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丹陽開發區車站社區,一股蓬勃向上的氣息撲面而來,你會欣喜地感受到,這是一個欣欣向榮、快速發展的社區,一個蘊藏著巨大發展空間的社區,處處呈現出平安、和諧、發展的動人景象。
車站社區位于丹陽開發區,因地處丹陽火車站的淵源而得名,東起玉泉路,西臨京杭大運河,南至九曲河,北至中山路,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社區內常住居民4000余戶,常住人口8800余人,暫住人口7000余人。社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擁有華陽眼鏡市場、華陽大酒店、華陽菜市場以及朝華模具城項目,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固定資產和可用財力已名列開發區前茅。
2011年車站社區在丹陽開發區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社區廣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具體表現為:各項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開發區工委、管委會下達的任務指標,綜合考核名列開發區村(居)第一名。同時四個文明建設工作中,社區黨總支、居委會被開發區工委、管委會評為“五好”先進基層黨組織、獲村(居)綜合管理考核一等獎。從發展集體經濟到推廣第三產業,從開展社區文明建設到完善社區的自主管理,在不斷探索中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形成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科學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2011年車站社區科學發展,樹起了一個“新社區”樣本,用“創先爭優求突破,科學發展促趕超”十四個大字總結該社區黨總支、居委會一班人發展集體經濟、樹立公仆形象、服務社區居民的奮斗歷程最恰當不過。2011年車站社區黨總支、居委會一班人向社區廣大居民公開承諾的七件實事都按序時進度一一完成,讓車站社區這個環境優美、居民富裕、社會穩定的新社區不斷成長、壯大。
這七件實事分別為:一是增強經濟實力,提高社區股份分紅,措施為加強朝華模具城、華陽眼鏡市場等規范化管理,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二是朝華模具城B街交付使用,措施為加快工程進度,確保質量和安全,水電等配套設施到位。三是完成車站小學改造,措施為保證質量和施工安全。四是開展建黨九十周年系列活動,推進創先爭優。措施為6月組織黨員外出考察,開展黨建知識競賽;7月邀請黨校教授上黨課,組織50年黨齡以上同志座談。五是開展結對幫扶和黨員志愿者活動,關愛弱勢群體。措施為節日慰問與日常幫助相結合,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六是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措施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評選十星級文明家庭。七是提高社區綜合管理能力,措施為加強班子建設,提高社區班子綜合素質和辦事能力,推進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改進工作作風,多為居民辦實事。
從以上七大公開承諾可以看出,車站社區黨總支、居委會一班人時刻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籌,以堅定的舉措壯大社區經濟,以更高的目標改善社區環境,努力開創了全社區經濟社會實現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創新發展的新局面。一項項解民憂、順民意、惠民生的民心工程,已真真切切讓老百姓享受到新社區建設帶來的實惠。可以說車站社區黨總支、管委會一班人打好了五張牌:一是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走率先發展、科學發展之路;二是把統籌建設作為第一導向,走特色鮮明、生態和諧之路;三是把富裕群眾作為第一責任,走富民優先、共同富裕之路;四是把惠民工程作為第一訴求,走以人為本、安民樂居之路;五是把提升居民素質作為第一基礎,走重視禮儀、鄉風文明之路。
丹陽開發區車站社區2011年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新業績,關鍵在于他們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領頭雁”——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胡小鎖,帶領邱國民、邱新國、陳萍、嚴九娣、吳慶龍、鄒志良、蔡偉剛等同志,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社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服務方式和服務社區的重大轉變,從而讓各項工作始終走在開發區的前列。
胡小鎖是一個“三有”(有魅力、有能力、有凝聚力)的好干部。多少年來,他奉獻給車站社區居民的是一顆熾熱的公仆之心,在他的身上只有士氣沒有官氣,在他的心上只有工作沒有自己。在長達幾十年的工作實踐中,他以行動和業績在群眾中樹立了一個黨的基層干部的良好形象,在開發區工委、管委會同志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勇挑重擔、能干實事的人;在同事們心中,他是一個重塑自我、嚴于律己的人;在群眾心中,他是一個不含水分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