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傳校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 馬蘭礦,山西 古交030205)
以親情文化打造安全文化
宋傳校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 馬蘭礦,山西 古交030205)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體現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安全生產工作事關社會政治、經濟和人民生活大局,關系到國家穩定,更加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國家已經從講政治的高度來抓安全工作。當我們在強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同時,要認識到安全思想的隱患成為最大的、最根本的隱患,必須筑牢安全思想的基礎,才可以確保安全生產。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以物為中心的安全觀,而樹立以人為核心的安全觀,才能實現安全工作質的飛躍。要始終以關愛職工生命、守護職工幸福為出發點,著力以親情文化提升安全工作的層次,不僅要對安全工作規律有全新的認識,而且要有效地促進安全生產。因此,如果能夠把思想政治工作與安全管理工作充分、有機結合,把思想政治工作應用于安全管理的全過程,通過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啟發安全覺悟、規范安全行為、培育安全文化,調動員工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一起來影響員工的安全意識,幫助員工從思想上解決安全問題,促進安全生產目標順利完成,持續創建更加安全、健康、和諧的生產經營環境。
安全以人為本,意識以親情為先,親情文化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根基
近年來,不少煤礦生產裝備和井下作業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可是事故為什么仍然屢禁不止呢?事實不斷告訴人們,任何技術或設施歸根結底都是由人來掌握,“本質安全”能否實現,關鍵還是靠人。強化安全意識,親情是靈魂。人對安全生產的影響有諸多因素,如業務素質、技能水平等。而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的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感。那么,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強化職工安全意識,激發安全責任感呢?通過幾年安全實踐的分析與反思可以看到,法規制度的外在約束、說教灌輸式的外在教育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持久。只有人的“生命意識”“親情意識”才能最大限度、從內心深處激發人的安全意識和強烈的責任感,從根本上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
充分利用親情文化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開展安全思想教育
濃厚的安全氛圍能夠感染人、啟發人、鼓舞人、約束人,思想政治工作有良好的基層基礎和組織形式,安全生產工作重點也是放在基層,因此可以在思想政治工作貫徹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安全政策,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來渲染安全氛圍。煤礦安全是一種多因素、多環節、動態復雜的系統工程。煤礦一切生產經營都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這不僅是煤礦生產的特殊性決定的,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穩定發展的內在要求。從某種程度上講,安全本身就是煤礦的最大效益,只有牢牢遵循“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改革、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聯系,依靠科學進步,建立一套現代化的煤礦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才能促進煤炭工業經濟效益的蓬勃發展。黨組織、團組織、工會組織分布廣,深入基層,充分利用群團基層組織優勢,進行基層的自我教育、自我檢查、自我整改,營造“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圍,將會使安全生產工作真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實處,安全教育效果更加良好。
開展有針對性的以親情促進安全生產思想政治工作,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親情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由于員工崗位不同,員工的思想、言論、行為也是多樣的和復雜的,同時個人有不同性格、理解能力、文化水平、社會閱歷、工作態度、適應性等,對于同等事件、現象、事故會有不同的認識,產生不同的思想,采取不同的措施。所以,安全生產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針對性,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可以利用親情的影響力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專業知識、安全技能、應急措施、班組安全管理、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增強每一個職工的安全意識,使之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建樹親情文化,必須創新安全教育,推動親情文化的傳播
企業文化只有廣為傳播,才能發揮作用。親情文化更需要用心去培育。在煤礦企業,安全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播和營造親情文化,必須首先從創新安全教育入手,努力用親情喚起職工強烈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在煤礦生產中,總有一些特殊人群,由于種種原因,處于情緒異常時期,如不及時進行疏導就會對安全產生不利影響。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他們把這一特殊群體細化為“十種人”,如毛手毛腳的魯莽人;新婚歸來的甜蜜人;家務纏身的疲勞人;圖省事怕麻煩的懶惰人;心事重重的憂郁人;不懂安全的糊涂人;大意失荊州的粗心人;不安心本職工作的拋錨人;冒險蠻干的大膽人;單人獨崗作業的零散人。通過對這一特殊群體進行“親情化的幫助”、“親人般的勸導”,就可以及時消除不良情緒。
傳播主體的親情化。傳統安全文化的傳播主體多是管理人員、政工干部。而親情文化傳播的主體則必須以親情為主線進行全新擴展,最佳的傳播主體是職工的妻子、孩子、老人、親戚、朋友。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親情的代表,親情的滲透。
建樹親情文化,必須優化礦區環境,重視親情文化的烘托
目前提高職工安全意識主要是利用班組安全活動日、班前會、班后會、安全月等安全活動,對增強職工安全意識、提高職工安全技能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親情文化要在安全教育方面發揮有效作用,還需要在內容、方式、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實現創新,改變那些開會念文件、學習讀文件的形式,使親情文化融入到安全思想教育中,切實讓員工從心靈上得到啟迪和思想上的升華。
眾所周知,煤礦工作環境艱苦、危險性高,煤礦工人長時間工作在地層深處,面對冰冷的機器設備、單調的地質環境,極易產生厭煩、急躁等不良情緒,是引發誤操作、違章操作的重要因素。營造親情文化,不僅要重視人際關系、人際交流的親情化,還要重視人與環境交流的親情化,把單調冰冷的生產生活環境建設成為溫馨家園、溫情港灣。為了改變井下枯燥冰冷的環境,可以在井口走廊、井底車場到各主要盤區,都建立親情文化走廊、愛心文化站。巷壁上懸掛以安全文化理念、安全警句、安全漫畫、職工全家福等為內容的彩色噴繪展板,徹底改變井下“全黑”的概念,使職工即使在百米井下也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安全的好處,最大程度地緩解疲勞,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以親情文化打造安全文化,還必須提升安全管理,用安全文化承載親情文化
倡導親情文化,只掛在嘴上不行,說一套做一套更不行,必須用鐵板釘釘的行動去實踐去體現。筆者認為,在安全管理上融入親情,核心是領導干部要帶著親情看安全,帶著親情抓安全,力求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上都體現出對職工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在領導干部中要大力倡導“堅決不要帶血的利潤,不要帶血的煤炭”的理念,絕不以損害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大搞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加大先進裝備的投入力度,真正把礦井打造成放心礦井。舍得為職工生命健康投資創造安全可靠的生產環境就是親情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和具體體現。
總之,親情最能打動人、最能震撼人。通過以親情文化打造安全文化,可以更加突顯“人”的核心地位,更加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更加注重人的全面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安全生產,還能極大地優化礦區人與人、人與企業、人與環境的關系,最終實現企業的和諧穩定,科學發展。
張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