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房越來越高,天空卻越來越小;道路越來越寬,車速卻越來越慢;高速運轉的社會裹脅著你疲憊的身軀向前狂癲……”這是網友寫在貼吧上的幾句抱怨,無奈中透著點兒辛酸,讓奔波于都市生活而身體亞健康的人們感慨萬千。
是啊,在你我陶醉在越建越高的樓房所帶來的更高更遠的視覺空間時,當你我享受著越來越奢華美觀、堅固實用的室內裝修帶來的舒適愜意的生活感受時,建筑材料中的有毒物質和放射物質正悄悄地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的天空正被慢慢遮蓋、縮小。
許多高樓居民會互相傾訴:在室內時常感到頭痛、胸悶、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不振、厭食等,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往往誘發疾病或病情加重;而走出屋外或開窗換氣后,這些不適感則逐漸減輕和消失。
醫學家們形象地將這種癥狀稱為“樓房綜合征”“密閉建筑物綜合征”。
研究表明,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油漆、涂料、塑料、瓷器和瀝青等,大多含有數量不等的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有毒物質,如聚氯乙烯、聚乙烯、鉛、石棉、甲醛、酚等。這些物質可以通過人體呼吸道和皮膚接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降低人體免疫力,引起各種疾病。室內放射性氣體氡,在肺癌致癌因素中僅次于吸煙。它來自建筑材料中微量鈾的放射性衰變,可通過墻壁溢入室內。如果室內通風不良,氡及其子體的濃度逐漸增高,易誘發肺癌。
現代建筑住房越建越高,而且日趨封閉式或半封閉式,人們在室內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是許多老年人,更是很少走下高樓。由于換氣條件的限制,室內的空氣越來越污濁。煤炭爐、煤油爐、液化器具、吸煙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使室內的氧含量減少,于是引發各種疾病。
還有研究表明,人們住的樓房越高,對人的健康長壽影響就越大。研究認為,這與人離地氣較遠有關。
教你幾招遠離“樓房綜合征”
1.慎選材:裝修時選用含放射性元素少的材料,控制建筑材料中放射性物質的散發;建房時最好不用花崗巖石,盡量選擇煤渣摻入少的磚。
2.巧密封:對新建的住宅樓居室密封,可在室內裱糊1~2層墻紙或塑料,既可美化房間,又可有效阻止墻壁中的氡向室內溢出。
3.晾三月:最好在樓房建成裝修后,開窗通風3個月以上,讓有害有毒物質盡量散發出去后,再喬遷新居。
4.常通風:美國國家職工安全和衛生研究所通過對100例“高樓綜合征”的調查研究發現,其中一半與通風系統不良有關。因此新建樓房一定要加強空氣對流,嚴格按照有關室內通風規定標準設計施工,特別是廚房,應安裝排氣扇等通風設施,使室內、樓內有毒氣體能及時排出。冬春季應定時開窗通風(一般上午宜在8~10時,有霧天氣應等霧散之后開窗;下午宜在4~6時),每次不少于20分鐘。
5.接地氣:較長時間呆在室內的人們,特別是老年人,應多走下高樓,到室外活動鍛煉,多接觸地氣,每天至少應在1小時以上。遇到風雨雪霧等天氣而不便下樓時,可在室內鍛煉,以提高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