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一體化的浪湖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保持傳統文化與地域特色的重要性;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如何對傳統的地域文化進行傳承,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文章從傳統民居裝飾對古建的研究和修復,對地域文化的傳播和展示、對建筑歷史文脈的傳承等幾個方面對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現實意義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川西 傳統民居裝飾 地域文化 傳承
中圖分類號:TU2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98X(2012)01(c)-0249-01
1 川西傳統民居裝飾概述
川西民居建筑風格自成一派,與北方的四合院和云南、江南的民居建筑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其建筑立面更是別具特色。川西傳統民居裝飾依附于傳統民居建筑實體,植根于文化底蘊深厚的川西平原,具有多樣的表現形式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優秀的傳統裝飾文化。
川西傳統民居建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重在突出材料的本質,與自然環境十分協調,呈現出一種樸實的質感美,自然美。同時,川西傳統民居中,較少有純粹的裝飾性構件,多是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對功能性構件進行裝飾處理,使其裝飾顯得樸實自然,不做作。
為適應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川西傳統民居多為穿斗木構架,坡屋頂,薄屋面、大出檐,開敞通透,輕盈精巧。受道家色彩理念的影響以及對氣候條件的適應,川西傳統民居的色彩樸素、淡雅。同時,川西傳統民居裝飾大多體現的是材料本身的色彩,雕而不畫,清新,自然。“青瓦出檐長,穿斗白粉墻”,是川西傳統民居外觀形象的典型寫照。
川西傳統民居的裝飾工藝精湛,極具地方特色。木雕精細,內容豐富,雕而不畫;石雕形象,栩栩如生;灰塑色彩艷麗,地方特色濃郁。
生活場景、人物故事、神話傳說、花草魚蟲、飛禽走獸等都是人們常用的民居裝飾題材。漁樵耕讀的生活模式、避禍祈福的民俗思想、長期的宗教信仰、傳統的生活習俗、移民文化等在川西傳統民居裝飾上都有所反映。川西傳統民居裝飾蘊涵著地域、宗教、習俗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2 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現實意義
在全球一體化、國際化的浪潮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保持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重要性。5.12汶川大地震后,大量川西傳統民居慘遭破壞,川西傳統民居裝飾未能幸免。如何對傳統的地域文化進行傳承,是我們在建筑及建筑裝飾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川西傳統民居裝飾是中國傳統民居裝飾的一個部分,也是中國傳統裝飾文化的一個小的組成部分。相對于城市化進程中歷史文脈的傳承,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傳承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但是,它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實用藝術形式,對建筑環境的美化作用日益明顯,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也逐步顯現。雖然當今飛速發展的建筑觀念和建筑技術已遠遠超越了川西傳統民居裝飾所能適應的范圍,同時,開放與交流的便利使人們擁有了更加多元的建筑美學標準,但是,川西傳統民居裝飾并未因此而喪失其本身的價值,反而在5.12汶川大地震后,體現出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傳統民居裝飾雖然是傳統建筑文化的一個小的組成部分,但在古建研究、修復中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傳統民居裝飾的細節往往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審美觀念以及特定的文化內涵;同時,在古建的保護、修葺中,要“修舊如舊”,它不僅要盡量保持建筑原有的結構性部件,同時也要保持建筑原本的裝飾面貌;5.12汶川大地震后,受損川西民居的修復工作以及具有川西風格特點的民居建筑的建造工作都需要對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深入研究、透徹理解。因此,客觀細致的分析不同時期的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特點對傳統民居的修復、保護以及川西風格民居建筑的建造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次,川西傳統民居裝飾作為地域文化的物質載體,對于獨特的地域文化的展示、傳播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民居建筑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傳統民居裝飾依附于傳統民居建筑實體,則體現了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同時,它作為傳統地域文化的體現,也是人們認識傳統地域文化、了解當地社會風土人情的有效載體之一。可以通過現場參觀、影視資料等多種手段向人們傳播有關傳統地域文化的信息。5.12汶川大地震使大量川西傳統民居慘遭破壞,我們若能在新建的民居建筑上重現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面貌、特色,不僅能較好地向世人展示獨特的川西文化,也是對川西傳統民居裝飾文化與地域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第三,它作為多種藝術形式的載體,是我們了解傳統民間工藝的一個窗口。川西傳統民居裝飾具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如木雕、磚雕、灰塑、彩繪等,通過研究川西傳統民居裝飾,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這些傳統的工藝門類,有助于對其保護和新時代背景下的傳承。同時,川西傳統民居裝飾具有豐富的裝飾題材,其裝飾圖案和紋樣不僅具有形式美感,還在工藝、色彩、構圖上有著成熟、完善的設計手法,體現出較高的審美價值。我們可以將新建的民居建筑作為載體,用多樣的表現形式與豐富的裝飾題材展示川西傳統的民間工藝。
第四,川西傳統民居裝飾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代表著悠久的建筑歷史文脈。在全球一體化、建筑國際化的浪潮中,中國的建筑領域逐漸表現出與發達國家趨同的態勢,居住環境也逐漸融入了很多全球化、模式化的因素,雖然更加的舒適與便利,但其文化內涵卻顯得相對單一、缺乏個性。在此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傳統建筑裝飾文化的因素自然不能忽視。傳統民居裝飾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夠在園林、景觀、室內等方面靈活應用,彰顯民族特色。我們通過對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研究、探討,得以讓其以全新的面貌和形式融入到民居建筑中,使它成為現代居住環境中的亮點,成為體現居住環境民族性、地域性的一種手段。對建立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及地域特征的現代居住環境有著深遠的意義。
最后,川西傳統民居裝飾散發著淳樸的鄉土氣息,有著難舍的故土情懷。5.12汶川大地震使川西民眾的美好家園慘遭破壞,災后新建的民居建筑若能重現川西傳統民居裝飾的面貌,必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對人們的情感聯想和精神歸宿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傳統地域文化得以延續、傳承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