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丹陽市石城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以張寶春經理、胡國慶書記為首的公司領導班子,堅持以“治理水環境,造福于人民”為宗旨,以“堅持達標排放,創建和諧環境”為目標,緊緊圍繞污水處理中心工作,抓機遇、求發展,以深入開展“三爭一創”和“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各部門齊心協力,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做到科學運行,精細管理,全體干部職工充分發揚了“團結、務實、求效、創新”的企業精神,同心同德,真抓實干,出色地完成了全年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任務。全年共達標處理污水1296萬噸,安全處置污泥5925噸,為保護全市水環境、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
達標排放持續穩定。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日均處理污水約3.5萬噸,最高日處理量3.8萬噸,削減COD(化學需氧量)2149噸、BOD(生化需氧量)694噸、SS(懸浮物)2175噸、NH3-N(氨氮)293噸、TP(總磷)24噸、TN(總氮)139噸,處理后的尾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類標準,大大降低了市區水環境污染,改善了市區水環境質量,得到了環保部門的充分肯定和認可,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重點工程穩步推進。再生水利用工程已完成整個工程量的80%,該工程完成投入運行后,可為老城區內城河提供景觀用水,為城市道路沖洗、綠化澆灌、消防用水提供無償服務。廠區6萬噸/日擴模工程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正穩步推進。
污泥焚燒順利進行。公司克服了任務重、資金緊、運力不足等種種困難,順利完成了全年的污泥運輸和焚燒任務,全年累計運輸焚燒污泥5925噸,確保了污泥無害化處理生產目標。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首先狠抓城市污水收集,落實COD減排目標。2011年COD削減量在上年基礎上增加了82噸,其他指標都超額完成了節能減排任務,為全市減排工作、小康水環境指標考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改善市區生態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其次加大制度執行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單位。為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創建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根據公司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情況,在全公司范圍內繼續開展一系列創建“節約型單位”的活動。
技改創新碩果累累。據統計已累計投入技改資金30余萬元,節約運行資金約120余萬元。通過技改活動提高了職工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既鍛煉培養了隊伍又節約了經費,使企業在技改創新中獲得了收益、取得了成效。
內部管理精益求精。完善資產管理。制定了《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提高了資產合理配置及使用效益,保護了公有財產安全,促進了管理工作和業務活動的開展,達到了科學管理固定資產的目的。加強內部管理。單位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強水、電、電話、車輛等使用管理,全年累計降低辦公成本1萬余元,達到了節流增效的目的。強化制度建設。在完善了人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采購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公司又進一步完善了《各部門月度工作完成情況考核細則》,明確了每位職工、各個崗位具體完成的工作目標和工作內容。健全檔案管理。公司檔案工作在2011年2月被江蘇省檔案局評為“檔案工作二星級”。
安全生產態勢平穩。加強制度建設。堅持“一個方針”。始終牢記和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三項責任”。即強化政治責任,強化發展責任,強化法律責任。構建安全體系。為了加強對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公司積極構建“1+3”安全監控體系,公司全年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隊伍素質顯著提高。公司積極舉辦污水處理工藝、機械維修、電工操作等培訓班,同時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使崗位人員對設備操作更加熟練,確保污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
黨風政風明顯加強。自開展“創先爭優”和“三爭一創”活動以來,公司上下掀起了人人爭先進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員分工明確、團結協作;不斷加強領導班子作風能力建設,不斷完善黨風廉政制度;進一步開展黨務公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活動,充分發揮黨員模范作用;積極開展“共結共建”活動,內抓管理,外樹形象,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