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土耳其、埃及特約特派記者 李玉東 黃培昭
22日,正在土耳其訪問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給中土關系帶去了極大的“利好消息”,雙方簽署了幾十個合作協議。“阿拉伯市場”網站當天評論稱,中土雙方簽署經貿合作的大單“令人羨慕無比”。
中土雙方于21日簽署了七項重要協議,涉及經濟、貿易、金融、投資、食品和基礎建設等諸多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領域的合作,中國央行與土耳其簽署了100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合同期是3年,屆時還可以延長,兩國間貿易由此將開始采取本幣結算。據悉,中國還可能會與土耳其簽訂核能合作協議,中國將會在土耳其投資興建核電廠,幫助土耳其和平利用核能等。此外,22日,中土兩國在經貿合作論壇上共簽署總額約為43億美元的各類協議。
美國《波士頓郵報》22日說,中國代表團在土耳其簽下43億美元的大單,意味著向安卡拉當局送去了和諧共贏的信號。“阿拉伯市場”網站也評論稱,中土雙方簽署的大單“令人羨慕無比”。
中國和土耳其,一個在亞洲的最東端,一個在亞洲最西頭與歐洲交匯的地方,雙方的合作連動非同尋常。除了這一地緣上的特殊意義外,兩國都是有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的強國,中國是亞洲乃至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土耳其的經濟增速也居中東地區第一。中國與土耳其 “強強聯合”,將產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和土耳其之間的貿易額將近188億美元,同比增長近25%,中國成為土耳其的第一大進口國和第三大貿易伙伴。
除貿易外,兩國在相互投資、工程承包等經濟領域的合作也初具規模。目前在土耳其投資的中資企業約有35家,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電信、電站等諸多領域。埃及經濟類報紙《今日世界報》在報道中說,兩國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表示,爭取使兩國貿易額在2015年達到500億美元、2020年爭取突破1000億美元。
不過,中土雖然經貿往來頻繁,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問題。在過去10年里,中土兩國的年經貿額已經上升到了240億美元,但是中國始終占據著出超的地位。為此土耳其政府多次強調希望看到兩國貿易實現平衡發展,尤其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中資到土耳其建立合資企業,擴大中國游客來土耳其旅游的數量。
對此,中東媒體評論說,好在除了傳統的合作領域,中土雙方在資金、技術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互補優勢,如果假以時日,貿易逆差現象可能會得到克制。
此外,制約中土兩國貿易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中國到土耳其申辦工作簽證以及居留許可手續過于繁雜。土耳其為保護國內勞動力市場,規定凡是外國人在土耳其投資,必須錄用相應的土耳其勞動力,因此中國公司很在土耳其取得工作許可。另外,土耳其商務簽證的停留期很短,對于因為投資項目要經常往返的中國投資者來說,非常不方便。據統計,2011年,首站前往土耳其的中國內地居民達6萬人次,土耳其來中國經商、旅游的人數近10萬人次。中國和土耳其都是人口大國,當前雙方人員往來數量相對于兩國人口數量來說卻顯得微乎其微。雙方在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方面還需做出更多努力。
安卡拉智庫學者瑟卡特·克拉格魯22日對美聯社表示,中土的貿易問題是個很大的問題,而這次中國的表現,則是讓土耳其看到,中國愿意來合作填補這個缺口。法新社22日也評論說,此次雙方簽署的貿易合作,令土耳其上下感到興奮,也讓土耳其商界看到彼此巨大的合作潛力。土耳其方面也給出積極回應,據悉,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已定于4月上旬訪問中國。▲
環球時報20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