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武漢晚報現有的副刊進行分析,從中歸納出武漢晚報副刊的幾個特點。武漢晚報抓住副刊的變與不變,極大地豐富了副刊的內容,既有淺讀,又有深讀,使得報紙變得耐看。
關鍵詞:《武漢晚報》;副刊;特點
中圖分類號:G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3-0121-02
《武漢晚報》是中國最早幾家晚報之一,始終堅持“為百姓謀利益”,致力于成為武漢“三鎮家庭第一報”?,F在《武漢晚報》每天出幾十版,內容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要聞”、“深度報道”、“生活資訊”等固定版面,又有“情愛話廊”、“城市聲色”、“新七天”等專版,版面多容量大?!段錆h晚報》通過其實施的雙品牌戰略,堅持差異化競爭,現在武漢晚報已發展為全國有影響力的晚報。武漢晚報現有副刊接近一個“大副刊”的概念,主要分為幾個周刊。每期副刊在版面最上面以彩色圓形標出周刊標題,大量采用時尚圖片,標題活潑,文字簡潔,版面看起來生機勃勃。此外,武漢晚報副刊還策劃了眾多主題活動,如晚報姻緣、健康義診等,使副刊的功能從室內走向室外,拉近報紙與讀者的距離,引發社會強烈影響,形成武漢晚報的獨家特色。本文對武漢晚報現有的副刊進行分析,從中歸納出武漢晚報副刊的幾個特點。
一、情感性
愛情與婚姻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在我們當前所處的社會中,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傳統的價值觀念遭遇挑戰,人們的精神生活日益受到經濟利益的介入,由情感引發的社會問題也日漸凸顯。如何宣泄心中的苦悶與困惑,報紙上刊登的情感內容是一個出口。在這種背景下,武漢報業市場上的五家都市類報紙都設有情感傾訴專欄,并各自擁有固定的讀者群。武漢晚報副刊的情感欄目分為日常版的“百姓講述”和周刊類的“情愛話廊”,這兩個欄目各有特點?!鞍傩罩v述”為普通人提供了一個情感傾訴的平臺,故事多以支離破碎的婚姻、滿目創傷的愛情來吸引人們的目光。情愛話廊周刊分為“情感診斷室”、“特別關注”、“真情碰撞”等幾個分欄目,固定在每周二出版。情愛話廊是武漢晚報最具影響力的副刊。情愛話廊主要選擇那些造成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情感現象和情感話題,將情感世界中的酸甜苦辣一一呈現,并配以專家的指導意見,分析這些故事背后的因素,使之具有普遍的意義。 情愛話廊追求的不是故事的情節性和戲劇性,而是通過他們的故事,或闡明一個道理,或表達一個觀點,或讓人們發現世間的真善美,駐足停留思考現代社會的種種行為。針對武漢晚報成立五十周年,情愛話廊特別推出“金婚故事”欄目,分享老一輩的金婚風雨情,看他們如何困苦與共、攜手一生。一幅幅老舊的結婚照片,雖沒有現代結婚照片的華麗,卻是他們幸福的證明。“他是我的拐杖我是他的眼睛”、“一輩子的心愿就是把家護好”,樸實的話語,平凡的人生,他們的故事應是我們年輕一輩在婚姻中學習的。此外,還有一個情感欄目是“紅娘”周刊。它關注兩個方面的內容,一類刊登晚報舉辦的各種姻緣會信息,另一類是征婚信息。武漢晚報借副刊形成的影響,推出武漢晚報的公益相親活動,如有軍旅姻緣會、春季姻緣會、白領姻緣會、武漢青年端午姻緣會等,每年舉辦的幾場姻緣會都會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在武漢產生很大的影響。至今,武漢晚報的姻緣會已成為武漢晚報的品牌活動。
二、服務性
