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5日,周總理到重慶考察長壽湖規劃,正值他60歲生日,周總理特地打招呼,不要虛張聲勢、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吃飯要簡單,只吃工作餐,并且還一再強調要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絕對不能丟。這天飯菜異常簡單,桌上最好的飯菜是工作人員到長壽湖上游打撈的長壽湖鯽魚。
從一次簡單的生日宴席中,讓我們看到了敬愛的周總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崇高精神與道德品質,看到了他的偉岸與高大,無不讓我們心生敬畏與欽佩。在《反對官僚主義》一文中,他曾說“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后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敝芸偫硎沁@樣說的,也這樣做的。毋庸置疑,作為人民的好總理,他也以高度的黨性修養與政治覺悟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也許這正是得到群眾擁護與愛戴的真正原因。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干部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對比一下周總理,我們的黨員干部會不會感到自愧不如,心生慚愧。當前有些干部黨性修養與政治覺悟缺失,存在著嚴重的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作風,具體表現在對待群眾麻木不仁,不屑一顧;對待上級溜須拍馬,趨炎附勢;對待工作務虛不務實,生活上驕奢淫逸、貪污腐化,熱衷于燈紅酒綠,觥籌交錯。更有甚者,利用下級對手中權力的敬畏,借婚喪嫁娶、生日喬遷巧立名目,大肆斂財。毋庸諱言,經濟發展了,國力提高了,干部的身心也跟著墮落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早已拋到九霄云外,無不讓人感到寒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人民的公仆,為了群眾的利益,就應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好權,行好責,掌好舵,克己奉公,廉潔自律,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政治覺悟與優良品質,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密切聯系群眾,心系人民大眾,把有限的精力都用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
(來源于: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白浪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