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一鳴 本報特約記者 甄 翔
“對于在阿富汗屠殺16名村民的美國士兵羅伯特·貝爾斯來說,他的噩夢并非只是卷入了伊拉克和阿富汗這兩場讓他厭惡的戰爭,還有一場空前的房地產災難。”這是美國媒體給他找到的最新“殺人理由”。
據彭博社20日報道,在美國房地產市場充斥著泡沫的時候,貝爾斯的妻子卡莉林當時擔任華盛頓互惠銀行(該銀行2008年倒閉)的項目經理,她像當時的許多美國人一樣,認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1999年,尚未結婚的卡莉林在華盛頓州奧伯恩以低息貸款購買了第一套住房。2005年,卡莉林和貝爾斯結婚后,他們把奧伯恩的房子租了出去,并在2006年購買了位于華盛頓州塔普斯湖的第二套房產,并再次進行了貸款重組,以8%的低利率申請了兩筆貸款。后來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2009年,貝爾斯夫婦還不起貸款,銀行要把他們的第一套住房拍賣,但后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取消了拍賣。
2006年10月,貝爾斯夫婦對貸款進行重整時,他們擁有的兩套房產總價值為50.625萬美元。然而,今天這兩套房產的總價值僅為35.81萬美元,比之前縮水了29%。由于房貸壓力巨大,卡莉林在貝爾斯行兇前三天聯系過當地房地產經紀人,想以低價賣掉他們的第二套房產。但后來因為發生了貝爾斯行兇案,被迫中止出售。華盛頓房產解決公司創始人伊斯特恩表示,這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故事,許多金融機構借款時明明知道借貸方不可能還款,但還是給他們貸款,然后再把這些貸款作為金融衍生品出售牟利,結果引爆了次貸危機。
佛羅里達州律師馬修·魏德納分析說:“對于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的美國士兵來說,這種資金上的痛苦會與戰場上的創傷交織在一起,但軍方領導層沒有意識到金融壓力造成的損害會導致和增加士兵在戰斗中的壓力。”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20日報道,貝爾斯在當兵前的1996年至2000年,曾在俄亥俄州的一家證券公司擔任股票經紀人。他與幾名合作伙伴曾在2000年5月被控金融欺詐,向俄亥俄州一對老年夫婦出售風險過高的投資產品,騙走了他們一輩子的積蓄,后來在2003年被判罰款140多萬美元。不過,2003年,貝爾斯早已開始了軍旅生涯。因此,仲裁小組審理此案時,他并沒有露面,事后也沒有繳納任何罰款,金融監管部門最后中止了他的證券業從業資格。▲
環球時報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