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天
《財務管理實務》課程實踐教學的目的是體現教育教學改革方向,引導創新,實踐化理論內容,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學生在學習了基本理論知識,形成財務管理知識架構后,通過完成練習、討論、調研、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小組作業、軟件實訓、對抗演練和崗位實習等任務來提高分析和解決財務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其進入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及財務管理等相關工作奠定必備的技能基礎。
1.能運用財務管理知識做簡單的籌資決策、投資決策、流動資產管理決策和股利政策決策。能做簡單的財務預算和財務分析。
2.從滿足當前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出發,學生能掌握會計管理崗位基本技能,實現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3.培養學生應用財務管理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創造力。
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塑造學生愛崗敬業和服務大眾的工作理念;吃苦耐勞、嚴謹認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團結協作和勇于創新的工作精神,達到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目的。
《財務管理實務》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設計的主要思路是:課程內容按企業資金運動流程設計為七個項目和若干子任務,每個項目均由理論教學、能力培養和專項實訓三部分內容組成,另外還有一項企業經營認知的綜合實訓,使得學生能及時通過操作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以108課時,6學分為例,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占53課時,其具體內容設計及課時分配如下表所示:
課程結束后,可通過專業實習讓學生在真實的崗位上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財務管理實務》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中使用的實踐教學方法有:討論教學、社會調查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大作業、軟件操作教學、ERP沙盤對抗教學和崗位實習等。
1.討論教學
討論教學是教師根據項目教學內容指定話題,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查閱文獻資料、媒體資料和專家意見,進行小組討論,結合自己的體會認識,形成小組意見,并制作演示文件,由學生做現場報告,隨后和其他同學互動、發起討論。在從話題提出到形成統一意見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主動性和創造力,合作活動還提升了學生的協同、表達溝通和判斷能力。在方案設計中,籌資方式介紹,企業資本結構優化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分析等實訓項目都用了這個方法。該方法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也常常使用。
2.社會調查教學
社會調查教學是先由教師擬定調查題目,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1—2周內,利用課余時間,到企事業等相關單位進行社會調查,或發放調查問卷,并利用網絡查找資料,分析問題,找出解決方案,形成調研報告。通過調查,學生對問題有了直觀認識,用理論去分析實踐,在實踐中磨合理論。
3.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通過剖析最新的財務案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加深理論的深度和廣度。學生們同樣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在課前收集資料、小組討論、制作演示文件、現場演講并點評。案例教學直觀形象、貼近生活、時代感強、現場效果好。在方案設計中,有企業財務管理案例分析、流動資產管理案例分析等,在理論教學中也應多采用小案例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施中,案例要真實、豐富,具有時代性,和理論內容要緊密結合。
4.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通過虛擬企業主體,組織機構和管理崗位,讓學生以不同管理人員的身份對一些決策問題進行模擬分析和決策。在情景教學過程中,抽象的決策內容被形象化、具體化,崗位職責明晰,學生代入感強烈,易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完成對某一系列知識點的認知和掌握。在方案中安排了籌資方案決策和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決策兩項專項實訓項目,幫助學生能順利掌握相關知識點。
5.大作業
大作業是對某些操作性強的理論內容以小組集體作業的形式安排,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項目(主要是一些報表的填制),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習、熟悉和掌握相關知識。在方案設計中,有為企業編制財務預算表、解讀公司財務分析報告等兩項大作業,這兩個知識點內容龐大、步驟繁多、指標復雜,但可操作性強,學生光靠聽和看,很難達到真正掌握方法的目的,因此采用小組大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們邊學邊做,在動手的過程中來消化理論,同時也減少理論學習的枯燥性。
6.軟件操作教學
軟件操作教學是指利用軟件來輔助財務管理教學。軟件的運用大大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也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變被動為主動。在方案設計中,在投資決策部分安排了模擬炒股實訓項目,學生通過模擬炒股軟件,以個人為單位,實時模擬基本的證券投資理財活動,從而在實際的決策活動中積累經驗,對理論的運用形成自己的體會。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市場上一些專門開發的財務管理實訓軟件來進行實訓教學,優化實訓教學路徑。
7.ERP沙盤對抗教學
在整個實踐教學環節設計方案中,課時最多,創新性最強的是綜合實訓項目,即ERP沙盤對抗教學——企業經營認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代表一個模擬企業,組員分別模擬CEO、財務總監、營銷經理、生產經理和采購經理等管理角色,教學內容是利用市場上主流的企業管理經營模擬軟件仿真企業運營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引導學生參與戰略規劃、資金籌集、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物資采購、生產組織、設備投資與改造、財務核算與管理等企業經營的關鍵環節,通過模擬企業6到8年會計年度的經營活動來爭奪市場、組織生產、積累財富,以實現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團隊為勝者,整個教學活動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讓學生通過“做”去全面感知企業的經營活動流程,模擬企業經營決策,讓理論融入實踐,并再從實踐形成理論。
8.崗位實習
在課程結束后,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安排,或學生自主要求,組織學生實地到企業、事業單位、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百貨市場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崗位實習。通過實踐操作的強化訓練,讓學生用較少的時間深化理論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每項實訓任務均要求學生對某個特定情景項目作分析,從分析中尋找任務完成的步驟、技術、技能和方法,且重點強調訓練學生對技術、技能和方法的運用,從而使得學生具備完成該任務的能力。
案例教學和ERP沙盤對抗教學是課程教學方法設計方案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實訓項目。案例教學從個案入手,漸進展開、推進,使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教學內容,從對財務問題的感性理解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
實踐教學環節無論是形式、內容還是實施,都是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放手操作,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在實訓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從制訂計劃、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項目、制作演示文稿、形成報告到最終的交流評價,都由學生自己主導完成,從而體現了在做中學的原則,這符合人的技能與能力的形成規律。其中,學生是主動實踐者,老師是指導者、幫助者。
總之,《財務管理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應緊緊圍繞財務管理內容要求、崗位要求、企業需要、學生需求來安排設計,強調過程操作和技能訓練,重視能力培養,最終實現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