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裴曉寧 張成輝 劉淑媛 張永喜 (南陽市中心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老年胃癌患者32例
李 明 裴曉寧1張成輝 劉淑媛2張永喜2(南陽市中心醫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卡培他濱;奧沙利鉑;胃癌
老年胃癌患者年齡大、體質差、手術機會少、發現時分期較晚,目前缺乏有效的、副作用小的治療手段。并且,有些患者手術后很快復發,容易在局部擴散及全身轉移,這就需要應用內科保守方法治療。我科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療效滿意。
1.1 研究對象 全組32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65~81歲,中位年齡71歲。KPS評分60~90,平均78歲。全部經細胞學或病理組織學證實為胃癌晚期,或經過治療后復發、遠處轉移的患者,患者入組時距末次化療時間間隔超過4 w。骨髓及肝腎功能正常,心電圖無異常表現。
1.2 治療方法 卡培他濱1 000 mg/m2口服,第1~14天;奧沙利鉑130 mg/m2+500 ml靜脈滴注2 h,第1天,21 d為1個周期,至少進行2個周期。每2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價。用藥前常規用5-HT3受體阻滯劑預防惡心、嘔吐。治療期間如發生Ⅲ~Ⅳ度骨髓抑制,立即給予造血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每日2~5μg/kg,皮下注射),至白細胞升至10×109/L以上。每個周期化療前后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
1.3 療效及毒性評價標準 按照WHO的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價標準,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NC(穩定)、PD(進展),有效率(PR)為CR+PR;毒副反應按WHO抗癌藥物毒副反應分級標準,分為Ⅰ~Ⅳ度。手足綜合征分級采用以下標準:Ⅰ度:麻木、針刺感、感覺異常、無痛性紅斑;Ⅱ度:痛性紅斑和(或)腫脹;Ⅲ度:脫屑、水泡、潰瘍、疼痛嚴重;Ⅳ度:脫皮、脫指甲、疼痛劇烈。
2.1 近期療效 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化療,其中化療2個周期者3例,3個周期9例,4個周期14例,5個周期4例,6個周期2例,共化療121個周期,平均3.80個周期,均可評價療效。其中 CR 4例,PR 15例,SD 8例,PD 5例,有效率(CR+PR)為59.4%。疾病進展時間3~18個月,中位疾病進展時間5.7個月。緩解期5~16個月,中位緩解期9個月,中位總生存期為11個月。
2.2 毒性反應 32例患者用藥后均可評價不良反應,未見化療相關性死亡。主要為骨髓抑制、腹瀉、周圍神經毒性和消化道反應,4例患者出現Ⅲ或Ⅳ度白細胞減少,2例患者出現Ⅲ度消化道反應,1例患者出現Ⅲ度腹瀉,無Ⅲ度以上神經毒性(表1);且毒性反應均可逆,停藥或對癥處理后均能消失或好轉。

表1 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或復發胃癌的毒性反應
老年局部進展(T4)及轉移(N3或M1)胃癌是臨床治療的難點,主要的原因在于:老年人年齡大、身體弱、合并其他疾病較多等諸多不利原因,很難耐受和適應手術、化療及放療,致使治療效果及愈后生存質量大打折扣。但近年來隨著新藥的開發及設計新聯合方案,化療在老年胃癌治療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些高效低毒的藥物使近期客觀有效率明顯提高,部分老年胃癌患者的單藥達到22%以上,兩藥達到35%以上。既往,胃癌的聯合化療以5-Fu+順鉑(CDDP)作為基礎,并且已得到國際醫學的共識與公認〔1〕,但是該方案毒副作用大,消化道反應尤為嚴重,有些患者骨髓抑制也較明顯,這就限制了該方案在老年人中的應用。奧沙利鉑(OXA)作為第三代鉑類化合物,它的作用靶點為DNA,作用機制與順鉑類似,即鉑原子與DNA形成蛋白質交聯、鏈間交聯及鏈內交聯,最終使DNA損傷、斷裂,細胞核破壞,從而引起人類腫瘤細胞凋亡及死亡。由于奧沙利鉑為3代鉑類,其化學結構稍加改變,故其與DNA結合速率快10倍以上,且結合牢固、結合時間久、作用強度大。與5-Fu類聯合應用時,他們互補協同,破壞DNA和干擾DNA的合成,有更強的細胞毒作用;同時,奧沙利鉑比順鉑有更廣譜的抗癌活性,與順鉑無交叉耐藥。同時,其毒副反應相對較輕,胃腸道和腎臟毒性明顯低于順鉑,更容易為老年胃癌患者所接受。從本研究的結果也能看出,奧沙利鉑的療效好,毒副作用小,僅有較輕的神經毒性,這與很多研究一致〔2〕。
