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體育教學中游戲法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由于學生年齡的特殊性,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成長階段,對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對所學的知識大多是第一次接觸。用游戲法教學,保持小學生這種學習興趣是小學體育教學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游戲法;運用
小學體育的教學方法應有別于初中、高中和大學的體育教育。體育游戲作為小學體育教學中比重較大的環節,不僅能鍛煉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等優良品德。將游戲運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大的發揮體育游戲的功能,對全面發展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種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手段。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法的必要性
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法教學,主要是指能夠更新教學環境等硬件條件,對教學所需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游戲內容設置,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達到其應有的教育意義和教學效果。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法的運用對于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一個好的游戲法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老師”,一個人對一項事物一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就會主動地去了解、去認識、去探索、去實踐。小學體育教學通過游戲法教學,往往比教條、枯燥的傳統教學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其次,體育教學中的游戲法教學更容易誘導小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比較高難度的動作學習,在學習這些課程之前,先安排一些與課程相近的游戲項目會使學生很容易掌握動作的要領,對于新動作的學習和掌握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學生在看到高難動作時往往會產生恐懼心理,這時先通過游戲使學生了解其難度,更容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容易掌握教學內容。再次,體育教學中的游戲法教學更容易培養小學生的思維創作能力。因為體育游戲的形式比較豐富多樣,如跑步就可以分為十字接力跑、迎面接力跑等多種形式,不會只是單一的機械地重復運動,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倦、逆反心理。同時,在教學中也可以發動學生的力量,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力設計好玩有趣的游戲項目,教師再根據這些內容進行選擇,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體育教學中的游戲法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優良的品德與高尚的情操。在游戲的設置和運用過程中,不僅具有趣味性,還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這一點是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在游戲中還可以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競爭的意識、團隊合作的精神等品質。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選擇游戲的原則
1.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的設置要符合學生課堂教學任務。小學體育教學的第一指導思想就是要堅持健康第一的原則,同時還要培養小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嚴格根據學校要求的課程內容來設計教學游戲項目,要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生的身體發育特點設計不同的游戲內容。比如,在為小學的低年級學生設計游戲時,就要選擇相對簡單且容易培養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興趣的項目,包括跳皮筋、踢毽子等。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對學生身體協調性、肌肉發育和速度力量等有幫助的游戲,并且可以適當地提高游戲的難度等。
2.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的設置要根據教學的對象不同來選擇內容。小學體育教學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成長的階段,在游戲項目的選擇上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條件來確定游戲內容。例如,低年級學生的臂力比較差,這時若選擇推小車這類游戲就顯得不合時宜了,應該根據其特點選擇青蛙過河、老鷹捉小雞等項目,不僅可以滿足其好奇心,同時還可以培養其優良品德。而對于高年級同學則可以選擇一些難度較大的項目,例如拔河、障礙接力等,能有效幫助其學習體育技術等。
3.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的設置要注意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結合。在選擇游戲項目時不能只是單純的考慮游戲的趣味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游戲的選材時把能夠推動主動學習和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的內容相結合,將教育性完美的滲透到游戲中去,從而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游戲項目的運用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體育教師應該選擇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同時兼顧學生自身特點的游戲項目,幫助其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