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墨西哥特派記者 鄒志鵬
“要論扔垃圾之多,墨西哥城該寫進吉尼斯世界紀錄!”當地人這樣調侃墨西哥城的垃圾規模。此話不假,同為拉美地區的大都市,墨西哥城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就要比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整整多出3倍,因為嚴重污染環境,前不久關閉的西半球最大的垃圾場“博爾多-波尼安特”就在墨西哥城。但這個巨型垃圾場卻養活了一個大型貧民窟的上萬戶家庭。這里還曾出了一位有著“垃圾沙皇”稱號的傳奇人物古鐵雷斯·莫雷諾。他治下的垃圾王國規模龐大,但被管理得井然有序,《環球時報》記者在它關閉前曾特意前往采訪,得以一睹它的“風采”。
垃圾場守衛森嚴
“博爾多-波尼安特”占地近1000公頃,這是一個封閉式的大型垃圾場,穿過一扇守衛森嚴的大鐵門才能進入。進門后,眼前“宏大壯觀”的場景讓記者有一種莫名的震撼:一望無邊暗黑色的土地上鋪滿明暗相間的垃圾廢棄物,從腳底開始不斷向天邊延伸。“垃圾山”有的堆放時間過長發出了一陣陣濃烈得令人窒息的惡臭。按照垃圾傾倒填埋時間,這里大片的垃圾山體被劃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博爾多-波尼安特”最早被選定為垃圾場是在1982年,隨著垃圾的增多,垃圾場不斷向周邊延伸,如今足足容納了6700萬噸垃圾。有人做過比較,如果綜合考慮垃圾場的占地面積、垃圾堆積高度以及其生態毒性,“博爾多-波尼安特”屬世界第一,但要論及垃圾的傾倒規模,韓國一個巨型垃圾場每天接收1.5萬噸垃圾,超過這里的1.2萬噸。
拾荒者變成“垃圾沙皇”
這個垃圾場堆積如山的廢棄物養活了旁邊名為“尼薩”的大型貧民窟里的上萬戶家庭。據不完全統計,依靠這個大型垃圾場直接從事運輸和撿拾垃圾為生的人就超過2萬。“垃圾沙皇”古鐵雷斯·莫雷諾正是依靠“博爾多-波尼安特”發跡,從一個最底層的拾荒者搖身一變成為該國家喻戶曉的千萬富翁,而他建立的垃圾王國有1.5萬多個“弟兄”,甚至還有職業殺手。古鐵雷斯幾年前去世,他的兒子繼續掌控垃圾廢棄物的經營管理。
《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垃圾根據有機和無機廢棄物或稱干濕性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送往不同的廢棄物回收中心,例如純濕性垃圾就進入“有機廢棄物堆肥廠”,干性垃圾要送往大型分揀中心。記者在該中心看到一條現代化的流水線上,五六百名穿防護服、戴塑膠手套的分揀工人正在麻利地將垃圾堆中有價值的“硬貨”進行分類處理,篩選出的廢品將賣給不同的回收廠,剩余的廢棄物才會進入下一個“中轉站”,最終或進行衛生填埋封存,或高溫堆肥,或進行焚燒。
如今,在墨西哥城許多街區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清潔工人推著一輛小型垃圾車一邊敲鐵鐘,一邊高喊:“收垃圾嘍!”發達國家的游客不明白為什么墨西哥人拒不采用垃圾集裝箱,而既費時又費錢地“敲鐘收垃圾”。其實,他們不知道敲鐘收垃圾是十分賺錢的買賣,因為收垃圾的人除了賺取小費外,還能在第一時間分離出最有價值的“寶貝”。這些收垃圾的人也是垃圾王國的成員,他們也受“垃圾沙皇”的控制。
新的垃圾王國還會形成
“博爾多-波尼安特”的垃圾堆積規模日益龐大引發地表下陷并危及地下水源,政府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究關閉這一大型“污染源”,但這對于拾荒群體和垃圾分揀工人來說,無異于斷絕了生活來源。
在巨大爭議聲中,政府最終在去年年底強行關閉了這個垃圾場,政府表示將與分揀工人及利益團體談判解決其生計問題,例如現在已同意維持這里的分揀廠和堆肥廠繼續運作25年。
如今,墨西哥城原來的垃圾王國瓦解了,但大量的垃圾還會在其他地方形成新的垃圾王國,垃圾問題和隱患依然會長期存在。▲
環球時報201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