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本報特約記者 丁良恒
從本月17日開始,歐盟相關管理機構的“一聲令下”,被歐盟列入“黑名單”的伊朗中央銀行和數十家伊朗銀行,將被全球最大的電子銀行系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切斷與全球銀行系統的聯系,一些伊朗財務公司也將被從全球信息傳送系統中“除名”。“美國之音”稱,在阻斷伊朗核計劃的資金鏈問題上,西方世界又邁出“堅實一步”。
彭博社稱,這將使遭制裁的伊朗銀行更加孤立于國際金融系統之外,伊朗石油產業將因此“遭殃”。美國還對仍與伊朗有石油交易的印度發出警告,威脅要對印度進行制裁。為了平抑國際油價,美國總統奧巴馬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已商定動用石油戰略儲備。
但“自身難保”的伊朗還向敘利亞拋出“救命稻草”。英國《每日電訊報》16日稱,伊朗與敘利亞共同出臺一項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雙方將共同修建連接兩國的公路、鐵路,將共同開辟航空運輸線路,甚至將建設兩國的電網等,但連接兩國的相關基礎設施需要借用伊拉克部分領土作為“走廊”。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稱,伊朗外長薩利希還威脅以色列:“以色列如果真的打起仗來,連一個星期都堅持不了。”他說,如果以色列不聽勸告執意動武,它離自己的末日也就不遠了。▲
環球時報201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