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星期日時報》4月8日文章,原題:蘇州將加入中國一線城市俱樂部 2006年,李女士決定離開河南老家,但她并未選擇中國的四大城市:北上廣深。較之四大城市,她更喜歡連省會都不是的蘇州。
蘇州因寧靜而獨具魅力,加之其開放的環境和政府鼓勵商業的政策,近年來吸引大批本國人和外國友人。蘇州總人口1300萬,其中外來人口占了一半,這一比例僅次于深圳。這就是為什么許多人預測蘇州最有可能躍升至中國一線城市俱樂部。當地媒體稱蘇州為“1.5線城市”。
眾所周知,蘇州自古出學者,但如今卻是政府鼓勵商業的政策吸引外來人員定居。該市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包括在住房和子女入學問題上為企業家提供幫助。中國許多沿海城市都面臨用工荒問題,但在蘇州,這卻不算挑戰。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園區每年預留2億元人民幣,作為新員工的獎學金和住房補貼。由于蘇州市的最低月工資為1140元,排名全國第六,外來務工人員也更愿意來此打工。
許多人說,蘇州比廣東的制造業中心更加安全。蘇州企業比廣東企業更守法,付給工人薪酬也更及時,這一點為中國缺乏技術的工人解決了常年的擔憂。
此外,與其他大城市相比,蘇州更歡迎外來務工人員,給他們提供社會保障,并為他們的子女提供免費教育。當地媒體將外來務工人員稱為“新蘇州人”,而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中,這些人則通常被喚作“外地人”。因此,蘇州已連續8年被評為“最受農民工歡迎的城市”就不足為奇了。
除硬件和政策,蘇州還具有一種無形的魅力,吸引遠道而來的客人。外國友人既可在工業園區享受水畔用餐和逛街的歡愉,也能在老城區參觀歷史古跡。如今,因運河和石橋而聞名的平江路兩側又涌現出臺灣咖啡廳、西餐館和藝術畫廊等。
在蘇州工業園區工作的新加坡人吳先生表示,蘇州不滿足于現狀。的確,蘇州如今重視發展服務產業和科研,為提升價值鏈做準備。所有的現象都表明,它將躋身一線城市之列。▲(作者何愛麗,張博譯)
環球時報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