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原

進駐日本的中國軍人要求高壯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蘇、中、英等11個同盟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決定由美國全權統一辦理對日軍事占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時蘇、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國家,也應派軍隊對日本進行占領。
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國就已確定了單獨占領日本的方針。美國總統杜魯門說:“對日本的占領不能重蹈德國的覆轍。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劃分占領區?!彼€說,“不容俄國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
8月11日,美國斷然拒絕了蘇聯提出的由美蘇分任占領區總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國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被任命為占領日本的盟軍總司令。
隨后由中、美、英、蘇四國成立管制委員會,對日本實行管制。雖然四國都被稱為占領國家,實際上占領日本的是美國。英國所派軍隊不過3000人,而中國也只派了少量軍隊,二者都受美軍控制。美國對蘇聯很戒備,一開始就沒有邀請它派兵參加。
8月14日,杜魯門總統發布了《一般命令第一號》,劃分日軍向盟國的各受降區域。其中日本本土以及鄰近各島嶼、北緯38度以南的朝鮮、琉球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的日本軍隊,向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官投降。這樣美國在戰爭一結束就為自己完全控制日本創造了有利條件。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按照盟國商定的結果,盟軍總司令部設在東京,中、美、英開始準備分別派出武裝部隊進駐日本。
急于揚眉吐氣的中國國民黨政府表現還算積極,立即派出以朱世明(1892-1971,湖南湘鄉人,國民黨中將)為團長的“中國軍事代表團”率先赴日熟悉情況。8月28日,美軍先遣部隊也到達日本厚木機場。30日,麥克阿瑟乘“巴丹”號軍用飛機抵達日本。
10月,美國以公文形式致電中國政府,約請中國派一支5萬人的軍隊協助盟國占領日本,并希望由參加過印緬遠征作戰的孫立人統領的新一軍去。然而,當時蔣介石正指揮國民黨軍隊忙于搶占中國抗戰的勝利果實,已經把最精銳的新一軍派往東北,根本沒有太多的兵力派到國外,因此只想派出一支5000人的部隊象征性地去日本??墒敲绹辉僖笾袊辽僖汕惨粋€師。最后,蔣介石決定由曾在越南河內擔任接受日本投降任務的榮譽一師和榮譽二師合編成的67師前往。
進駐日本的中國軍人要求五官端正、身高1.70米以上、小學以上文化,連以上軍官還要進行交誼舞培訓。當時榮譽二師正在盧漢的指揮下執行北緯16度以北地區日本侵略者的受降任務,他接到國民政府的駐日占領任務后,立即把榮譽二師與榮譽一師整編成67師。榮譽二師系蔣介石嫡系部隊,師長戴堅,少將軍銜。該師建制完整,兵員充足,有精良的美式裝備,是當時較為理想的赴日部隊。
該師于1946年2月得到命令后,立即海運至上海江灣駐扎,等待坐飛機到日本。在此期間,該師進行了嚴格整訓,淘汰老、弱、矮、丑的官兵,并從其他部隊中選調五官端正、身高1.70米以上、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兵員進行補充。整訓待命期間,部隊特別進行了軍容儀表和國際交往禮節的課目訓練,連以上軍官甚至還進行吃西餐和跳交誼舞方面的訓練。
5月,中國駐日占領軍先遣人員、國民黨上校參謀廖季威同國民黨第67師師長戴堅等人從上海乘坐B—24重型轟炸機前往日本同美軍商談中國駐軍地點問題。到達后,根據協商,中國占領軍駐扎在日本愛知縣,必要時再擴大到三重縣和靜岡縣。
當時第67師編制為14500人,有步兵團3個、炮兵團1個、運輸團1個,此外還有戰車、工兵、通信等營各1個,駐扎日本后,將隸屬美國第八集團軍第一軍團指揮。從1946年5月開始,國民黨駐日本先遣人員在橫濱不斷與美軍聯系駐軍的編制、裝備以及車輛運輸等問題。
