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新西蘭議會通過《版權(非法文件共享)修正法案》,使得原定于2010年10月1日施行的該法案,終于在2011年9月1日生效。
新西蘭“三振法案”的立法進程可謂困難重重。2008年,有關“三振法案”的相關法律本已通過議會審議,然而鑒于公眾的廣泛指責,新西蘭政府于2009年3月對其予以廢止。2010年2月23日,新西蘭政府推出《版權(非法文件共享)修正法案》,但最終在各方壓力下未能如期生效。此次通過的修正法案對原先的“三振法案”進行了修訂,主要包括:將先前侵權人無視三次警告后由地區法院責成網絡服務提供商暫停侵權人網絡連接,改為由版權法庭負責實施后續的懲罰舉措;將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定義明確為網絡地址提供商,將大學和圖書館排除在外。修訂后的“三振法案”的通知流程涵蓋了從偵測、警告到實施三個階段,到實施階段時,權利所有人可向版權特別法庭(一個由五個獨立專家組成的陪審團)提出裁決申請。特別法庭可對賬戶持有人處以最多1.5萬美元的罰金,或采取一種不太可行而且更為艱難的方式,即從2013年起將侵權者的互聯網賬戶吊銷六個月。
法國在2010年開始實施抑制網絡盜版的“三振法案”。截至2011年7月“三振法案”執法實施9個月以來,法國網絡著作傳播與權利保護高級公署(Hadopi)已經收到了1800萬份來自未經授權的文件共享版權作品權利人的報告,每份報告都確認了被下載的版權作品和下載了該作品的IP地址。 作為對這些報告的回復,Hadopi高級公署給法國網絡服務提供商(ISP)發出了多達一百萬條的請求,要求他們辨別那些與涉嫌侵權的IP地址有關的訂購者。ISP已經成功辨別了其中的90萬IP地址訂購者,Hadopi高級公署隨之發出了470,878份電子郵件,警告訂購者的網絡連接已經被用于非法下載。對那些在6個月期限內不采取任何措施阻止下載的IP地址訂購者,Hadopi會再次給他們發送掛號郵件,現已有20,598名訂購者收到了此郵件。Hadopi表示正在考慮是否對已收到了第3次警告的訂購者提起訴訟。法律訴訟可能導致1500歐元的罰款以及長達1月的斷網。英國、法國和新西蘭先后實行“三振法案”,企圖以此來抑制網絡盜版。但是該法案與許多的互聯網相關立法一樣,在訂立之初和執行之時都飽受爭議。
首先是執法難度問題,一些上網者可能利用一些技術手段或軟件輔助,例如代理服務器,規避ISP服務商對其真實IP地址的獲知;其次是執法成本問題,從新西蘭和法國的通知流程我們可以看出,執法成本相當高昂;再次是這個法案可能涉及到人權問題。2011年中,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以切斷互聯網連接為威脅的“三振法案”,例如英國的數字經濟法案(DEA)已經侵犯了基本人權。該份報告要求英國、法國等已經采取該措施的國家廢除這些法律。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強調了互聯網上信息自由流動的重要性,認為對這種自由只能存在非常有限的限制和例外,這是國際人權法的內在要求。這是表達自由這一基本人權的基本保障,而這一原則不應受到隨意的踐踏。即使是以侵犯知識產權作為理由,切斷用戶的互聯網連接也是一種不符合比例原則的措施,因而構成了對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的違反。
目前,美國還沒有打擊網絡盜版的“三振法案”。ISP服務商迫于壓力,推出了一套新的警示系統,一旦上網者下載受版權保護的知識產權作品,他們就會收到警告。雖然美國沒有“三振法案”,但它卻積極推動其他國家制定和實施這個法案。據維基解密報道,美國政府不僅給了新西蘭政府極大的壓力(可以幫助新西蘭政府來起草立法),而且提供近50萬新西蘭元的財務支持,幫助新西蘭唱片行業協會建立盜版舉報網站。(盧寶鋒 )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強調了互聯網上信息自由流動的重要性,認為對這種自由只能存在非常有限的限制和例外,這是國際人權法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