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古今中外,各種珍禽異獸總教人著迷。這些神獸造型奇異,能力超凡,或正或邪,有些會對人類造成威脅,有些卻能帶來福祉。在不同的社會里,神話傳說中的猛獸,都起著滿足人類基本需要的作用。自古至今,這些神獸體現了人類與其他生物在地球上共存的復雜關系,也反映了我們對自身和他者(不論人或獸)的模糊印象,并說明人與獸之間的差別。珍禽異獸經常與人類保持距離,不僅行蹤遠離人煙,其個性特點也同樣難以捉摸。既是超自然之物,牲們游走穿梭于自然與文明、生與死、人與神、已知與未知、自身與他者之間。170件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珍藏“神禽異獸”在香港藝術館展出,人們從展品中可以探索人類如何借著動物或想象出來的神禽異獸,去解釋生活中遇到的疑惑或恐懼并對世界作出解讀。它們足以讓我們在覽觀人類創造的神獸中遨游古代的傳說世界。
正或邪:龍與蛇
龍,在不同文化中都是四條腿的龐然大物,形象似蛇,又似爬蟲類獸物。在不同的年代、地區,龍的涵義亦千差萬別。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龍一貫被視為祥瑞之物,龍能治水,興云雨,在中國更是帝王的象征。
早期傳說中的神獸,不少均來自遠古的中東。美索不達米亞的角龍mushhushshu,既是兇猛殘忍的惡魔,又是法力高強、與人為善的守護神。
歐洲的龍亦由此發展而來。跟中國的龍不同,牲們通常是邪惡的化身;而基督教認為龍一般都與魔鬼為伍。唯有赫拉克力士、圣喬治這樣的英雄才有能力消滅牲們。屠龍勇士的故事在伊斯蘭世界亦為人津津樂道。
權力與涵意:鳳凰與神鳥
人類學家克勞德·利瓦伊史陀認為“動物是最佳的借題發揮之選”。世界各地的信仰體系中,人們往往賦予動物無限的權力和涵意。
禽鳥在空中飛翔,總讓人聯想到神力、領導和權力。許多統治者的冠冕都飾有代表權力和保護的羽毛,象征他們是天命所歸的統治者。
即使人類不相信某些神獸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但在藝術家和作家筆下,卻常以神禽異獸傳達抽象理念。鳳凰在歐洲被視為能夠浴火重生,是王族、再生和希望的象征。追本窮源這神鳥可能源自古埃及的太陽鳥。
隨著文化交流,神獸的形象和故事,從一地傳播至另一地,但有時類似的動物卻萌生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亞洲,鳳凰是祥瑞之兆,與西方的鳳凰關聯不大。
孰真孰假:獨角獸與獅子
如果有人親眼目睹不曾見過的動物,或者發現牲們的遺骸,一傳開去,人們就會相信珍禽異獸真的存在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誰又敢說那些看似千奇百怪的動物并不存在過呢?
傳說中的獨角獸,最初在古希臘作家筆下,形容為生長在印度的動物。到了中世紀,歐洲人視牲為強力的宗教與非宗教象征,而到了19世紀,親眼目睹獨角獸的事件更被廣泛報道。然而,獨角獸是否真實存在的疑團,或許與犀牛、羚羊及一角鯨等動物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超越人類日常生活的虛構動物,或許是神話與現實融合的產物。譬如在16世紀以前,歐洲人從未見過犀牛,但畫家卻根據傳聞將牲描繪出來。另一邊廂,印度的獅子隨佛教傳入中國,并逐漸被神化為奇異的神獸。
要是遇到奇獸,欲獵獲牲可能頗費周章。以獵食果腹,是人類歷史一部分,因為猛獸可能威脅到人的性命,捕獵過程便漸漸加入神話元素。從遠古的美索不達米亞至中世紀的歐洲,其中就不乏英雄與真實或虛構的猛獸搏斗,以保護人類文明及安定社會的傳說。
世界以外:鷹頭獅身獸與客邁拉怪獸
