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敘利亞特派記者 李逸達 ●曲恒 柳玉鵬
敘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19日凌晨在大馬士革爆發激戰,雙方動用機槍、火箭彈等重型武器,互有傷亡。沖突地馬扎區屬大馬士革重點安保區域之一,有多名敘利亞軍政要員的居所,是軍事情報機構和外國使館的集中地。?;饠敌r后,聯合國特使安南的特派小組飛抵大馬士革,敘政治分析家奧馬爾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反對派不希望政治解決,此時對敏感目標發動進攻,是想向外界表明政府無力控制局面。美國多家媒體19日言及“對敘動武難”,敘反對派上周末的分裂重組再度成為其無能佐證,敘利亞人對戰事長期化已有心理準備。
《環球時報》記者和居住于馬扎區的鄰居們一樣,徹夜未眠。激烈交火從18日近午夜持續到第二日天明,間有爆炸的巨響。半年來大馬士革東北部和城郊激戰不斷,但在諸如馬扎區的心臟地帶,如此大規模交火還是首次。路透社19日援引目擊者的話稱,雙方動用大量重型武器,交火中安全部隊封鎖數條街道,連片街區陷入黑暗。19日清晨,馬扎區行人極少,但封鎖解除,秩序恢復,隨處可見持槍安全人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敘利亞安全官員19日告訴記者,交火緣于十幾名武裝分子用RPG火箭彈等武器攻擊馬扎區一處政府情報機構,激戰中雙方互有傷亡。但也有消息稱,此次激戰系敘安全部隊主動采取行動,清剿躲藏在馬扎區的武裝分子。據敘利亞國家電視臺19日報道,在首都大馬士革的暴力沖突中,3名“恐怖分子”和1名安全部隊士兵死亡,另有數名武裝分子被捕。法新社援引敘人權觀察組織成員拉赫曼的消息稱,至少有18名安全部隊士兵在交火中受重傷。
上周末,敘北部最大城市阿勒頗繼大馬士革之后再遭爆炸襲擊,英國廣播公司19日稱,爆炸造成3死數十傷。俄新網稱,敘兩大城市接連發生爆炸證實,由逃兵和雇傭兵組成的“敘利亞自由軍”在一些地區戰敗后開始采取恐怖手段。俄《生意人報》19日分析稱,爆炸事件對西方國家不利,他們支持的武裝分子的行為已與“基地”等恐怖組織沒有區別。
19日正值北約空襲利比亞一周年,美國《時代》周刊等媒體做對比分析,紛紛得出“軍事干預敘利亞”風險太大的結論。美國最新一期《新共和國》雜志刊發《奧巴馬的外交政策》作者之一奧漢隆的文章,論述美國對敘軍事干預的若干選項都很難走通,好的結果是“風險大回報小”,最糟的是“步入危局,難以脫身”?!稌r代》周刊分析稱,敘利亞的巴沙爾既不像卡扎菲那樣搖擺不定和歇斯底里,也不姑息手軟。即便是在敘利亞的宿敵以色列,許多人也對以推翻巴沙爾為目的的外部軍事干預猶豫不決,希伯來大學敘利亞問題專家毛茨指出,就算敘利亞有個“魔鬼政權”,巴沙爾至少是個相對熟悉、理性的魔鬼,改朝換代必將令大量危險的武器流失,對以色列威脅更大。
俄羅斯國際研究所專家波波娃19日的論述有點過于樂觀:在不受外部干涉的情況下舉行選舉選出新總統,是敘利亞的出路?!董h球時報》記者接觸的敘利亞人不愿言及內戰,但對亂局長期化已有心理準備。
國際紅十字會組織19日呼吁敘兩派每天?;饍尚r,供國際援助通行,且“莫斯科對此釋放支持信號”。
《洛杉磯時報》認為,美俄恐怕最終都不會直接插手,任由沙特和伊朗在敘利亞大玩代理人戰爭。
奧漢隆也說,對西方來說,“最不壞的選擇”或許是“悄悄給反對派提供一些武器,讓他們雖無力消滅巴沙爾,但也不會被巴沙爾消滅”,同時“通過外交和經濟施壓,瓦解巴沙爾權力核心”,這些計劃“比貿然進行軍事干預好得多”?!?/p>
環球時報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