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學院電子工程與電氣自動化學院 李 健 魯業頻
一種數控放大電路的設計與仿真
巢湖學院電子工程與電氣自動化學院 李 健 魯業頻
介紹了一種基于單片機和DAC的數控放大電路的設計,實現對微弱信號的放大,采用了Proteus軟件進行了仿真,達到了設計的目的。
數控放大電路;單片機;DAC;Proteus仿真
在很多場合下,比如在檢測系統中利用傳感器將非電信號轉變為的電信號,往往都很微弱[1](mV級),我們需要將這些微弱信號放大以便進行觀察或者使用。本文介紹了一種運用單片機和DAC設計的數控放大電路,采用了Proteus軟件[2]進行了仿真和實現。
如圖1,采用AT89C51單片機作為核心控制器,將待放大信號作為DAC0832的參考電壓,放大電路模塊對DAC0832輸出的模擬信號放大倍數固定。通過單片機控制DAC0832輸出的模擬電壓,這樣即便放大倍數一定,但送給放大電路的模擬電壓改變了,這樣它輸出的放大信號也改變了。該系統的原理即是:將待放大信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進行固定倍數的放大,達到放大倍數可調的目的。系統通過按鍵設置放大倍數,同時將放大倍數顯示出來。

圖1 系統框圖

圖2 單片機控制DAC電路

圖3 放大電路
如圖2,是單片機和DAC0832的連接電路圖。DAC0832是8位的電流型數模轉換器[3],其數字量輸入引腳DI0-DI7和單片機的P2口相連,參考電壓引腳VREF接待放大信號(圖中接入了一個正弦微弱信號B)。通過單片機改變輸出給DAC0832的數字量,可改變IOUT1引腳的電流(DAC0832的IOUT1輸出的電流+IOUT2輸出的電流=常數):送入的數字量越大,IOUT1輸出的電流越大。其余引腳參考圖上接線。
為了將DAC輸出的模擬電流轉換成電壓并進行放大,系統采用了運放LM324(內部集成了四運放)[4],如圖3。將IOUT2引腳和初級運放的+端相連并接地,IOUT1接-端。在DAC0832內部已將IOUT1引腳和一個反饋電阻相連,該電阻的另一引腳引出,即圖2中的RFB引腳,將其接到初級運放的輸出端,這樣IOUT1電流在RFB上形成了電壓。
次級運放的+端接地,-端通過一個1KΩ電阻和初級運放的輸出端相連,另外次級運放-端和輸出端之間接了一個1M的可調反饋電阻,將之調到255KΩ,這樣根據運放的特性,有:

圖4 按鍵和顯示電路

圖5 系統軟件流程圖

式中IOUT1*RFB為初級運放輸出端電壓,Uo為次級運放輸出端電壓,這樣Uo為IOUT1*RFB電壓的255倍。若單片機送給DAC0832的數字量為最大255時,則IOUT1*RFB=參考電壓VREF(即待放大信號),則待放大信號被最大放大255倍;設單片機送給DAC的數字量為X(可通過按鍵調整),則有X*VREF/255的電壓被放大255倍,即輸出電壓為X*VREF,相對待放大信號來說,放大了X倍。X由顯示電路顯示出來。

圖6 10mV,100Hz的方波放大結果

圖7 10mV,1000Hz的方波放大結果
如圖4,系統設置了兩個按鍵來調整放大倍數的加和減,另外利用了三個共陽數碼管顯示放大倍數(圖中有四個數碼管,只用了三個),采用了動態顯示的方法,節省了單片機的I/O資源。
針對系統要實現的功能,需要對單片機編寫相應的控制程序,圖5是系統軟件流程圖。
系統的功能是實現微弱信號的放大,所以接入DAC0832參考電壓引腳的信號幅度不能太大。下面是兩組信號放大的仿真結果:
第一組:待放大信號是幅度為10mV,頻率為100Hz的方波。從圖6中可以看出放大的信號基本未失真,且放大倍數與顯示一致。
第二組:待放大信號是幅度為10mV,頻率為1000Hz的方波。從圖7中可以看出放大的信號有一定的失真,但放大倍數與顯示基本一致。另外,仿真時放大倍數顯示閃爍。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是單片機的速度不夠快,DAC0832的轉換速度不夠快,1000Hz方波中的高次諧波分量(高于1000Hz的正弦分量)所占成分較多,運放LM324不能對所有高頻分量進行有效的放大。
總的來說,通過仿真可以看出,本系統對一定頻率范圍的小信號能夠進行放大,放大倍數范圍為0—255倍。調節次級運放所接的可調電阻,可以放大更大倍數,這時需要修改程序的顯示部分,另外按鍵每按下一次,也不是提高或降低一倍。
[1]馬西秦.自動檢測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第3版):180.
[2]張子紅,張洪,全李雯.在Proteus中實現單片機交互仿真的方法探討[J].微型機與應用,2012,31(2):90-92.
[3]嚴潔.單片機原理及其接口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第1版):147-148.
[4]王正勇,文國電.基于LM324的信號發生器設計與仿真[J].現代電子技術,2011,34(12):208-210.
李?。?985—),男,安徽巢湖人,碩士,巢湖學院電子工程與電氣自動化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電子系統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