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啟動,情感教育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新時期呼喚“人性化教育”。作為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史應該重稅和加強情意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英語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1(c)-0184-01
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啟動,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傳統英語教學中,人們往往關注的是教學中的認知因素,側重于語感,而忽視了情感。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優化課堂教學教法,激發學生情感興趣,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諧友愛關系。教學實踐證明,情感教育的運用,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夠更好的促進英語教學與學習。下面就個人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談談體會。
1 挖掘文本情感,提高學習興趣
英語學習的進程往往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有了大量適合的語言輸入并不等于學生就可以學好英語。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可能變成語言吸入,也就是說,在語言輸入到達大腦語言機制的進程中,情感因素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積極的情感對英語學習具有促進作用,而消極的情感會阻礙對英語的學習。一般說來,課堂上積極的情感有助于學生積極參加英語學習活動,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而積極的情感表現為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大膽的語言交流。實踐證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喜愛,感興趣,積極接受,則情感過濾就少,學習效果就高。此外,堅強的意志和較強的自信心更有助于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反之,消極的情感則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影響學生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降低英語學習的效果。
2 培養師生情感,改革教學方法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對英語教師的情感認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如果學生對英語教師產生了敬畏的心理,甚至從內心排斥,不信任,不接受,那么學生在課堂上往往提不起興致,激發不出熱情。更談不上語言學習中的合作和交流,老師最終也會很失望,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2.1 教師應轉換角色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除了參與,促進學生的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指導,應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教師應在課堂上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有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親切感。老師才能輕松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
2.2 教師應充滿愛心
愛心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起點。教師不以教育者或長輩自居,而以友愛之情施于他們,學生就會敞開心扉,消除對立情緒及情感障礙,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經常與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課文比賽,或偶爾“讓”學生,讓他們萌發與老師一比高低的愿望,自覺地去聽去讀英語,把英語學習變成自己的事情。使學生產生渴望進步及自我完善的內在要求。教師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樣作用。教師的行為是無聲的命令,教師身體力行,學生就會把老師作為學習的榜樣。生活中,師愛有多種形式。愛是教學的媒介,友愛更是消除戒備心理的傳感器。消除師生對立情緒及情感障礙。
2.3 教師應尊重學生
有人曾經說過:要想成為孩子的朋友,請蹲下來和他交談。只有蹲下來,你才會看到和他們所看到的一樣的天空;只有蹲下來,你們的心與心才會貼得更近。教師只有把自己當成學生學習的伙伴,才能真正與學生同喜同樂,才能正真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使師生互動作用發揮到極致。在教學中,老師要真誠地向學生征求教育、教學方面的意見,主動向學生反省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與過失,虛心聽取學生反映的問題。這樣才能都能起到外塑形象,內化心靈的作用。
3 激發學生情感,優化課堂教學
3.1 利用教材內容。激活學生情感
教師應該充分研究教材,努力挖掘英語教材中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日的,有意識地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把教材中傳遞出的情感和學生激活的情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的同時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比如通過:What does sb do?這個句型來詢問學生自己的愛好,想法等。可以讓學生了解各種職業的特點,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生活目標,促使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
3.2 使用多元化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如果教師長期只用一樣的方法教學,千篇一律地重復,時間長了學生也會沒有學習興趣,也會厭煩。只有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聽,說,讀,寫活動,才能長久地吸引學生。比如小組討論,二人操練,多人表演。分角色朗讀,小游戲,猜謎,唱歌等多種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充分體現教學法的多樣性。只有學生感興趣,他們才會有積極性。才想參與進來。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說交際能力,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興趣越來越濃厚,學習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3 實施情景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英語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充分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如圖片,錄像,幻燈片,模型等,為學生創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將枯燥得,抽象的內容,寓于有趣的情景之中,使英語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以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如在講解高一上期“My New Teachers”這一單元時,可以將任課教師的照片放到多媒體上,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來對老師進行描述。可以讓學生利用課本上學到的單詞短語和句型來描述自己的老師。學生看到自己老師的照片會很感興趣的。這樣學生會很有興趣做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