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項目教學法的教與學模式應用到c語言函數教學中,對如何將C語言函數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有機結合,如何提高學生的編程水平,創新能力作出了探索。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項目 C語言 函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獻編號:1674-098X(2012)01(c)-0171-01
C語言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程序由若干函數組成,函數又是C語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是學習C語言教學設計必須掌握的知識要點。
傳統的教學方法大都是從理論人手,雖然能系統完整地講解各章、各節、各個知識點,但由于內容比較枯燥,對于基本素質、自學能力和自控能力都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上的職校學生來講,僅能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編寫和調用函數都很困難,為突破這一難點,并且可以重視對學生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以適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項目教學法來教授C語言函數,這樣不僅解決了函數教學的難點,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教與學的模式,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旨在把學生融入有意義的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互相協作來積極的學習,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以現實的學生生成的知識和培養起來的能力為最高成就目標。
1.1 項目的確定
項目的確定是項目教學法實施是否成功的關鍵,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包含基本的知識點,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既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又可以創造發揮。根據以上這些要求,筆者和學生共同決定了一個項目:評分處理程序。此程序的主要功能模塊有:評委分數的輸入以及參賽者名稱輸入,找出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總分和平均分、排名次以及在主程序中輸出前3名等。其實此程序所包含的功能,學生在學函數這章之前已經全部學過,只不過當時是獨立的一個個主程序,現在讓學生用函數的概念和知識將這些獨立的主程序變成子程序。
1.2 學生分組并確定各小組的項目
學生分組是學生將項目是否進行到底的關鍵。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個性與能力方面是有差異的,在分組時要搭配好,采用互補方式將個性與能力有差異的學生組成一組,并且每小組設立一個組長,協調組內成員分工。
以一個班級30人為例,將其分成兩大組,各15人,這樣在班級內可以形成競爭,有競爭才有提高。每大組再分成5個小組,每組3人。小組通過研究討論,并在筆者的指導下,將評委分數的輸入以及參賽者名稱輸入,找出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總分和平均分、排名次以及在主程序中輸出前3名,這5個小項目分配給各小組。
1.3 獨立探索函數的知識點
讓學生獨立思考,對知識點進行理解,提出評分處理程序這個示范項目的要點和難點,并消化和解決這些要點和難點,為以后練習項目時解決問題打下基礎。提出的要點有:函數的定義部分的函數參數的定義、函數返回值的確定、函數的調用方式、函數聲明以及變量的作用域等。提出的難點有:函數參數的確定、函數的調用以及數組作為參數時的相關知識等。
1.4 知識點的精簡講解及示范操作
新知識的講解要根據學生提出的要點和難點作精簡講解,通過簡單的例子用實操的方法進行,這樣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也為學生獨立完成項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注意對于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不要多遍強調,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發現。
示范操作是便于學生“知識遷移”。若什么都不講,讓學生去完成的話,學生會無從下手。所以筆者圍繞當前學習的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小項目,即評委分數的輸入,并示范完成項目的過程,用白定義函數來實現該模塊的功能。
1.5 學生之間協作學習,老師實時指導
小組成員之間以及各小組之間開展交流、討論,組員分工協作,調試運行,完成項目。采取分組協作學習的方式,在每小組組長的協調下對組員進行分工,這樣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學習。最后各小組充分運用其他小組已編寫好的模塊集成為一個完全模塊化的程序。因為本項目中的各個模塊即小項目是由各小組分別用函數完成的,最后必須將各小組編寫的子程序集成起來才能得到一個完全模塊化的程序。
學生在項目完成過程中,老師應實時指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錯誤,不同層次的難點,老師指導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項目教學法的根本宗旨是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因此老師一定要把握好指導的尺度。如本次項目中在進行排名次時,一名學生在寫程序時,只將參賽者分數進行排序,而參賽者的姓名沒有隨之改變而改變。像學生犯這樣的錯誤時,筆者就是旁敲側擊地提示這位學生,并沒有直接指出他的錯誤。這樣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導不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能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
1.6 項目成果的評估總結
項目完成過程是學生自己探索鉆研的過程,為了能學眾人之長,項目完成后的總結也相當重要,它應包含教師總結,學習小組總結和學生自我總結三部分。
(1)教師總結。教師應當做好對各項目的評估總結,對能否共同協作、是否實現預定功能、程序是否優化、是否有創新意識這些情況進行評定。同時在評估中要提出問題的所在及解決的方法,要總結比較各組的優缺點,引導他們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改進和提高自己的設計,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在評估總結中得到提高。
(2)學習小組總結。各小組成員根據對本小組項目完成過程中貢獻情況、參與意識、是否團結合作進行互評。
(3)學生自我總結。學生本人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對新知識的學習,對已學知識的學習鞏固,是否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這時教師應當發揮好協助作用,引導他們根據自身行為的信息來實現自我反饋。
2 結語
筆者經過幾年教學實踐證明,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是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筆者深刻體會:項目教學法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不僅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書本知識,更使他們懂得怎樣靈活應用這些知識。項目教學法充分發掘了學生的創造潛能,全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充分展示了中等職業學校“以能力為本位”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