等,并建立相應的鼓勵機制,對于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予以一定的獎勵。同時完善校內體育設施的建立和開放,體育場館包括游泳館、各類球場、健身房、舞蹈房等等,以方便各種形式的活動展開。
體育教育這一學科不同于高校教學的其他文化課程,在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中應當結合體育課程自身的特點,發揮其優勢,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我國培養具有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偉.社會競爭環境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方案探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0,(01).
\\[2\\]范清惠,楊洪志,安娣.多校區辦學高校開展全校性群體活動研究\\[J\\].運動.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