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柳公權的書法大概是最值錢的,時有“一字百金,非虛語也”的說法。柳公權的字以瘦勁著稱,“結體遒勁,體勢勁媚,骨力道健”,有“柳骨”之稱。那么,“柳骨”是怎樣煉成的呢?
學習書法,刻苦是必須的。據說柳公權小時候曾向一位沒有雙手,卻能用腳寫字的奇人“字畫湯”求教練習書法的訣竅,“字畫湯”給他寫下了四句話:“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這也成了他日后發奮努力的生動寫照。柳公權不僅練得苦,而且善動腦筋,深得鐘繇、王羲之、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等書法大家的精髓,他還師法自然,通過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魚,奔跑的糜鹿,脫韁的駿馬,把各種自然形態都熔鑄到書法藝術里。當然僅有這些在他看來還遠遠不夠,他更注重的是學識與品德修養。
有一次,唐文宗與幾位大臣在偏殿閑聊,說到了漢文帝的節儉,文宗便舉起自己的衣袖說:“這件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庇心X瓜轉得快的大臣立刻奉承說:“陛下,您的儉樸勝過了漢文帝呀!”其他幾位大臣一見,也馬上隨聲附和地頌揚文宗的節儉品德,只有柳公權神情嚴肅,一言不發。文宗很奇怪,就問他為什么不說話。柳公權回答說:“陛下,您作為天子,最重要的事是要選用那些有才德的人,罷免那些沒有才德的人。讓應該得到獎賞的人得到獎賞,使那些應當受到懲罰的人受到懲罰,這才是天子最寶貴的美德呀!穿件洗過的衣服,固然很好,可不過是細微的小事??!”這話雖然聽著并不舒服,好在文宗皇帝還算明智,稱贊他有“諍臣的風采”,加任他為諫議大夫,希望他能經常提醒自己。
柳公權的書法挺拔若骨,不光是一種技法,其實骨子里是一種為人的品格。這在他與唐穆宗的一次對話中說得非常清楚。唐穆宗曾經問他:“你的字寫得筆法端正、剛勁有力,可我卻寫不了那么好,怎樣用筆才能把字寫好呢?”柳公權正色回答說:“寫字,先要握正筆。用筆的要訣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筆才能正!這跟國家大事是一個道理,不用心不行啊!”
“心正筆正”,這既是對怠于朝政,耽于享樂的穆宗的勸諫,也是柳公權對自己書法藝術的總結。字品如人品,一個人可以把字寫得很漂亮,但能寫到內藏筋骨般的有力量,就必須像柳公權那樣,成為一個有骨力的人。
編輯/王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