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紅,王開貞
(濱州職業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前提條件和保障基礎,特色專業是辦學特色的基礎和核心,是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進行特色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在新形勢下求得生存和獲得持續競爭力與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手段。通過特色專業建設,致力于培育自己的專業亮點和專業優勢,以專業的亮點、優勢打造學校品牌,提升學校辦學實力,推進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建設起到示范和帶頭作用。特色專業建設目標的定位表明,特色專業建設關鍵是要打造出一個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本文結合我院開展國家骨干校重點建設專業和山東省特色建設專業的建設工作和高水平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作如下相關方面的粗淺闡述。
教育部明確提出特色專業建設的內容及要求,即通過開展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改革教學實踐等方面建設,整體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支持特色院校和特色專業做優做強,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整體提升[2]。我省為主動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滿足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對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提出“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切入點,遴選建設一批具有明顯專業優勢和較高社會聲譽的特色專業”[3]。顯然,要在特色專業建設中實施和完成其建設內容及要求,打造和培育高水平的專業教學團隊是關鍵的因素,其在特色專業建設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地位,并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特色專業教學團隊的水平決定專業和學校的教學質量,代表著專業和學校的學術水平,其所具有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決定著學校的競爭力。提升學校競爭力就要充分發揮特色專業的優勢,瞄準行業需求前沿,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先為,有所后為”的特色化發展戰略,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高水平專業教學團隊。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建設的綱領性教學文件,它的制訂是一項嚴謹的工作,涉及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專業的定位、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體系、教學要求、實驗實訓設施配備及頂崗實習等內容。制訂好具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專業教學團隊的知識結構、素質能力和道德行為密切相關。教學團隊水平的高低決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科學合理程度。勇于創新,熟悉行業發展趨勢,并具有先進的高職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團隊,能夠在深入專業調研的基礎上,對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趨勢作出科學的預測和判斷,并聯合產業、行業和用人部門共同合作研究,制訂出與生產實踐、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
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融入行業標準、優化教學內容、加強資源建設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學內容要充分反映相關產業和領域的發展前沿,同時始終保持職業性、先進性和實踐性,融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
教學團隊成員作為教學內容的規定者和實施者,要能根據行業標準和職業標準,科學制訂課程標準,優化知識模塊,精選教學內容,并及時把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引入教學內容中,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崗位技術的革新和進展情況;同時還要求專兼職教師合作編寫和使用工學結合的優秀教材,教材要突出課程的優勢和特色,以推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要做好這些工作,不但需要教師具有先進的職教理念、嫻熟的實踐技能、豐富的教學經驗并且熟悉行業發展趨勢,而且需要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由此可見,沒有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就沒有先進性和科學性的教學內容,而人才培養質量就更無從談起。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把工學結合作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深化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建立“校中廠”、“廠中校”,實施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試行多學期、分段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模式[4];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進一步提出,要求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學校的教學過程和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5]。這些都對教師的能力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僅僅靠教師個體的能力與水平是無法實現的,因此,需要高職院校打造一支理念先進的高水平專業教學團隊。
改革實踐教學,推進專業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將學校的教學過程和企業的生產過程緊密結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系統設計、實施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建立“校中廠”、“廠中校”等形式的實踐教學基地,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建立和完善學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等,都是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教師與其教學團隊在改革實踐教學,推進人才培養和生產實踐結合的教學中,肩負著策劃協調和指導的重任。
建設特色專業,培育高水平的教學團隊需從激勵教學團隊的內在活力和打造良好發展平臺兩方面著手,從而充分發揮教師及其教學團隊的智慧和潛能,保進教學團隊的水平不斷提高。我院在實施特色專業建設和培育高水平教學團隊方面進行了如下的探索實踐。
特色專業教師是特色專業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提高特色專業師資培訓效果、創新培養機制是關鍵。其中,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是重要環節。
制訂完善教師行業企業研修鍛煉管理考核辦法,建立教師企業研修鍛煉工作站15個,每學期選派不低于20%比例的專業教師進站研修鍛煉,實施專業教師行業企業研修鍛煉工程。修訂《專業技術職務量化賦分辦法》,把是否具有連續6個月行業企業工作經歷,作為教師晉升專業技術職務一票否決的依據。
完善激勵機制,實施專業教師服務行業企業工程。把教師參與行業企業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社會服務等納入職稱量化賦分指標體系,對其主持(或主要參與)應用技術研究的成果被行業企業應用,且效益良好的教師予以獎勵。
實施專業教師培訓工程和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及測評工作,每年對教師進行兩次培訓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待崗培訓,直至合格為止。修訂專業教師引進辦法,建立專業教師準入制度。
通過兩年的實踐,我院教師的雙師素質明顯提升,技能教學能力明顯增強,雙師教師比例由65%上升到80%。
在特色專業建設過程中,領軍人物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專業帶頭人選拔培養工作也至關重要。高職院校特色專業教學團隊帶頭人是團隊的核心和靈魂,因此,應在本行業的技術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具有企業技術服務或技術研發經歷,教學成果突出,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管理和領導能力;教學團隊帶頭人通過有效的團隊管理,應能形成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能及時跟蹤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準確把握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的方向,保持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的領先水平。
我院根據實際,修訂完善了《專業帶頭人選拔管理暫行辦法》,通過派送專業帶頭人專業帶頭人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會議、企業實踐研修鍛煉、出國培訓進修、教科研項目、專業建設及核心課程開發等,以拓寬其視野,提高其在行業企業的影響力,增強其專業總體規劃及資源整合能力。
規范兼職教師的聘任與管理,制訂《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暫行辦法》,聘用行業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進一步提高兼職教師課時費;逐步提高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時的比例;開展兼職教師培訓:一是組織開展兼職教師崗前培訓工作;二是把兼職教師納入職業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訓與考核;三是定期組織兼職教師座談、經驗交流、研討和聯誼活動等,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鼓勵其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四是選派優秀兼職教師參加國家、省級業務培訓,使兼職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短時間內有了很大的提升。與企業緊密合作,探索實踐了專兼教師“AB 角制”、“一對一聯系制度”、“個人發展誘導機制”,初步構建了“校企互通、雙向流動”的兼職教師建設機制。我院兼職教師資源庫在庫教師已達到700 余人,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時比例超過了45%。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特色專業需要高水平教學團隊做支撐,人才成長需要環境。學校對特色專業無論在經費投入還是在政策層面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傾斜,對特色專業教師也給予了政策上的扶持,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和生活上的關心,營造了一個身心愉悅、寬松和諧的工作氛圍,極大凝集了教學團隊成員的向心力,并且充分有效地調動了其開展團隊建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使教師在團隊中達到實現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目標,使教學團隊的綜合水平得以不斷提升。
至今,我院共建成國家精品課程3 門,省級精品課程25門,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主體專業2個,其中有2個專業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建設項目。2011年,我院建設企業工作站15 家,有103名教師到行業企業研修鍛煉6個月以上,有121人參加國家級師資培訓;選派各級干部80人參加了國際、國內各類培訓和考察交流,豐富了知識結構,開闊了干部眼界,有效提升了干部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本年度,我院學生參加全國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多項,參加全省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5項、二等獎多項,且獲獎層次和數量創歷史新高。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8%,2011年的正式就業率為80.37%,簽約率為46.86%,創我院歷史最好成績,且畢業生質量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1]教育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意見[EB/OL].www.moe.edu.cn,2007-01-26.
[2]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EB/OL].www.gov.cn,2010-07-26.
[3]關于實施山東省高等學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EB/OL].www.sdedu.gov.cn,2011-09-30.
[4]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2006-11-16.
[5]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201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