晚報是家庭報紙,以市民為讀者對象。市民最關心的是什么呢?是他們的生活以及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F代人追求生活品質,不僅關注工作本身,而且注重享受生活。 因此,他們需要能填補生活閑暇時的服務性信息。武漢晚報副刊的服務性信息包羅萬象,每天出不一樣的內容。
周二旅游周刊,設有“出境潮”“新私路”“游資訊”等欄目,介紹一些旅游線路、旅行社的信息,并在不同季節推出不同的旅游套餐,在特殊的時機推出特別的旅游線路,如有“武漢晚報辛亥旅游首義號”首航團臺灣非凡之旅。周三關注大眾健康。健康周刊是武漢晚報的品牌欄目,設有“田巧萍導醫”、“名醫熱線”、“生命實錄”、“健康新知”等欄目,其內容主要包括這樣一些方面:介紹一些專家信息,邀請專家到報社值守熱線答疑解惑,組織大型講座或義診,普及醫療衛生知識及相關法規。2009年,在健康周刊創立十周年之際,武漢晚報策劃了一系列慶典活動,吸引了近十萬市民的參與。而心事周刊主要答疑都市人們心理出現的困惑,并予以解決,如介紹汶川地震三周年人們心理恢復過程。周四關注市民的居住和教育。廣廈周刊分為家居和房產企業兩類,這些欄目大都圍繞老百姓關心的房子做文章,哪里新出的樓盤、房產政策、看房買房時機、買房賣房手續問題等等成為討論的內容。法制周刊設有“情法萬象”、“刑檔內幕”等,以法制故事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引導人們關注法治問題,普及法律知識。教育周刊有“校園”“留學”欄目,內容多與培訓機構信息、考試、留學等有關。周五以時尚、美食、電子產品為主。新七天周刊有“霓裳”、“識貨”、“情報”等欄目,關注化妝品、衣服、珠寶等奢侈品牌的情報。美食欄目設有“品食匯”、“食尚坊”、“養生煲”等欄目,介紹適合當下的食譜、商家菜肴、健康飲食態度、時令蔬菜、美食達人。車潮周刊有“車市資訊”、“車迷沙龍”等欄目,關注人們的出行,體現武漢作為車都的特點。3C周刊設有“市場”、“行業”等,多與空調、冰箱、電視、取暖器、廚電、熱水器等家電產品有關,和一些商家的促銷信息。周六贏周刊設有“產經”、“當家”、“創業”等欄目,細說一些新鮮興起時尚,如“武漢部分婚宴故意不見‘葷’”;報道使用小成本如何創造大財富,一些另類的商機,如“試睡員萬元月薪拿得‘燙手’”;引導人們如何“細水長流”,用好每一分錢,如有教人們如何管理信用卡、專家教您養個“富寶寶”等。
三、文學性
在當下的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觀和價值觀受到太多物質利益的牽扯,生活各方面都可以看到物質侵入后造成的影響,屬于精神產品的報紙副刊也不可避免。曾經一度輝煌的文學性副刊被新聞和廣告大肆入侵,無可挽回的被邊緣化了,到如今只有幾家報紙副刊保留文學性的版面。武漢晚報的“美文”專欄是少有的具有文學性的???,是當前浮躁社會的一份社會良知。武漢晚報副刊幾經改版,美文專欄仍在改版潮中被保留下來,這說明我們這個時代還是有一些東西是永恒的,那就是人們的心靈感悟?!懊牢摹笨龅陌婷?、時間不固定,“美文”上的文章大都是千字以內的小品文。這種小品文沒有孤芳自賞,有的是一份真摯情感,它們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手,引發生活的一點感悟,傳達給生活忙碌的讀者,以期待與讀者產生共鳴。另一個具有文學性特點的專欄是周三的悅讀周刊,該周刊設有“悅讀”、“往事”、“談資”等欄目,文章多摘自別的報刊??龅膬热萃钩鲆粋€“悅”字,在趣味性、知識性上下功夫。“知趣”以人類對大自然的興趣為主題,登載一些世界各國發生的奇聞趣事,如“應對末日危機的月球方舟計劃”、“克洛瑪:最古老的猛犸嬰兒”;“往事”多道出六七十年代偉人之間的往事,諸如“1949年:毛人鳳密謀炸毀毛澤東專列”此類文章;“談資”“風情”重點關注人物,選擇的這些人大都具有傳奇的人生經歷;“悅讀”專版上的“閱#8226;月歷”書寫歷史上當天發生的事情,同時配合時事新聞出一些閱讀專題。
四、本土性
