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磊,馬國忠
(1.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黑龍江省氣象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黑龍江省2009年春季第一場透雨的大氣環流和水汽特征分析
金 磊1,馬國忠2
(1.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黑龍江省氣象臺,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2009年4月20-22日黑龍江省出現了一次大范圍的降水過程,是2009年春季的第一場透雨,本文通過對此次降水的大氣環流和水汽特征進行分析,得出江淮氣旋是這次降水的主要影響系統,氣旋的移動路徑以及其發展過程的不同階段對應的降雨位置有明顯的不同;低渦前部寬廣的西南氣流引導氣旋向東北方向移動,并攜帶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為降水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春季透雨;江淮氣旋;水汽通量
黑龍江省是春旱的多發區,近50 a以來,西部發生春旱的概率在 50%~80%[1],近十幾年來,西部旱區的干旱頻率明顯增加,春旱、夏旱或春夏連旱幾乎年年發生。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旱情給農業帶來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及時預測春季第一場透雨時間至關重要。另外,如遇上降水較多的春季,還將會出現春澇,對農業的影響也很大,特別是黑龍江省的四月份,氣溫開始回升,多降濕雪,有時還會出現冰凌或伴隨大風,對農業設施、道路交通甚至人員安全都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在旱澇的實時監測業務中,也必須了解透雨的來臨時間以及透雨天氣預報的質量。目前國內研究比較多的是春季降水的時空特征以及春季降水量異常的大氣環流特征[2-9]。本文根據省氣象臺制定的春季第一場透雨標準[10],選取2009年春季第一場透雨過程,從大氣環流和水汽方面進行分析,以此來了解此次透雨過程發生的前期環流特征和影響系統。
本文采用的是1988年黑龍江省氣象臺制定的春季透雨標準。春季降雨中若首次降雨滿足全省有15站24 h降雨量>10 mm,其中7站>15 mm或15站24 h降雨量≥10 mm,其中2站>25 mm或7站雨量>15 mm,其中2站>20 mm或3站雨量>30 mm,且影響較大,即可視為春季首次透雨。
2009年4月20-22日黑龍江省出現大范圍降水,此次降水過程從20日08時開始,主要降水時段為21日05時-22日05時,24 h全省有26個站降水量>10 mm,降水量>25 mm的有5個站。主要降水時段的降水中心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大興安嶺地區及黑河無降水。這次大范圍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黑龍江省南部及三江平原的春季旱情。
4月19日20時200 hPa貝加爾湖低槽南端南伸越過30°N,槽前有寬廣的西南氣流,槽后冷空氣南下侵入高空低槽,有利于槽的加深發展。19日20時700 hPa冷槽已加強閉合成為江淮氣旋,溫度槽落后于高度槽,形成一個斜壓結構,且高空槽落后于低層,高低空形成一個后傾形勢,這有利于高層冷空氣源源不斷地向低層輸送,使得低槽系統不斷加強從而閉合成渦。此時高空暖平流不斷增強,地面倒槽進一步發展并在槽中有暖鋒鋒生。在高層低槽前西南氣流的引導下,江淮氣旋沿500 hPa西南氣流向東偏北方向移動。
20日08時氣旋中心位于山東半島,20時低渦越過渤海灣并且進一步加強,出現了3條閉合線,溫度槽依然落后于高度槽,貝加爾湖冷空氣不斷侵入低渦南部,渦東北部則伸出一低槽影響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區,在低槽附近出現降水。
21日08時渦中心位于吉林東部,在低渦北部偏東風氣流中出現了大范圍的降水。20時,氣旋已發展到成熟階段,溫度槽非常接近低渦中心,低渦中心東北部有明顯的偏北風與東南風的切變。
20日20時在黑龍江省南部有一個明顯的氣旋,氣旋南部的西南氣流和西部的西北冷平流提供了低渦維持和發展的動力及熱力條件,低渦東部東南氣流從海上輸送大量水汽。低渦東西兩側有明顯的急流區,而在低渦中心是一個風速的極小值區,黑龍江省出現較大降水的區域正是在偏南急流區與偏東風平流的交匯處。隨著氣旋向東北方向移動,21日08時急流區位于低渦的北部和南部,北部是東南風極大值區,南部是偏北風極大值區,降水主要發生在東南風急流區。
分析氣旋移動過程中水汽通量的演變,可以清楚地看到江淮氣旋的生成階段,高空槽前有寬廣的西南暖濕氣流,水汽豐沛,20日20時氣旋入海后有一個強烈地發展,西南暖濕氣流與海上東南氣流合并,在20~48°N有一條明顯的水汽輸送帶,在這條輸送帶上出現了三個水汽輻合區。21日08時,這條水汽輸送帶分裂,影響黑龍江省的水汽主要來自兩個區域,一個是西南氣流從渤海灣攜帶水汽向北輸送,另一個東南氣流從日本海攜帶水汽向西北方向輸送。21日20時水汽則更多的是來源于氣旋自身。
(1)黑龍江省2009年春季第一場透雨的主要影響系統是江淮氣旋。
(2)準確預報氣旋移動的路徑是做好預報降水的前提。
(3)降水過程中西南氣流攜帶的水汽為降水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條件。
[1]黑龍江省氣象災害大典,黑龍江省氣候中心,2005.
[2]納麗,沈躍琴,丁永紅,等.寧夏春季首場透雨出現日期及環流背景分析[J].干旱區研究,2007,24(3):344-348.
[3]高留喜,安興琴,劉秦玉,等.500hPa環流變化與山東春季降水異常[J].氣象科學,2004,24(4):440-447.
[4]陸日宇.與華北地區春季降水量異常關聯的大氣環流異常[J].氣候與環境研究,2001,6(4):400-408.
[5]王振華,錢錦霞,王雁,等.山西省春季降水異常時空特征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6,24(5):213-217.
[6]楊素英,孫鳳華,陳巖.近45 a東北地區春季降水異常的氣候特征[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5,28(2):197-204.
[7]葉燕華,郭江勇,王風.黃土高原春季降水的氣候特征分析[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4,22(1):11-17.
[8]任宏利,張培群,李維京,等.中國西北東部地區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輸送特征[J].氣象學報,2004,62(3):365-374.
[9]王澄海,王式功,楊德保,等.西北春季降水的基本和異常特征[J].蘭州大學學報,2001,37(3):104-111.
[10]黑龍江省天氣預報經驗和方法.黑龍江省氣象局,1988,12.
P458.1+21
A
1002-252X(2012)02-0013-02
2012-2-1
金磊(1982-),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大慶石油學院,本科生,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