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 梅映新 高水華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武漢 430064)
隨著我國南極探索的發(fā)展,越來越多柴油發(fā)電機組在此極端環(huán)境下,作為工作人員的動力應用、照明,取暖等生活保障的必備電源。其中,柴油機在高原寒冷地區(qū)的使用特性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氣壓力的下降,溫度的極限下降,柴油機的啟動條件極其苛刻。本文研究了多種在南極高海拔低溫環(huán)境啟動措施及實施,以確保能順利地啟動柴油機。
海拔高度: 4087 m
年平均溫度: -58.4℃
夏季:平均溫度: -36.5℃
最高溫度: -25.5℃
最低溫度: -46.5℃
氣壓:57660Pa
冬季:極端溫度: -90℃
電源:無外部電源
(1)缺氧的影響
南極海拔4087 m地區(qū)空氣中的氧含量很低,導致柴油不能完全充分燃燒,啟動時燃燒動力不足。
(2)氣壓不足的影響
南極海拔4087 m地區(qū)空氣中大氣壓力僅有57660Pa,比標準大氣壓低多了,
(3)外界溫度的影響
南極寒冷環(huán)境下,柴油機不容易發(fā)動,由于機體溫度過低,散熱快,柴油機啟動時曲軸轉速低,加之吸入的空氣溫度過低,造成壓縮行程終了時汽缸內溫度和壓力過低,一方面達不到燃油的自燃發(fā)火溫度,另一面燃油的霧化不好,都導致柴油不易爆發(fā)燃燒,啟動時燃燒動力不穩(wěn)定,也不足。一般柴油機要求壓縮后汽缸內溫度達到400℃以上,最低不能低于350℃。
(4)潤滑油的影響
潤滑油的粘度在低溫下大大增加,甚至凝固,使發(fā)動機啟動轉動扭矩阻力增大,啟動所需要的功率也增大,導致達不到使發(fā)動機啟動所需的最低轉速(一般在100 rpm以上)。
(5)啟動電池的影響
南極低溫環(huán)境會使蓄電池的容量和端電壓下降。由于蓄電池的最佳工作溫度在10~40℃范圍,溫度降低時,電解液黏度增大,電阻增加。隔板的電阻主要由它的滲透性決定, 在溫度降低時,隔板孔隙縮小,滲透速度降低,電解液通過困難,電阻增大。蓄電池的內阻增大, 因此會使端電壓隨溫度的降低而下降,由于電解液黏度大,離子擴散的速度降低,電化學反應減慢,滲入極板內層就困難, 放電時極板內層的活性物質不能被充分利用,實際的輸出容量減小。一般情況下, 溫度降低1℃, 緩慢放電時, 容量約減小1%,迅速放電時約減小2%。可見低溫對蓄電池的容量和端電壓有很大影響,直接關系到啟動機的啟動轉矩,影響柴油機的啟動轉速。
當氣溫在-10°C以下時,柴油機冷啟動就有一定困難;當氣溫降至-40°C以下時,不采取一些低溫啟動措施,則根本無法啟動。柴油機在南極低溫啟動的必要條件如下:
柴油機的啟動轉速一般大于100 r/min,其低溫啟動主要受啟動阻力的影響,啟動時曲軸的旋轉阻力包括:汽缸內壓縮空氣的反作用力、運動部位的慣性力、各摩擦處的摩擦阻力等。
柴油機的壓縮比很高,一般通用機型的壓縮比為14~22左右。壓縮沖程完成時,燃燒室內混合氣的壓力應有3~5 MPa。
壓縮沖程完成時,汽缸內的混合氣應具備足夠的溫度。一般柴油機要求壓縮沖程王城時,汽缸內的溫度應達到400°C以上。
必須有足夠多的空氣進入汽缸,應使壓縮空氣中含氧氣濃度足夠,汽缸內形成混合氣后才可充分燃燒。
此類蓄電池優(yōu)點:采用單元卷繞技術,其極板之間的間隙非常小;采用固態(tài)酸,且能被玻璃纖維網所吸附;結構緊密,極板面積遠高于普通平板式蓄電池的面積;低溫時,無液態(tài)酸冰凍現象,可在-40°C南極環(huán)境條件下正常工作;冷啟動功率、充電速度等指標比普通蓄電池具有明顯優(yōu)勢。
在南極使用低溫型蓄電池時,應采取一些技術措施,保證蓄電池低溫條件下具有保溫措施且具有足夠的電流輸出,從而提高柴油機低溫啟動性能,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
對蓄電池進行保溫方法之一:是制作一個適當的特制保溫箱。
