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前,我的帆布畫有幸參加紐約女性藝術家作品展。更幸運的是,當一名藝術家退出展覽時,好朋友把我的名字卡門·埃雷拉掛了出來。我的5幅作品被收藏家看中,全部買走。當時我89歲了,終于人生第一次賣出自己的畫。整整幾天,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我全職畫畫的時間已有60年之久。過去幾十年,我的作品偶爾參加展覽,得到好評,但從未受到收藏家的青睞。我沒有追逐時髦去畫一些比較流行的作品。如果我有進取心,那么我的命運可能就會是另一番情景。很可惜,繪畫對我來說就是一切。知名度和金錢從未困擾過我。
1939年,我在故鄉古巴遇到未來的丈夫杰西。當時我正學習建筑,并嘗試做一些雕刻。但嫁給杰西后,我和他搬到紐約,加入一家藝術聯盟接受培訓。不過,里面教授的內容過于學術,而我想表達的是另外一種東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我和丈夫在巴黎住了幾年。在塞納河畔的書報攤,我無意中發現歐洲每兩年就要舉辦一次抽象派藝術家作品展覽。我翻開一本書的目錄,立刻被眼前的作品深深吸引。我發覺這就是我要走的路。我要改變對畫畫的理解和看法,并將以前被灌輸的思想完全拋棄。雖然突然轉變藝術追求是件十分困難的事,但也是一次有趣的奮斗歷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漸漸找到自己的靈感。
丈夫是為數不多的能理解我的人。可憐的男人,我給他的人生造成諸多不便。為了有個足夠大的畫室,我們不得不搬到房價便宜但治安不好的街區。我們沒有孩子。每天清晨杰西去上班,我就抓緊時間做家務,然后投入到繪畫中。通常一提筆我便忘記了時間。很多才華橫溢的人最終退出藝術圈,因為他們實在擔負不起這樣的代價。從這點來說,我很幸運。杰西去世后,我依然沒放棄事業。我沒有其他選擇。我的作品必須要得到表達。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
幾年前第一次賣出畫后,我的名氣大增。買畫的人越來越多。如今,我的作品遍及全球。我常常想,這么多年來默默無聞反倒是件好事。因為世俗的喧囂不會干擾我對藝術的錘煉。所以我沒有遺憾,沒有抱怨。如今,作品對我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重要。我的健康狀況大不如前,但是一旦專注精神投入到繪畫中,所有的疼痛和不適都會消失。
2009年,94歲的我從明尼阿波利斯市利渥克藝術中心主任手中領取了一個藝術基金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隨后聲名大振,被眾多報刊采訪。2009年12月20日出版的《紐約時報》以《94歲大紅的女畫家》為題報道了我的藝術歷程。我不用通過制造爆炸性新聞就登上《紐約時報》的封面。世界終于給了我一個公正的評價,雖然我等了94年。▲
環球時報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