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珍
河南省息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息縣 464300
120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分娩分娩方式選擇的臨床觀察
張素珍
河南省息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息縣 464300
目的探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選擇分娩方式的臨床觀察。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收治的120例行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孕婦,根據具體情況分為兩組,再次行剖宮產組和經陰道試產組,觀察分娩方式、出血量、新生兒窒息等資料。 結果 120例患者中,行陰道試產的有69例,成功45例,成功率為65.2%。陰道試產產婦術中出血量為(56.3±17.4) mL,顯著少于剖宮產組的(148.7±48.2) 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產婦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再次行剖宮產的絕對指征中并不包括瘢痕子宮,要注意陰道試產的適應證,在嚴密觀察下行陰道試產,若失敗就及時行剖宮產,這樣可以減少孕婦再次剖宮產的痛苦。
首次剖宮產;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
近幾年來,剖宮產手術指征逐漸放寬,首次妊娠行剖宮產率就持續增高,增加了術后母嬰的并發癥[1],還沒有降低圍生兒的死亡率。所以有必要對剖宮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進行探討分析。由于部分醫院將手術指征中加入瘢痕子宮,所以再次剖宮產率就上升了,隨之帶來了并發癥?,F回顧分析本院于2010~2011年收治的120例行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孕婦,選擇分娩方式,目的是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行陰道試產的成功率。
選擇本院于2010~2011年收治的120例行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孕婦,年齡24~29歲,再次妊娠時間為38~42周。行剖宮產術后時間:12例小于2年,108例大于2年。首次妊娠均選擇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的方式,手術順利,首次剖宮產指征為:28例胎兒宮內窘迫,22例社會因素,19例臀位產,15例過期妊娠,14例巨大兒,12例潛伏期或活躍期延長,10例重度子癲前期。術后沒有出現大量出血和感染、子宮下段切口撕裂等并發癥,傷口均一期愈合,恢復正常。
本組120例所有孕婦在臨產前進行檢查時與醫生一起決定分娩的方式。產前常規檢查,觀察孕婦的血壓、脈搏、胎心、產程進展等,B超檢查子宮下段的瘢痕,陰道試產的孕婦子宮下段厚度要不小于3mm,之后觀察宮頸的成熟及先露部的高低,決定終止妊娠的方式。
(1)超聲檢查子宮瘢痕愈合良好,子宮下段前壁瘢痕的厚度不小于3mm,胎兒雙頂頸不超過9.5mm;(2)無相對頭盆不對稱;(3)前一次剖宮產手術后至少2年的時間;(4)前次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良好,沒有發生感染、出血等并發癥;(5)前次剖宮產指征和新的剖宮產指征都不存在;(6)胎兒體重不大于 3500g;(7)沒有內科合并癥;(8)產婦和家屬均同意行陰道試產。符合陰道試產條件的有69例,陰道試產失敗的患者和其余病例行剖宮產。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69例孕婦行陰道試產,有45例分娩成功,成功率為65.2%。陰道試產過程中沒有出現子宮破裂,未成功的24例中1例出現子宮破裂,后行剖宮產術,順利分娩。其余患者及時行剖宮產手術,順利分娩。剖宮產組51例剖宮產的指征見表1。
陰道試產產婦術中出血量為(56.3±17.4)mL,顯著少于剖宮產組的(148.7±48.2) 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產婦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
表2 兩組產婦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產婦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比較(±s,分)
組別 1min 5min 10min陰道試產組再次剖宮產組P值8.2±0.67.4±0.4<0.059.5±0.58.4±0.6<0.059.5±0.67.9±0.4<0.05
產科一直在爭論的問題是剖宮產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安全性。有文獻報道,近幾年來剖宮產率上升,新生兒死亡率也上升,明顯高于陰道分娩[2]。剖宮產后再次妊娠行剖宮產術能夠加重術后的并發癥如感染、發熱、切口愈合不良、盆腔臟器的粘連等,所以要嚴密觀察孕婦的情況,嚴格選擇分娩方式。本組本院收治的120例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孕婦中,行陰道試產的有69例,成功45例,成功率為65.2%。再次行剖宮產的絕對指征中并不包括瘢痕子宮,提倡陰道分娩。前一次剖宮產時宮口擴張程度與陰道試產成功呈正相關。所以有專家認為,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孕婦要行超聲檢查,觀察子宮的瘢痕情況,子宮下段前壁瘢痕的厚度不小于3mm可以行陰道試產,還有那些沒有剖宮產手術指征的孕婦,陰道分娩率達81.3%[5]。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值得重視,經證明陰道試產要優于再次剖宮產分娩[3],因為再次剖宮產引發的并發癥比經陰道試產多而且嚴重,同時注意掌握好陰道試產的適應證和禁忌證,觀察有無子宮破裂。決定陰道試產成功的條件有[4]:對前一次剖宮產的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受孕時間最好是在剖宮產術后2年后,此時的子宮狀態較好;前次剖宮產指征和新的剖宮產指征都不存在;產前行超聲檢查,了解子宮瘢痕。為了確保母嬰的安全,提高產科質量,試產過程中應嚴密觀察孕婦如腹部形態、子宮下段有無疼痛、尿液量及顏色、陰道分泌物等。
綜上所述,要從多方面對剖宮產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進行綜合考慮,掌握好陰道試產的禁忌證和適應證,做好心理指導工作,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試產過程中要嚴密觀察,及時發現異常處理難產,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實施陰道試產分娩的[6]。經陰道試產失敗的行剖宮產術,這樣既能提高陰道試產的質量,又能避免孕婦再次行剖宮產術帶來的痛苦,降低剖宮產率。
[1]楊瑜蘑.3475例剖宮產指征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5):281-283.
[2]胡虹宇.剖宮產對母嬰的利弊[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1):292. [3]韓靈云,馬學蘭,聶朝紅.剖宮產術后再次分娩178例探討[J].寧夏醫學雜志,2010,8(32):759-760.
[4]徐文群,剖宮產后再分娩112例分娩方式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0,1(32):174.
[5]崔艷麗.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妊娠陰道分娩的選擇與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4):291-292.
[6]宋芳霞.剖宮產后再次妊娠分娩98例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09,10(38):1405-1406.
R719.8
B
1674-4721(2012)06(c)-0168-02
2012-03-29 本文編輯:郭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