箱內填裝保溫材料,將蓄電池穩(wěn)固地置放于箱中,這樣可降低放電功率,增加蓄電池的蓄電能力。
對蓄電池進行保溫方法之二:蓄電池自保溫加熱方式。
由于南極使用條件中,沒有外部電源,可使用非啟動用蓄電池對啟動蓄電池加熱,有效保持啟動蓄電池的溫度,保障其啟動時的溫度環(huán)境與放電能力。
這類機油低溫時黏度小,啟動時各摩擦處潤滑好,啟動阻力小。單級機油使用溫度范圍較窄,多級機油可以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工作,一般可選黏度等級“長城”0 W/30 CF-4機油[1]。在南極地區(qū),還應使用專門的抗凍機油。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柴油機冷卻液盡量采用質量可靠的防凍液,防凍液的冰點應比環(huán)境最低溫度-36.5℃低5°C左右。
機組啟動之前,現場內陸站的暖風設備預熱室內環(huán)境至-35-0℃之間。
柴油發(fā)電機組單機是置于保溫箱內,并做好固定,可整體起吊,箱壁內置保溫材料。保溫箱箱內分割為空間1、空間2。空間1內放置柴油發(fā)電機組單機1臺;獨立油箱1套;啟動和加熱電源蓄電池柜;低壓控制箱各1套,啟動前暖風加熱器加熱升高空間1溫度到達-35- 0℃之間。空間2為觀察機組運行狀況和為空間1提供空氣交換通道使用,同時采用各種先進的進氣、換氣、保溫綜合技術等。
發(fā)電機組采用低溫免維護起動電池。
電池組分為2套:一套非啟動用電池組在啟動前供燃油加熱器,機油加熱器、電池自保溫的加熱等,另一套為機組啟動電池組,單塊為75 Ah,12VDC的低溫型電池在啟動時,放電電流為600 A,單塊電池電壓在1 s內由13 V瞬間降到8 V。所以使用4塊蓄電池串并聯,組成DC24 V的電池組,在極低溫度下,由于此免維護蓄電池自身高倍率的放電特點,可保證在啟動瞬間提供超強的電流給啟動發(fā)達,以達到較高啟動率的效果。
采用雙馬達結構啟動方法,即在發(fā)動機盤車或者備用馬達接口增加一組啟動馬達,可提高馬達的扭矩,從而提高發(fā)動機飛輪的扭矩,增強發(fā)動機啟動的輸入動力,保障了發(fā)動機四沖程的運行,提高啟動效率。
室內設置一個1000 L日用油箱,裝有油閥,通過管路連接到3臺發(fā)電機組的獨立油箱(同時其他管路到鍋爐),此時燃油加熱器加熱獨立油箱中燃油,燃油經過帶加熱裝置的濾清器,多種加熱方式并行保證燃油的可靠霧化燃燒。
為確保機組低溫時迅速啟動,首次啟動時可采用-40號軍用柴油和航空煤油混合供油,降低燃燒點,啟動成功后轉供航空煤油或柴油連續(xù)運行。
這是近幾年新采用的低溫輔助啟動方式,這種低溫啟動方式是通過燃油加熱器。附帶的水泵將發(fā)動機機體內的冷卻液抽出,通過燃油加熱器將其加熱后再循環(huán)至發(fā)動機機體內,以此加熱發(fā)動機,達到低溫條件下啟動發(fā)動機的目的。
這種低溫啟動方式的整個加熱過程需30-40 min,能將發(fā)動機機體溫度加熱到0-50℃左右,此時發(fā)動機的機油也得以加熱,機油的粘度降低,發(fā)動機在低溫條件下的潤滑條件改善,使發(fā)動機順利啟動。這種低溫啟動方式優(yōu)點明顯,使發(fā)動機在低溫寒冷條件下的啟動性能大大提高。
這種裝置由蓄電池供電,啟動前接通電源10~30 s使螺旋式電阻器發(fā)熱,來加熱進入汽缸的空氣,提高柴油機在壓縮完成時汽缸內的氣體溫度。
由于南極大氣壓力低,氧氣稀薄,因此更需要增加渦輪增壓器,它能通過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來增加氧氣量,從而提高燃燒做功能力,提高啟動動力。
由于南極海拔高,氣壓低,氧氣稀薄,發(fā)動機燃燒爆發(fā)壓力低,適當提前噴油提前角,可以使燃油在活塞距離到達壓縮止點最近時點燃,此時燃燒爆發(fā)壓力最大,推動活塞做功效果最好,能提高發(fā)動機啟動動力[2]。
該電阻器可加熱油底殼的機油,降低機油黏度,減小啟動阻力。應用此種方法時,應控制加熱時間,避免因加熱時間過長,機油溫度過高,而導致機油老化變質。
