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濤,田 瓊,楊梅英,李 銳,胡延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100191)
微觀經濟分析課中的研究型教學模式探討①
鄭海濤,田 瓊,楊梅英,李 銳,胡延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100191)
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學院研究生教學體系的核心專業課。本文通過“微觀經濟分析”課程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前提下微觀經濟學這門專業基礎課進行研究型教學的可行思路。
研究型教學;教學模式;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分析課是國內外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研究生教學大綱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專業基礎課,是向學生傳授經濟學觀點,培養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研究型教學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是創建研究型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解決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較多與課內學時較少矛盾的一種可行方法。
羅正祥(2006)、趙洪(2006)、劉寶存(2004)、白福臣,尹萌(2009)等人深入論述了研究型教學的相關理論與實踐。這為本課題組在微觀經濟分析課中實踐研究型教學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于歆杰、陸文娟和王樹民(2005)等還探討了在專業基礎課中如何開展研究型教學,葉滿城(2009)等探討了探究式教學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這為本課題組在微觀經濟分析課中提供了相關的實踐案例。
根據研究型大學和上述研究型教學的要求、微觀經濟分析課的特點,本課程組認為在本門課程中開展研究型教學,需要堅持下列教學理念:第一,堅持“素質教育、經濟教育、創新教育”緊密結合,加強基礎,強化經濟學概念,激發創新精神;第二,堅持專題研究教學模式,將科學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養融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從事課題研究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第三堅持“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經濟問題的綜合能力;第四,堅持“課內課外”相結合,課內教學啟發、引導,課外學習提倡研究;第五,堅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的第一理念,將教學與研究有機融合。___
這里的“微觀經濟分析”課程是針對經濟類和管理類碩士研究生開設的學位必修課。基于上述教學理念,作者在微觀經濟分析的研究型教學中進行了深入探索。
微觀經濟分析方法已成為經濟管理類研究領域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其中許多重要的核心概念(比如均衡博弈、帕累托有效等)已成為經濟管理學科通用的基礎,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的研究生都需要基于這些核心概念、利用這些方法開展研究工作。微觀經濟分析的特點是研究分支較多,內涵豐富,采用模塊和專題組織教學內容可以突出重要的研究領域,也利于更好地針對模塊分配教師資源。因此,本課程組在研究型教學過程中,強調課程內容的開放性,使之與研究生的研究興趣相結合。而開放性的一個體現就是實施模塊化和專題化教學,因為它要求學生在教室給定的專題類別內,依自己的興趣自行選擇具體的課程項目展開研究。
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入學的要求,多數研究生要么在本科階段學習過微觀經濟學,要么通過考研也已自學了初中級微觀經濟理論,因此研究生的微觀經濟課程需要在本科、研究生入學基礎上更深入分析,把側重點由主要概念的介紹拓展到研究方法的探討上。這也需要依學生興趣開展模塊化、專題化教學。傳統的以教材為主的教學模式在知識體系的開放性、前瞻性方面都有局限性。采用模塊化和專題化研究的教學模式,可以將該領域的前沿研究和傳統教學體系相結合,提出問題,并從多角度、多方位學習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相互協作,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與學相互促進的活動。
因此,本課程組將微觀經濟分析分為4個模塊,包括廠商理論與消費者理論;博弈論;市場結構理論和信息與激勵理論等,這4個模塊各包括3~4個專題。以博弈論模塊為例,它包括了重復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等3個專題,在教學過程中,按照這3個專題組織教學內容。對每個專題,本課程組按照授課、閱讀與評述、研討等3個過程進行。其中,授課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礎。這樣安排的原因有兩條:一方面,這是由這門課的性質決定的,它是一門專業基礎課,需要講授這門課的知識體系及其內在聯系;另一方面,教學對象——研究生存在個體差異,特別是入學前的基礎和專業方向的不同,若直接進行相關閱讀和研討,易導致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研究生的不同專業、研究興趣,并結合當前的研究熱點,選擇高質量的有代表性的學術論文給研究生閱讀,并要求他們分成小組,圍繞這些論文,結合小組的研究興趣,確定一個主題,查找相關的學術文獻,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形成研究綜述,并在這個研究方向上給出小組的進一步研究建議或者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鼓勵小組在今后的研究中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每個專題的閱讀與評述環節。對于研討環節,它是在第二個環節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前一環節的成果,并交由教師與同學討論,這樣,可進一步擴展同學們的知識面,交流思想,形成更多的創新思路,從而形成互相學習的局面。
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啟發、引導學生思維,需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以啟發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研究興趣。對于經典的教學內容,本課程組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若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知識點被發現的過程,則能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創新性思維環境。因此,本課程組力圖在每個專題都為學生創造一種研究的氛圍,即突出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共同研究如何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新的矛盾和問題,從而發現與創造新的知識。本課程組主要采用提問式、推論式、參與式、案例式等多種方式來進行啟發式教學。
提問式,就是當講述某一經濟原理時,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提問式教學,首先要善于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可以是多方面的,可從身邊生活中或實際經濟現象中提出問題,也可從現有問題引申提出新的問題。以市場結構理論模塊為例,可針對中國通訊市場,要求學生討論各個通訊公司的價格策略是什么?然后,再與學生共同分析與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加深對它們的理解。推論式教學是由學生以前知道或學過的已知理論推導出與之相關聯的其他理論,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分析解決一些基本問題,并形成相關的基本理論。以博弈論模塊為例,當講授重復博弈專題時,可從囚徒困境的2個納什均衡解出發,講解2個囚徒如何破解困境,走向雙贏的局面。就參與式、案例式教學來說,前面提到的閱讀與評述、研討環節等就是這種教學模式。另外,在博弈論模塊中,為了讓同學理解整個博弈過程,本課程組還專門設計了博弈游戲,并給予相應的收益函數,讓同學在游戲中體驗博弈。在市場結構理論中,常討論中國很多行業的寡頭壟斷行為,比如石油、通訊等行業。
為保障研究型教學的順利實施,本課程組成立了由2位教授、2位副教授和1位講師組成的課程建設團隊,每位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并從事與本課程有關的研究工作,是國內本領域的活躍學者。然后按照4個模塊分配教師,每個模塊分配2名教師,體現中、青搭配。還將180位研究生按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等3個學科分成了3個班,一方面為了縮減班級規模,另一方面為不同專業實習區別化教學,特別是閱讀、評述、研討環節。
在教學組織方面,采用“授課+研討課+案例課或游戲課”的組織形式,其中,研討課是以閱讀、評述為基礎,圍繞一個專題進行組織、討論,案例課或游戲課是不同模塊在理論應用課或實踐課上的不同形式,目的是鍛煉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在教學平臺方面,除了課堂外,本課程組還建立了網絡教學平臺,約定了答疑或討論時間,共享學院各實驗室。這些課外平臺保障了學生在課外的閱讀與研究資源。
[1]羅正祥.對推進研究型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高等教育,2006(13):44-45.
[2]趙 洪.研究性教學與大學教學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3]劉寶存.美國研究型大學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J].中國高教研究,2004(10):61-62.
[4]白福臣,尹 萌.研究型教學模式及其推廣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6):66-68.
[5]于歆杰,陸文娟,王樹民.專業基礎課中的研究型教學[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18-121.
[6]葉滿城.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2009,25(1):48-52.
(責任編校 晏小敏)
G42
A
1674-5884(2012)06-0088-02
2012-04-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研究生精品課程(微觀經濟理論)建設項目
鄭海濤(1978-),男,湖北宜昌人,副教授,主要從事經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