6月初,國民黨政府國防部發布命令:占領軍先遣隊正式進駐日本。出國之日,國內各新聞機構都做了大量的宣傳報道,《大公報》、《新聞報》、《中華時報》、《自由中國》等均熱情地報道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揚眉吐氣的歷史事件,有的報紙甚至將占領軍人員全部名單及軍銜廣為刊載。這些內容在日本也同時見報,造成很大的政治影響。
中國駐日代表團雖然受制于美國,但他們還是感受到了在日本國土上作為戰勝國所受到的尊敬。據當時跟蹤駐日軍事代表團報道的重慶《東南日報》記者趙浩生回憶,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其駐日軍事代表團的工作人員在日本享有各種特權。在神戶,工作人員下榻的神戶大廈是專門用來接待占領國人員的。從神戶到東京的火車也有占領國人員的專用車廂。到了東京,住進“外人記者俱樂部”,更是進入了特權階層。這些待遇都是日本平民乃至大部分官員們所無法享受的。
趙浩生回憶說,當時的日本,從東京到橫濱,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瓦礫。日本人個個衣衫襤褸,很少看到穿皮鞋的。即使在商業中心銀座和最擁擠的東京車站,也只是見到男男女女提著破皮包或布包低頭疾走,聽不見人聲笑語,只有一片沉重的木屐聲。他們在盟軍占領人員面前顯得低聲下氣,在街上一看到插著中、英、美、蘇四國旗幟的車輛就點頭哈腰,給人的感覺好像是真的無條件投降了。一些了解日本國民性的中國軍事代表團成員分析說,日本是個非常講究現實的國家,勝了,它就耀武揚威、作威作福;敗了,它便俯首稱臣。當時工作人員在日本看到的現象的確如此。
“占領軍”覆滅內戰戰場
美國雖然主動邀請中國派兵,但明知國民政府無足夠財力維持海外大規模駐軍,故意不給中國提供相應的幫助。1946年4月,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艾可伯格向陸軍部(前戰爭部)申訴,聲稱中國占領軍依賴第8集團軍的補給系統是不明智的,應該讓中國自己的補給體系來維持運作。為此,國民政府駐日代表團團長朱世明幾次與美方交涉,并多次利用輿論對美施壓,但麥克阿瑟與艾可伯格不為所動,他們抱怨美國國務院對中國占領軍的安排,已超越中國所能負擔的程度,駐日美軍只能給予有限、符合邏輯原則的支持。換言之,麥克阿瑟認為中國不必奢望美國慷慨解囊,必須自己尋求經費。
為解決經費與運輸的問題,1946年6月底,中國方面援引美國“租借法案”與美方談判,美國陸軍部才同意自1946年6月底至1949年6月底從美國援華經費中調撥中國駐日占領軍所需裝備和補給。經過談判,7月20日,中國駐日代表團朱世明中將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穆勒上將簽署了《中國駐日占領軍備忘錄》,進一步確立中國駐日占領軍有關運輸、地位、任務、權益,以及與各國占領軍之間的互動關系。
麥克阿瑟原本估計中國軍隊將于1946年8月底到達日本,但蔣介石一手挑起的內戰卻打破了原來的計劃。1946年6月,國民政府急電在上海待命的第67師,令其迅速過江,進攻蘇魯豫解放區。正在日本苦等第67師的朱世明還被蒙在鼓里,直到后來才知道情況,蔣介石向他保證:“國軍只要在魯南或江蘇泰興一得手,即可將第67師調回并按原計劃進駐日本?!?/p>
第67師到達蘇中后,歸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湯恩伯(7月中旬由李默庵擔任)指揮,其部隊被分解到第65師和第69師。1946年7月6日,湯恩伯發布進攻黃橋、姜堰、海安的命令,華中野戰軍在粟裕和譚震林的指揮下,經過一個半月的戰斗,一舉擊潰國民黨軍的進攻。其中,第67師在海安、如皋一帶遭華東野戰軍重創。8月28日,華中野戰軍致電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內容涉及第67師的傷亡情況。電報稱:我軍于26日在如皋西南地區殲滅第69師之99旅后,又于27日在上述地區殲滅由如皋來援之敵65師之187旅及79師一個團,第二次由如皋增援之一個團亦被殲一半。至此,原本用于對日軍事占領的第67師就這樣覆滅在內戰的戰場上。
可惜的是,作為戰勝國最重要體現的中國軍隊沒有進駐日本,這使得中國對日本的管制缺乏威懾力和強制力,也使得后來中國試圖限制日本并要求其徹底反思戰爭罪行的愿望沒有實現,而美國對日本軍國主義體制的改造也很不徹底,這些都給今天的世界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責任編輯/楚文)
(電子郵箱:zhouwenji03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