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斗轉星移,沒想到中學時覺得無限深奧的大學生辯論賽在我大學時會成為我大學生活的一部分。
剛參加完校辯論賽,感慨萬千。先不論在這次辯論賽中失利的原因,輸的結果多少讓人有些沮喪。走在冬夜寒冷的校園,迎著簌簌下落的樹葉,看著幾成光禿禿的枝椏,仰望深邃的天穹,想起自己難測的未來,心中一片悵然,傷感油然而生,思緒頓時活躍——不由回憶起入辯門二年來的點點滴滴……
如果說大學是獲得知識和學問的榮耀殿堂,辯論就是追求真理和傳播思想的最佳方式。參加言辯社也許是因為好奇,想鍛煉自己,但是既然上了辯論這條大船,就肩負起對學院的責任。剛進言辯社時,可以說對言辯是一無所知,看著學長們優雅的辯論,抑揚頓挫中,一個個追得對方山窮水盡、疑無后路的論點是那樣雄辯有力,而對方又撥開云霧、柳暗花明的說詞,讓我覺得既深不可測,又興致盎然,同時也感到是一種挑戰和機遇,于是發奮學習,虛心請教,很快發現言辯社是一個團結的大集體、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當你遇到任何問題時,學長學姐們都會耐心地幫你解答,發現自己進步很快,于是總會以為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口才能力已經足夠好了,可是往往在場上一對決,又會發現自己其實一無所有——知識匱乏,經驗欠缺。在學長學姐老師前輩們一次又一次無私的、細心的幫助下,經過一場又一場模擬賽、友誼賽,開始掌握辯論的技巧,知道立論的三個點應該理論聯系現實的價值,知道質詢要緩下心來,要從確立共識、削弱可信度、激化觀點一步一步的來;知道了戰場最好是事例對比或者數據強推。為了使自己能在比賽中講出一些精彩的語句,便用一切可用的時間去閱讀,盡管不知道這些文章對自己到底是否有幫助,盡管知道自己與文科生比多少有些先天不足,盡管引用的一些詞句有時顯得很生硬,但為了追逐勝利,受盡委屈即便不能成功,獨自尋覓哪怕傷痕累累,我也告誡自己要堅持。我喜歡辯論的感覺,可以縱情釋放情感,掌控全場觀眾的目光;自己的素質修養在辯論的過程中得以表現,英雄主義情結在辯論中被喚醒,虛榮心也在辯論中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潛藏在心中的某些抱負在辯論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彰顯,潛藏在體內的某種天賦被激活,逐漸懂得辯論賽的勝負規則,在學長學姐們的帶領下,與辯友們經歷了一場場比賽的鍛煉,經歷了一次次孤獨與彷徨的洗禮,依稀記得那為數不多的勝利后大家為之雀躍的場景。
今天比賽的結果又涌上心頭,忽然發現,自己并不是那么堅強。人們常說,失敗才能讓人成長,讓人有動力去承載責任和使命。前輩常告誡我們:“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辯論本無勝敗可言,贏得比賽固然很好,但是真刀真槍地死在對手的劍下,也不失為可敬。然而誰又愿意聽到失敗的消息呢。對于辯者乃至人生而言,成功與掌聲只不過是生活的一個部分,你還需要面對委屈失利、不知所措、進退維谷,這些“敵人”在以后的日子里還會伴隨你很久很久,揮之不去,歷久彌新。也許成長就是這樣一種過程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謹以此文與各位辯友和同學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