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師生交往的主要場所,如何將師生對話引入課堂教學,改造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成了廣大教師共同探究的一個課題。對話訓練的途徑,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進行隨機訓練。對話訓練的方法有興趣激發(fā)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等。
[關鍵詞]對話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課堂教學;能力訓練
對話是記敘文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不少學生習作時,往往不會正確運用此種形式。有時通篇文章人物全是啞口無言,偶有對話,也與文章主要內容關系不大;有些則相反,習作中對話占了大量篇幅,且形式單調,空話連篇。針對學生這些問題,我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情況,采用“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殲滅戰(zhàn)”的方法,有針對性、有步驟地進行對話訓練。實踐證明,這種做法頗有成效。
一、朗讀課文、練口語
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章節(jié)都有精彩的對話,通過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訓練了學生的口語,培養(yǎng)了說的能力。
二、抄錄對話,學形式
經常布置學生從課內外文章中,有選擇地抄錄有連續(xù)對話的段落,要求格式正確、注意寫對話時標點的用法,特別要注意提示語在前、在后或中間時的標點用法,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抄寫,對幾句常用的對話形式有較深的印象。
三、分析對話,明目的
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對話,引導學生分析,不僅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學生明確描寫對話的目的。如《落花生》一文中有許多對話,可以組織學生討論:1.文中有哪些人說了話?2.誰的話最重要?通過討論,學生很快明白了,父親說的一段話最重要,因為此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學生通過具體文章的討論,在習作時,就會逐步有目的地、有意識地運用對話了。
四、補寫對話,練思維
針對有些學生寫對話時存在上下意思不連貫的毛病,教師可以經常設計一些補寫對話的練習。下面是其中的一次練習題:
“明明,明天是星期天,我們去打掃學校的廁所,好嗎?”放學路上,我對明明說。
他想了想說:“( )。”
我笑著說:“臟點算什么?學雷鋒做好事,還怕臟嗎?
“( )”明明終于答應了。
“( )”我高興地拍拍他得肩膀說。
五、創(chuàng)設情境,練選材
先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當堂要求學生進行對話素描練習。如:采訪某某、某某答記者問、介紹某種商品,有時還可以依據課文進行表演。如筆者教《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文,不僅通過圖畫來揭示課文,而且還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設計一段纖夫們的對話,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進行對話訓練。這樣,對話訓練形式生動活潑,學生印象深刻,寫作興趣濃厚,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六、圍繞中心,寫對話
創(chuàng)設情境是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的對話描寫場面,而這一步驟則是提供一個中心,旨在訓練學生圍繞中心寫對話。如寫一段表現師生情誼的對話、老師和學生的一次談話、一次爭辯、一次討價還價等。
教師只要不斷地、有意識地進行對話訓練,學生寫對話的能力便會有明顯的提高。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