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胡又中 本報特約記者 周 禮
臺灣馬英九當局第一波人事調整正式就位后,第二波人事變動也拉開序幕,兩岸、“外交”與“國安”系統面臨重新洗牌。臺灣《中國時報》21日報道稱,臺灣駐美、駐日、駐加代表都納入調整名單,其中駐日代表馮寄臺5月接任“外交部長”呼聲很高。此外,臺“外交部”宣布,駐新加坡代表史亞平近期奉調返臺。由于之前風傳史亞平將被撤換,如今消息被證實,有關其遭撤換的原因頓時成為輿論焦點。
《自由時報》21日稱,外傳史亞平因在去年10月的僑社活動中“掛國旗唱國歌”,使得臺灣與新加坡的關系陷入風暴,新加坡全面關閉與臺代表處的溝通渠道,導致史亞平被迫離開。而臺“國安”系統則傳出,史亞平與新加坡政府互動“沖太快”,影響“臺新經濟伙伴協議”(ASTEP)談判進度,新方不滿她的行事風格,才使得她被調回。《中國時報》則援引消息人士的話指出,去年5月新加坡大選前后,史亞平公開與該國主要在野的工人黨人士接觸,甚至不避談工人黨議員陳碩茂的臺灣背景,嚴重激怒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唱國歌”事宜只是表面理由。報道還提到,今年初圣盧西亞新總理安東尼曾當著臺“外長”楊進添的面,要求撤換駐圣“大使”周臺竹,儼然另一起史亞平事件。
對此,臺“外交部”發言人21日表示,臺灣過去3年和新加坡完成多項協議,臺新高層交流相當頻繁、順利,關系友好,否認史亞平遭撤換的主因是她與新加坡政府交惡。此前,臺“外交部”稱史亞平回臺屬正常輪調。據《中國時報》21日報道,“外長”楊進添也出面強調,所謂“唱國歌”觸怒新方絕非事實,據他了解,史亞平也未接觸在野黨人士,外界不應妄加揣測。
據《自由時報》21日報道,民進黨“立委”李應元表示,臺灣與新加坡在“國安”、經貿關系或高層人士的私交上都很緊密,現在連在新加坡僑社活動“掛國旗”都被如此打壓,更證明馬當局的“一中各表”只是自欺欺人的幌子。這幾年來,大陸對臺灣的國際活動打壓更加嚴厲,只是都被馬當局掩蓋起來,近日曝光的新加坡“外交風暴”只是冰山一角。民進黨“立委”蔡煌瑯也宣稱,不相信因“掛國旗”或“唱國歌”事件造成臺新關系緊張,“外交部”應徹查。國民黨“立委”林郁方稱,臺灣可借機看清楚,對新加坡而言,崛起的中國大陸很重要,已很難用平等觀點看待臺海兩岸,因此臺灣對新加坡的情感投資也不用太大,因為新加坡對臺灣而言,重要性早不若以往。
《聯合晚報》評論稱,史亞平個人作風固然是工作推動不力的原因之一,但對于送上門來的臺新經濟合作協議,臺灣方面在談判過程也未盡全功,造成雙方關系頻生波瀾。文章聯系起美國牛肉事件總結說,國際經貿將成為馬英九第二任期的重大議題。▲
環球時報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