人類常幻想有一些珍禽異獸活在我們不認知的空間,這象征我們對潛藏在未知世界的危險充滿好奇。即使到了今日,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已為人所知、經人探索,但我們仍然推測有外星人的存在。
古希臘人認為天性兇惡、戰無不勝的鷹頭獅身獸住在印度與黑海以北,恰恰就在希臘世界的版圖之外。鷹頭獅身獸綜合了獅子與鷹的特征,是“非一般的動物”。此動物的棲身之所越是遙遠,越被想象得神奇詭異。
客邁拉怪獸比鷹頭獅身獸更奇異,牲擁有獅子、蛇及羊的特征,而且會噴火。今天,客邁拉怪獸只被人介定為想象的怪獸,因為人們總是把最不可能的東西化為心目中的形象。只有制造存在于另一世界的怪物,才更顯彰人類的文明。
游離生死之間:獅身人面獸與半人半獸
有些神獸,如神秘的獅身人面獸,是介乎人與獸之間的異物,是現實與幻想之間的產物。縱觀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從中國唐代的鎮墓獸到復活島被發現的文物,我們都不難找到綜合人獸形象的異獸。
獅身人面獸具有獅子的力量和人類的智慧,是古埃及法老王的象征,神秘莫測,因而聞名于世。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守衛著人、神之間的界限與通道,以捍衛敵人入侵。
從古希臘到中國、墨西哥,半人半獸在生與死的邊界把關,守護亡靈。而這些威猛的人獸合體亦可保護生靈,亞述人將牲們用來裝飾皇宮墻壁的圖像便是其中的例子。
來自海洋的威脅:美人魚與水怪
遇到危險天災時,人們會嘗試以超自然現象來詮釋,以期改變不可預測的情況。美人魚、鯤及其他傳說中的海怪,正活靈活現地把海水潛藏的威力、航海遇到的危險展現出來。
鯨魚、巨型烏賊等活生生存在的海洋動物,令深海中存有匪夷所思的生物故事更具說服力。從希臘神話到近代小說《白鯨記》,都是描寫英雄與海怪展開決戰,象征著人類對征服海洋的渴望。
美人魚在許多文化中均有出現,跟大海一樣,她們既可為人類帶來財富與救助,亦可帶來破壞與毀滅。無論在歐洲、夏威夷還是印度,都有美人魚的故事。海豹、儒艮等海洋哺乳類動物,更為這些神話故事添加了素材。
水怪是友是敵,可決定人們的生死。尼日利亞南部卡拉巴里人戴著水怪面具聚會,就是體現了水怪與禮拜者共存的例子。
是人非人的怪獸:半人馬與半人獸
在許多文化中,人獸結合的形象,無疑是對人類獸性無法控制的一種表達。
對古希臘人而言,半人半獸的半人馬和森林之神薩梯是社會或道德層面不可接受之事。半人馬既擁有人性善良的一面,亦展現了獸性的一面。另外,森林之神(人馬獸或人羊獸),則是酒神狄奧尼索斯的隨從,貪杯好色。
人類如果不能控制獸性,便會釀成大禍。牛面怪是克里特的皇后與公牛的怪物私生子,牛也半牛半人,造型詭異,直至今日仍在挑戰我們無窮的想象力。
至于人類幻化作動物的形象,代表有人相信生命在同一時間有多種存在形式。對其他人而言,這可能象征著人性無常,善惡一念之間的矛盾。誰也無法確定自己不會變成狼人或者吸血鬼,或者淪為九尾狐或狐仙的捕獵物。
畏懼與庇佑:蛇發女妖和邪靈
人類一方面懼怕怪物,同時也借用這種恐懼感來作自我保護。為了驅魔辟邪,人們常把怪物的雕像擺放在屋頂、大門或路口、或懸掛在搖籃上、放置于墳墓中,也有人當作首飾佩戴,甚或作為衣服的圖案。
怪物雖天生惡臉,卻能給人安全感。蛇發女妖美杜莎可將任何看到她的人變成石頭,然而古希臘人卻用她那恐怖的形象來驅魔辟邪。
人類內心的邪惡或妖魔的勢力可能會為人類帶來危險。美索不達米亞人采取以惡制惡的方法,把帕祖祖當作護身符,讓牲震懾另一惡魔拉瑪什圖,以防拉瑪什圖擄掠小孩及傷害分娩中的婦女。此外,人們亦透過魔杖、符咒等法術來抗衡妖魔的法力。
當人類遭遇疾病或不幸時,常歸咎于邪魔入侵,因而在祭祀儀式中,法師會戴上猙獰的面具,為病人或受害的部落驅魔降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