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嚴圣禾
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顯示,在截至2010年度的5年里,日本在海外的基礎設施中標金額幾乎沒有變化,而中韓兩國則擴大了幾乎4倍。由于人工費高昂和日元升值等不利因素,日本在基礎設施出口方面開始落后于中韓。日本政府正在研究各種挽回劣勢的方案。
《日本經濟新聞》5日說,根據經濟產業省的調查,2010年度日本在海外的基礎設施中標金額為233億美元,與5年前的256億美元基本持平。而韓國2010年的中標金額為645億美元,是5年前的4.1倍。中國2005年的海外基礎設施中標金額與日本相當,但在之后5年中擴大了4.5倍,把日本遠遠甩在身后。就中東地區的基礎設施市場來看,2003年日本的占有率還排在第3位,但到2010年已退至第6位。反之韓國則從第5位躍升至第2位。在非洲市場上更是如此,中國排在第1位,而日本僅排在第11位。
日本在海外基礎設施市場上不敵中韓兩國的主要原因是人力成本過高以及日元升值。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調查,中國上海工程師的月薪只有日本橫濱的14%,韓國的工資水平也不足日本的40%。有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只要人工費便宜的中國企業一參加招標,日本企業就會馬上退出。而近年來日元持續升值也給日本基礎設施出口套上沉重枷鎖。還有分析認為,日本與各國簽署經濟合作協定(EPA)過慢也是它在海外基礎設施市場上競爭力低下的原因。
日本民主黨政權在2010年制定的新經濟增長戰略中將促進基礎設施出口作為一項重要政策。日本政府曾積極向多個新興國家推銷本國核電站和新干線等重大基礎設施。但日元匯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上“3·11”大地震和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日本基礎設施出口沒有明顯起色。日本經濟產業省5日開會研究如何提高日本基礎設施出口競爭力。日本打算通過在當地采購通用零件等降低在海外基礎設施施工的成本。日本2月還決定對總規模達1萬億日元的10個海外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財政支持。▲
環球時報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