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焦先生,最近經常感覺睪丸有牽拉疼痛,還伴腹股溝部不適等癥狀,在社區醫院診斷為精索靜脈曲張,接診醫生說需要做個小手術。焦先生一聽說要手術,就有些不放心,轉到市醫院請專家再看看。專家檢查后認為,焦先生的精索靜脈曲張屬于輕度,不應出現如此頻繁的疼痛。仔細詢問病史,焦先生說有時還伴有大腿內側疼痛,特別是久坐或長時間走路時疼痛加劇。于是讓他做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焦先生腰部1~2椎間盤突出,推斷睪丸疼痛是由此引起。
在大多數情況下,睪丸疼痛的原因與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有關,如睪丸炎、睪丸外傷、附睪炎、精索靜脈曲張、前列腺增生等。但有少數睪丸疼痛是泌尿生殖系統外的疾病造成的,如腰椎間盤突出癥、疝氣等。焦先生同時患有精索靜脈曲張,若不仔細詢問,很容易將睪丸疼痛歸為男科疾病。
不少人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的表現是腰痛、小腿麻、坐骨神經疼等,其實這些是低位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而像焦先生這樣的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指腰1~腰3椎間盤突出),臨床表現復雜,壓迫膀胱和生殖系統,就會出現睪丸疼痛、腹股溝部不適、大腿內側疼痛等。骨科經常碰到誤診后過來治療的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有些病人也拍過CT,但未能發現。建議做核磁共振,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準確率要高于CT。輕、中度的腰椎間盤病突出可采取保守治療方法,重度的要手術治療,特別是引起脊髓受壓的需盡早手術。
如今腰椎間盤突出的年輕患者逐年增多,這與腰部外傷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防治腰椎間盤突出癥,要注意坐姿端正,保持腰部伸展挺直狀態;后腰處可放一靠墊,起到腰直立的作用。坐下時膝蓋成90度角,若發現椅子太高,最好在下面放一個腳墊。坐一個小時后要起身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平時多進行運動,以鍛煉腰肌。患者急性發作期盡量臥床休息,避免提重物,注意腰間保暖,可佩戴醫院定制的護腰帶,睡硬板床(需墊幾層棉絮),等,以防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