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快速擴張給一個歷史城市帶來諸多問題。從文化上說,歷史悠久的老建筑在舊城改造的城市規劃中一步步被推倒,使得城市漸漸失去深度,人們對城市的文化傳統缺乏了解。沒有文化的凝聚力,人們很難形成一股向心力,進而對城市沒有認同。武漢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城市,關于這個城市的地名典故、神話傳說、傳奇人物、歷史變遷、文化特色、地方戲曲、語言風俗、風味特產等等,都可以成為副刊的題材和內容。一直以來,武漢宣稱自己是有歷史故事的城市,但是人們感覺不到它的歷史厚重,總覺得它是一個充滿世俗氣息的“大縣城”。慶幸的是,武漢晚報副刊推出“城市聲色”周刊,“城市聲色”設有“城故事”“雙響炮”“圓桌會”“指南針”等欄目。“城故事”力求挖掘武漢本土的文化特色,構建城市新的文化特征,主要從物質和非物質兩方面來報道武漢的文化特色和人文色彩。在物質方面,在城市建筑上下功夫,如以“老街巷”為主題,回憶武漢老街巷的故事,一一細說漢口老街、武昌巷衢、漢陽堤街,或在博物館日,述說武漢各種博物館的歷史記憶;在非物質方面,報道諸如武漢話的歷史變遷、楚劇的興衰等此類的特色文化遺產?!半p響炮”分為“武漢城事串串燒”和“非武漢被排行”兩部分,“城事串串燒”主講發生在武漢的人和事,從小處著手,呈現武漢的點點滴滴,意在引人思考武漢的種種行為,而“非武漢被排行”以“最”字為標題,講述在武漢之外各城市發生的趣事,如有最大氣的酒廠、最恐怖的酒廠,從獵奇心理出發,以博一笑。
從總體上說,作為地方性報紙,武漢晚報副刊抓住了武漢城市的特點。武漢晚報副刊以其情感性、服務性、文學性和本土性為特點,抓住副刊的變與不變,極大地豐富了副刊的內容,既有淺讀,又有深讀,使得報紙變得耐看。但是面對既有成績,我們應頭腦清醒,理性看待,思考武漢晚報副刊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第一,副刊信息面廣豐富。從旅游、法制、教育、時尚、休閑、美食到汽車、電器等等無所不包,整合了社會大量信息資源,突出其為市民服務的特點。對于有潛在購買能力的讀者來說,是很好的信息來源渠道。有很多欄目已成為武漢晚報的品牌欄目,如姻緣會、田巧萍導醫、黃峰淘房,既關注市民的生活細節,為市民的生活品質出謀劃策,又關注市民的精神家園,提供一份思想“凈土”。第二,副刊內容深度不足。從具體內容上來說,某些方面略顯微薄。如在時尚方面,一味追求奢侈品牌,這與武漢大多數的城市市民實際消費水平相去甚遠。在旅游方面,大部分版面屬于景點與旅行社的廣告,實際上引導人們怎樣規劃旅游行程、如何游玩等等具體的內容少之又少。在電子產品方面,焦點只集中于家電,夏天空調,冬天取暖,周而復始,廣而告之,食之無味,而關于數碼相機、攝像機、電腦、手機、MP4、電子書等電子產品涉及甚少。
誠然,刊登這些生活內容無可厚非,報紙處在市場競爭中,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得報紙走平民化路線,但是報紙在尋找自身贏利渠道時,是不是也應承擔起一份應有的責任?出現在副刊上少量的讀書內容也僅是“悅”讀,而非彼“閱”讀。在新媒體時代,報紙副刊已難再現五四時期文學副刊的盛況,但是文學的消退不等于思想深度的消亡,等待報紙副刊的不應是它紛繁蕪雜的淺薄信息,而應是讀者心靈迷航后的那座燈塔。
參考文獻:
[1]趙靜,王瓊.情感副刊的新聞化嘗試-以武漢晚報<情愛話廊>為例[J].新聞前哨,2010(3).
[2]劉富,張未民.晚報新聞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3]艾杰.論報紙“美文”存在的理由[J].新聞前哨,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