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語和詞語所包含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把詞匯的文化內涵作為文化導入的內容在詞匯教學中有重要意義。本文從獨立學院的英語詞匯教學出發,試圖統計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建構文化圖式,即:圖式重合,圖式錯位,圖式沖突和圖式缺省,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詞匯。
關鍵詞:獨立學院 大學英語 文化圖式 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1(c)-0177-01
1 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獨立學院作為新興的高等教育的形式,學生學習英語得好壞是學校能否成功生存下去的重要指標之一。由于獨立學院的辦學時間不長,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普遍偏低等原因,在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顯得難度更大。其中,詞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因此,詞匯教學也是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詞匯不僅包括詞匯意義和結構意義,而且還包括社會文化意義。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中,應當向學生傳授詞匯的社會文化意義,從而幫助學生豐富詞匯的內容圖式。本文從獨立學院的英語詞匯教學出發,探討建構文化圖式與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關系,以期不斷完善獨立學院的英語詞匯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2 文化圖式理論
文化的內涵從廣義來講,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講,就“是由人類文化價值觀念所構成的知識體系”。(束定芳,1996)運用文化圖式理論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有若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文化圖式理論中可以看到,如果學生擁有的目的語圖式越豐富、越廣泛,那么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因文化差異引起的理解困難就越少,更能深刻理解及發現所學內容中隱含的文化信息。文化圖式具體包括:圖式重合,圖式錯位,圖式沖突和圖式缺省。
3 在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構建文化圖式
中國語言學家胡文仲(1998)指出:“只學習語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猶如只抓住了外殼而不領悟其精神。在詞匯教學中建構的文化圖式應與學生的詞匯習得密切相關。”筆者認為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地應用文化圖式理論,會對學生學習英語詞匯有幫助。現以筆者所在的獨立院校(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的大學英語的教材《大學英語精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為例,探討教師在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構建文化圖式的模式。
3.1 圖式重合
對于文化圖式重合的詞匯,教師要幫助學生激活已有的文化圖式,增強新的文化圖式。調動相關的文化背景對其理解,從而使學生輕松地掌握它們。如,大學英語精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二冊unit1的課文中的jumping-on-a-chair-at-the-sight-of-a-mouse,字母意思和中文里所說的“膽小如鼠”的內涵相似,the corner ofthe eye的表達和中文的“眼角”相似;第二冊unit3課文中的evergreen,中文也說“常綠的”。
3.2 圖式沖突和圖式錯位
對于文化圖式沖突和圖式錯位的詞匯,教師要幫助學生對比分析兩種不同的文化圖式,調整原有的文化圖式。比如,大學英語精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二冊unit6課文中的butterflies in the stomach,中文表示“忐忑不安”,課文中用人名Waltor Larry來表達中文里的“張三李四”,第二冊unit 3的課文中的This was the laststraw,the last straw源于英文中的句子“the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其字面理解為“壓斷駱駝背的稻草”,意思是如果不斷往駱駝背上添加東西,等到達到它所能承受的飽和點,這時哪怕再加一根稻草,也會把它壓垮,喻指已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所以這個短語的意思相當于“致命一擊”,而如果不了解這些,中國學生容易誤解成“最后的救命稻草”;第二冊unit 10的An ounce of praise is worth a pound ofscolding,英文用重量詞來表示中文里的“一句贊揚抵得上十句責罵。”如果學生不了解這些中西文化的表達差異,就會對這些英文的內涵產生誤解。
3.3 圖式缺省
對于文化圖式缺省的詞匯,教師要引導并解釋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幫助學生建構那些容易產生誤解或不易理解的詞匯圖式。大學英語精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里也出現了一些由于英語中有關宗教的詞匯,而這些詞匯在漢語中沒有,比如第二冊unit 9中的“圣言,神諭”oracle,第四冊unit7“參議員,上議員”senator,“神父,牧師,教士”priest,而第四冊unit 6中的“魚子醬”Caviar,則是西方的飲食文化里的詞,同樣在中國飲食文化里沒有。
3.4 運用多種手段提高教學實踐水平
教師應當注重拓寬自己的文化知識面,包括所學語言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宗教、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并把這些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英文原著、觀看影視作品、向外教請教和瀏覽互聯網等各利,手段來獲取英語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才能把英語教活、教透。教師還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像、錄音、幻燈、投影等方式,講解英語中有文化內涵的詞語,這些詞語往往來源于歷史傳說、宗教信仰和文學作品。另外,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介紹西方文化的書籍和相關網站。
4 結語
雖然獨立學院才創立不久,但是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應該受到重視,而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應樹立擺脫傳統的詞匯教學模式的觀念,力求不斷探新。在進行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成豐富、完整的文化圖式,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的教學目標。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獨立學院的英語詞匯教學定會有更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