火焰預熱裝置由電子控制器、電磁閥、溫度傳感器、火焰預熱塞(安裝在進氣管內)、燃油管及導線組成。該裝置的最低工作溫度為-40°,其工作過程是:啟動前接通火焰預熱塞,十幾秒鐘后,火焰預熱塞被加熱到900°C(該溫度足以點燃柴油)接通啟動機,電磁閥自動打開油路,輸油泵泵出柴油,通過燃油管經電磁閥向火焰預熱塞供油,進行火焰預熱啟動。
此方法是在啟動前,向柴油機進氣歧管中噴入一定比例的低溫啟動液。低溫啟動液中的乙醚燃點低,在3.25 MPa壓力下乙醚的燃點僅為57°C左右,所以柴油機不須達到最低啟動轉速的要求,就能點火啟動。實踐證明,使用低溫啟動液,可以保證柴油機在氣溫為-45°C時迅速啟動。
在低溫啟動時,啟動機連續(xù)帶動柴油機轉動一般不能超過10 s;
連續(xù)3次啟動,啟動間隔15 s,還不能點火時,應暫停2~3 min后再啟動。若再啟動2~3次仍不能點火時,則應檢查油路管道中有無空氣或堵塞,以及空氣濾清器是否堵塞。若一直不停地啟動,會使蓄電池過度放電,將造成極板老化。
為達到最佳啟動效果,前述幾種啟動方法往往同時使用。但是低溫啟動液輔助啟動與進氣火焰預熱、低溫啟動液輔助啟動與進氣螺旋電阻加熱不能同時使用,否則火焰將點燃啟動液混合氣而發(fā)生爆炸,引起嚴重后果。
啟動液的成分主要是乙醚,易揮發(fā),使發(fā)動機低溫順利啟動,有效防止因天氣寒冷潮濕或氣缸壓力不足而過多損耗電瓶、馬達及點火開關。在嚴寒低溫下可以縮短發(fā)動機啟動間,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壞處是噴入量不宜過多,否則會造成敲缸,工作粗暴損壞活塞環(huán)。不準將低溫啟動液加入油箱中,以免產生氣阻。
采用外置強制循環(huán)式燃油加熱器時,不能使用汽油作燃料,應根據機器使用的環(huán)境溫度,選用適當牌號的輕柴油(或煤油)。當與柴油機使用相同牌號柴油時,應保證在使用環(huán)境溫度下,柴油不結冰、不結蠟,防止供油回路堵塞。
柴油機啟動后的最初一段時間內,切忌加大油門高速運轉或帶較大負荷運行,否則極易造成拉缸、燒軸、抱瓦等事故。
柴油機啟動后,應怠速運轉5~10 min,然后逐漸運轉“暖機”。當冷卻液的溫度達到60°C以上時,檢查儀表板上的機油壓力、水溫,以及指示燈是否正常,特別是機油壓力應在0.15~0.50 MPa范圍內。在柴油機沒有任何異響、正常運轉的情況下,逐漸增加負荷進行作業(yè)。
一般冷啟動時,排氣管會冒一陣白煙,隨著柴油機溫度的升高,白煙應逐漸消失。
噴油提前角過大,燃燒開始得太早,氣缸壓力升高率過大,柴油機噪聲增大,工作粗暴;反之,噴油提前角過小,燃燒滯后并延伸到膨脹過程中進行,柴油機燃燒效率下降,未燃碳氫化合物(HC)與煙度增加。
武漢712所根據南極考察隊的要求,設計開發(fā)了南極發(fā)電機組GS150D,此機組柴油機用道依茨BF8L513C機型,在此基礎上應用了多種高海拔低溫啟動方法,最終確保發(fā)動機的順利啟動;并帶動負載運行的特殊功能,大大地拓寬了我所柴油發(fā)電機組應用市場。
該機組從設計、采購、試驗僅僅歷時3個月,其中南極高海拔低溫啟動為關鍵技術之一。在應用中,從加熱、預熱到啟動,只需要按動按鈕,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啟動可靠性高。機組在-36.5℃時,經30 min預熱后一次啟動成功率90%,并在10 min內帶動規(guī)定負載。可驗證上述措施,方法可靠性高,應用價值高,完全解決了南極高海拔柴油機低溫啟動問題。
[1]戴輔民, 孫樹仁. 東風柴油機的低溫啟動性能與低溫用發(fā)動機油.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 140-145.
[2]商海昆, 內燃機, 重慶:機械工業(yè)第三設計研究院內燃機雜志社. 2009,(1)
[3]吳昊旻等, 噴油壓力優(yōu)化調整的探討, 農機使用與維修,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