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郝城管的父母有遠見,四十年前就預見了當下的流行語。要不,郝大事的名字咋出來的呢?
郝大事是從部隊轉業的,分到城管局本來是坐辦公室當領導的,可他非堅持到城管大隊,還親自承包了一條街。郝城管著便服足足轉悠了一個星期,這才正式著裝走馬上任了。
第一件事就是,給每一個攤販送上一只保溫杯和一封自己措辭打印并手寫簽名的信。信是這樣寫的:
尊敬的大伯、大媽及兄弟姐妹們:
你們好!因為您的起早歇晚,不辭辛苦,您的家庭幸福而溫暖,我們這個城市也因此而吃住無憂、衣食方便,在此,感謝你們的辛勞和汗水!
這個城市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大家,是由無數個小家組成的。您的生命安全是否能夠得到保障,您的出行是否快捷方便,您的飲食是否清潔衛生,您的睡眠是否充分香甜,您的生活是否快樂開心,等等,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也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地協作和支持。
在今后的時間里,因為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會對本街區的整潔暢通和經營秩序進行必要的梳理維護,希望得到您的理解、配合和諒解!但我們的心就像保溫杯一樣,永遠是熱的,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
后面是郝城管的姓名和手機號碼。信還有一個附頁,是這個城市大大小小集貿市場的分布圖,連什么地方啥東西最好賣,什么時間段可以經營,什么攤點適合往哪擺,都標得一清二楚。見不到郝城管吆五喝六,更不見踢攤或是動手,他往往是湊近一個攤,蹲在那,熱火朝天地聊。聊著聊著,小街上亂七八糟的攤販就減少了些。
一個每天從農村趕來賣菜的老奶奶,給了郝城管一個下馬威,隨便你怎么說,就是不挪窩。郝城管在旁邊看了半天,掏出計算器噼哩啪啦一按,伸手掏出幾張鈔票塞給老奶奶?!拔胰I了。你算算吧,不少你一分錢!”老奶奶抬頭瞅了一眼郝城管,幾個指頭扳了好半天,搖搖晃晃地挑著空筐走了。
第二天,郝城管把十幾塊錢一五一十地數給老奶奶,說:“這是我跟您說的那地方賣的多出來的錢。要不要我帶您去看看?”老奶奶錢收了,但照樣不理郝城管。郝城管再一次出手了,一直到第七天頭上,老奶奶淚水汪汪地說:“好人哪!”然后像聽話的孩子似的,跟著郝城管搬家了。
露天攤販算是絕跡了,可固定門點在路牙上亂擺放東西的習慣總是難改。車輛、內衣、自制的廣告牌等等,有知趣點的,見郝城管來了就收,但走了又擺,很是讓人頭疼。
這天是星期天,郝城管穿著便裝晃悠來了。正閑聊,四五個又臟又臭的乞丐從這路過,郝城管突然叫住他們,說:“來來來!我今天中獎了,請你們撮一頓。”不一會,烤鴨、鹵菜、火腿腸還有啤酒就擺了一堆,一起就在路牙上露天坐下來,胡吃海喝起來。遠遠地,人們都捂著鼻子繞行了,鄰近的幾家門面沒了生意不說,還不得不皺著眉頭掩起了門。好不容易吃完了,又就地打起了撲克牌,鬧了好半天才散去。
有門面老板受不住了,質問郝城管:“你這可是知法犯法呀。這是喝酒吃飯打牌的地方嗎?”郝城管反問道:“那請問,這是停車場和曬衣場嗎?你我可是平等的,這是公共地方,你能做的事,我為什么就不能做呢?”對方臉紅了,扭頭進了屋。
第二天,整條街一下子清爽了,郝城管笑了,來來往往的市民也笑了。
新年到來,郝城管挨家挨戶送對聯、送福字了,兩手一拱:
“新年好!多多發財,發文明財,享太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