卡培他濱是一種口服的腫瘤內激活氟尿嘧啶類抗腫瘤藥,具有獨特的腫瘤內選擇性激活途徑,口服后被小腸黏膜以原形吸收,然后被肝臟及腫瘤細胞中的代謝酶轉化,最終轉化為氟尿嘧啶。由于卡培他濱本身與其前體物無明顯細胞毒作用,只有最后轉化成5-Fu才能起作用,故有一定選擇性作用。老年人的器官功能老化,代謝能力差,即使口服卡培他濱后不能代謝,也不能對人體造成太大的損害。卡培他濱在腫瘤內通過腫瘤組織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而發揮作用,而腫瘤組織中的TP濃度高于正常組織〔3〕。因此,卡培他濱轉化成5-Fu后在腫瘤組織中濃度明顯高于周圍正常組織及血漿〔2〕,明顯提高了腫瘤內的藥物濃度。同時,由于正常組織中的TP活性較低,可以明顯降低正常組織中的藥物濃度。這種導向治療作用既可以提高藥物的抗腫瘤作用,又減少了藥物的全身毒性作用〔4〕。另外一方面,卡培他濱是一種口服藥,服用非常方便,減少了輸液的痛苦。同時,卡培他濱作為5-Fu靜脈輸液的替代方案,使其在聯合化療中提供最佳的臨床作用。
近年,老年胃癌的大樣本隨機多中心臨床試驗也逐步證實,以奧沙利鉑及卡培他濱置換ECF方案中的順鉑和氟尿嘧啶,其有效性與安全性更佳〔5,6〕。因此,筆者認為晚期老年胃癌患者可以采用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
1 金懋林.最新胃癌化學治療方案〔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7-30.
2 Miwa M,Ura M,Nishida M,et al.Design of a novel oral fluoropyrimidine carbamate,capecitabine,which generates 5-fluorouracil selectively in tumours by enzymes concentrated in human liver and cancer tissue〔J〕.Eur JCancer,1998;34(8):1274-81.
3 Schüller J,Cassidy J,Dumont E,et al.Preferential activation of capecitabine in tumor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00;45(2):291-7.
4 Sumpter K,Harper-Wynne C,Cunningham D,etal.Reportof two protocol planned interim analyses in a randomised multicentre phaseⅢstudy comparing capecitabine with fluorouracil and oxaliplatin with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esophagogastric cancer receiving ECF〔J〕.Br J Cancer,2005;92(11):1976-83.
5 Liu G,Franssen E,Fitch M,et al.Patient preferences for oral versus intravenous palliative chemotherapy〔J〕.JClin Oncol,1997;15(1):110-5.
6 Kim DY,Kim JH,Lee SH,et al.Phase Ⅱ study of oxaliplatin,5-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in previously platinum-treated patients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Ann Oncol,2003;14(3):383.
R735
A
1005-9202(2012)12-263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94
1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
2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李 明(1977-),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惡性腫瘤臨床內科治療研究。
〔2011-11-10收稿 2012-01-15修回〕
(編輯 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