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丹
(四川中醫藥高等??茖W校藥學與檢驗系,四川 綿陽 621000)
結合從教感受和實習就業單位的反饋,筆者總結出以下4項檢驗專業學生在學習中應加強的意識教育。
檢驗科是醫院內較為特殊的醫療技術科室,承擔著全院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標本的檢測和檢驗。這些標本具有較大的傳染性,一是標本的采集和檢測測試不當將威脅到檢驗工作人員本人的健康,二是標本及相關醫療廢物的處理不當將威脅到醫院的公共衛生安全。所以,檢驗專業學生在學習中應加強培養衛生安全意識。
(1)加強衛生安全的意識培養,在實習前的《衛生法規》等課程中,針對性的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消毒技術規范》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從法制和規定層面上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醫源性感染的潛在威脅,樹立衛生安全意識。(2)強化學生的個人衛生觀念,教導學生在檢驗工作崗位上要有良好的衛生清潔習慣,加強無菌觀念,如參照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的“七步吸收法”堅持勤洗手[1],將個人的和科室的電話、門把手、水龍頭、試驗臺和工作服等妥善使用和管理,嚴格清洗和消毒,避免出現交叉感染。(3)參考臨床檢驗操作規程,規范學生的操作流程。有文獻指出,在檢驗人員的工作中,針刺傷發生率為11.63%。除此之外,在檢驗工作中,常常使用到的吸管、滴管、試管、玻片、培養皿等玻璃制品在很容易將檢驗人員劃傷,劃傷后感染傳染病的幾率很高。所以,要使學生在在校學習和實訓中嚴格參考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在檢驗工作中,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包括一次性手套甚至乳膠手套),從而降低因為職業暴露引起的感染風險。在檢驗過程中,從采血或接收標本、標本的離心、標本的保存和處理都要嚴格遵守安全規定制度,安全地進行檢驗操作并出具檢驗報告單。(4)著眼公共衛生安全,做好醫療廢物嚴格分類和正確處理。檢驗工作中處理的大量患者標本以及檢驗過程中使用過的大量一次性用品(如試管、離心管、滴頭、酶標板等)需要進行妥善的處理,否則極易發生醫院感染,引發公共衛生安全危機。在學生實習就業前,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醫用廢物,參照感染性、病理性、化學性、損傷性和藥物性規定對醫用廢物進行分類[3],統一由醫院相應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的消毒或銷毀處理,杜絕因醫療廢物的隨意處理而引發的醫院感染。
檢驗科室作為醫院工作中的重要醫療技術科室,日常工作中需要和不同病例、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地理區域等的患者交流。因此,分析患者心理表現、關心患者心理需求、為患者竭誠服務是檢驗專業人才需要具備的意識之一。2010年,山東省某醫院對門診檢驗患者選取200例進行心理狀況測查,結果顯示,檢驗患者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有一定的恐怖心理,對醫生尤其是年輕醫生存在著懷疑和不信任。同時,患者存在著有關自尊、溝通和康復的心理需求,這些都可能影響到檢驗過程中標本的順利采集。因此,教師應教導學生在檢驗工作中樹立服務患者意識,樹立人文關懷理念,學習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包括一些必要的心理疏導方法。對患者要重視心理關懷,在標本采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適時、適度的心理撫慰與關懷,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醫患關系,以提高檢驗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4]。
檢驗科室與醫院的其他科室有著密切的聯系,檢驗科室中的項目開展、儀器使用和檢驗結果的精確程度直接關系著臨床醫生對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因此,加強檢驗科室工作人員和臨床醫生、護士等的交流協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推行臨床路徑之后,對檢驗工作人員更是帶來了極大的挑戰[5]。因此,教師應教導檢驗專業學生要具有臨床協作意識,在實習和就業單位要團結科室同志,發揮檢驗科室的多功能作用,主動積極的定期到相關科室征求意見和建議,并運用收集到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和改進工作;對于臨床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要求,應及時學習開展新的檢驗項目[6];而檢驗科室在引進新儀器、設備和新檢驗項目前,要認真聽取臨床科室的意見,充分論證儀器和所開展項目的實用性和可行性[7]。只有這樣充分的以多種形式加強與臨床科室的交流協作,才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檢驗科室工作,提高檢驗服務質量,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針對我校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實習和就業時分布于不同條件的檢驗部門,年齡多在18~22歲間,不能順應檢驗醫學的快速發展,所以,教師應教導我校檢驗專業學生樹立長遠的職業規劃意識,以便在檢驗專業的臨床實踐中取得更大的成績。具體在實習就業前的教育中,就將臨床檢驗師對于不同學歷層次人員的報考條件的規定,報考科目的要求等告知學生,使他們在學習上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他們實習就業后通過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方式提高學歷,加強自身的業務素質;同時,鼓勵學生在去往單位后要與臨床科室加強交流,以創新思維尋求合作,開展條件達到的科研項目,成就全面發展的檢驗工作人員。
[1]吳敏解.加強檢驗科管理控制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119.
[2]徐昌君,姜春嫻.醫務人員刺傷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7):789-791.
[3]邵永生,馬淑慧,王域平,等.加強檢驗科醫院感染規范化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117-118.
[4]江玉中.門診檢驗患者心理狀態調查與分析[J].中華民康醫學,2011,21(4):489-493.
[5]趙秋劍,薛海鯨.推行臨床路徑對檢驗人員帶來的挑戰[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4):294-295.
[6]張欽春,陳志華.試論如何提高檢驗服務質量[J].中國社區醫師,2011(3):241.
[7]陳善昌.淺談檢驗科室與臨床科室溝通的重要性[J].醫學信息,2011,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