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2012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重要一年。近期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書記、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在全國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以正確的出版方向和輿論導向,抓好新聞出版單位“三改一加強”,從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并將文化產業上升為支柱產業為重點。由此看出,在大力實施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的規劃中,旨在文化改革發展方面邁出新步伐,在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拓展國際文化市場方面取得新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本期特別刊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1JBGP04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9BXW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綜述》,該文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本乾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后牛盼強執筆,主要綜述了文化產品的定義、分類、統計和特性;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我國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發展現狀,以及提升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策略的相關研究。指出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僅對發展我國文化產業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以及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綜述可為政策研究者和理論研究者提供借鑒。眾所周知,“三網融合”為媒介融合理念的踐行提供了現實基礎。我國“三網融合”歷經十四年的發展,卻未有實質性突破。南昌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新聞與傳播系教授陳志強和其學生撰文《“三網融合”背景下對媒介融合的思考》,通過梳理其演進歷程,不難發現我國“三網融合”面臨著條塊壁壘等難題,唯有創新管理機制,打破發展瓶頸,才能更好地應對融合帶來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