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范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靈活采用扣詞重讀、結構停頓、角色模擬、上下對比等方法,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范讀;方法
范讀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功之一。能準確、鮮明、生動地表達文章內容和思想感情的范讀,不僅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范讀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扣詞重讀法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些詞語在一個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中有著特殊的作用。于是,緊扣這些詞語重讀的方法,叫扣詞重讀法。如課文《一夜的工作》,除了構思別致、選材典型、語言質樸等特點外,在數量詞的運用上也獨具匠心。文中“一夜”(工作時間長),“一尺”來厚的文件(工作量大),“一句一句”地審閱(工作態度仔細認真),及“兩杯”“一小碟”(生活簡樸)等數量詞,對表達中心思想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在范讀時,教師應將這些詞讀成重音,并用很自然的語調將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詞語跟句子中的其他詞語區別開來,使周恩來總理鞠躬盡瘁為人民服務的高大形象更深刻地印在學生的心中。
二、結構停頓法
有些課文脈絡很清晰,內部結構、層次較分明,教師應在先把握住課文的結構層次,弄清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及每一部分與整篇文章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范讀,如有意識地在層與層之間作稍長的停頓,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桂林山水》這篇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抒情短文就具備上述特色,內部結構關系是總寫—分寫—總寫,重點又在分寫部分。分寫部分先寫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再寫桂林山的特點:奇、秀、險。《桂林山水》內容看似繁雜,實則脈胳十分清楚。根據課文特色,教師在范讀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結構停頓法,幫助學生學會分析課文,提高其閱讀能力,為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角色模擬法
有些課文,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有聲有色,神態、動作描寫得栩栩如生。范讀課文時,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表情、語氣等,進而準確、生動地表達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糶米》一課中,舊氈帽朋友和米行先生有許多對話,雙方說話的語氣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這是由他們各自的階層、身份所決定的。范讀時,當舊氈帽朋友“氣也不透一口,就來到柜臺面前占卜他們的命運時”,應采用焦急、關注的語氣讀,表達他們急不可待的心情。當舊氈帽朋友得知米價大跌時,采用驚訝的語氣讀,表達他們凄苦、心酸的心理。當舊氈帽朋友從心底噴出“不糶”的話語時,則要讀出憤激的語氣,以表達他們的不滿和反抗的心聲。讀上述內容時,聲音可高點,速度可快點。而讀米行先生的話語,語調應始終低、陰、冷,讀出米行先生奸猾、勢利、尖刻的語氣,以表達其幸災樂禍的心理。這種角色模擬的讀法,要求教師在范讀時對文章的人物把握準、分析透、理解深,做到愛憎分明。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出不同人物的形象,激發起同情心、憎恨感和熱愛感,使學生的思想情操受到熏陶。
四、上下對比法
在小學語文課文內容和情感上,有些上下部分懸殊較大,范讀時應用不同的語氣有意讀出懸殊所在。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用較多篇幅描寫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出現幻想的情形。應該說,小女孩在幻想中看到的東西是美好的,心情是驚喜的。美妙的幻想使她暫時忘記了現實生活中的痛苦,她感到幸福、愉快。讀幻景內容時,要用較強的節奏、鮮明的語調來讀,以表達小女孩喜悅的心情,但聲調不宜過高,聲音不宜過響。當幻景消失,小女孩又回到冷酷的現實生活中時,則讀出嚴肅、沉痛、悲憤的語氣。節奏放慢,聲音降低,句尾帶有拖腔,以引起學生對小女孩不幸命運的關心和思考。這篇課文的范讀,宜采用上下對比的方法,使得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問題的本質,強烈地撥動學生的心弦。
除了上述幾種常用的范讀方法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因文而異,在認真分析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采用適當的范讀方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理解課文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責任編輯 王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