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專利文摘
該專利涉及一種水性有機硅接枝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乳液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將100份(質量份數,下同)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乳液、15~50份的聚硅氧烷陽離子乳液及0.1~0.5份的催化劑,在60~90℃條件下反應3~8 h,除去有機溶劑,得水性有機硅接枝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該方法采用了長鏈烷基苯磺酸作為反應性乳化劑,使得乳液乳化效果好,同時因乳液涂膜中無乳化劑的殘留,使得乳液涂膜性能更佳。最終聚合物乳液中有機硅含量較高,接枝的硅氧烷鏈較長,不易被丙烯酸酯主鏈包埋、覆蓋,充分發揮了有機硅的改性效果。該方法的操作方法對設備原料的要求較低,利于實現工業化生產。 (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CN 102268138,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超低相對分子質量非離子型及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以丙烯酰胺為聚合單體,水為聚合介質,氧化-還原體系為引發劑,單體含量為15%~50%(w),反應溫度為15~60 ℃,pH為1~5,反應時間為10~80 min,聚合生成非離子型產品,非離子型產品加入氫氧化鈉或碳酸鈉水解生成陰離子型產品,丙烯酰胺與氫氧化鈉的質量比為(5~1)∶1,丙烯酰胺與碳酸鈉的質量比為(6~10)∶1,引發劑中的氧化劑占丙烯酰胺單體投料質量的1‰~8‰;還原劑加入量占丙烯酰胺單體投料質量的8%~40%;產品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對環境的污染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CN 102268112,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低苯乙烯揮發不飽和聚酯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不飽和聚酯、苯乙烯、固化劑和促進劑,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介孔分子篩,通過調整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混合工藝,將苯乙烯、不飽和聚酯、固化劑和促進劑引入介孔分子篩的孔道中,利用介孔分子篩的大孔道尺寸及孔壁,抑制不飽和聚酯樹脂中苯乙烯在儲存階段和固化反應階段的揮發,得到低苯乙烯揮發不飽和聚酯樹脂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是:(1)制備介孔分子篩;(2)偶聯處理;(3)制備低苯乙烯揮發不飽和聚酯樹脂復合材料。該方法可提高液態不飽和聚酯樹脂的黏度和觸變性;材料的收縮率變小,有利于保證固化產品的外部形狀;材料的綜合性能和質量大幅度提高,產率提高30%,成本降低15%~20%。 (河南科技大學)/CN 102268167,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用于油田堵水的三元共聚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步驟為攪拌下向混合液中加入單體,共聚物單體間物料比(質量比)為(3∶2∶1)~(3∶1∶1),單體含量為10%~40%(w);用堿調節pH為7~9;加入添加劑納米蒙脫土,納米蒙脫土加入量為0.04%~1.6%(w);氮氣保護下,加入交聯劑,交聯劑加入量為0.05~1%(w);隨后加入引發劑,引發劑加入量為0.05~1%(w);在40~70 ℃溫度下聚合反應2~8 h;所得產物經剪切造粒,于一定溫度下烘干粉碎,即得粉末狀三元共聚物。該方法所用原料價廉易得,操作過程簡單,避免使用其他共聚方法,成本較其他路線大大降低,產品相對分子質量較高;且產品的強度和吸水性能優異。(北京化工大學)/CN 102268166,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星形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兩親性嵌段共聚物及制備方法。該方法以丁炔醇與2-溴異丁酰溴的酯化反應產物2-溴異丁酸丁炔醇酯為引發劑,溴化亞銅1,4,7,10,10-六甲基三亞乙基四胺為催化體系通過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含端炔基官能團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以疊氮化三溴新戊醇為引發劑,辛酸亞錫為催化劑,通過丙交酯開環聚合法合成具有疊氮官能團的聚乳酸;以點擊化學將PDMAEMA臂與具有疊氮官能團的聚乳酸偶聯,得到AB3型星形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兩親性嵌段共聚物(SPLA-b-PDMAEMA)。該方法制備的星形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好、穩定性好,是基因與藥物同載的潛在載體,在抗腫瘤藥物載體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天津大學)/CN 102268137,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餾分油加氫精制方法。該方法采用鈷鉬鎳系加氫催化劑,加氫工藝條件:入口溫度為200~320℃、操作壓力不小于2.4 MPa、液體體積空速1~5 h-1,氫與油體積比為100~500;鈷鉬鎳系催化劑以含硅氧化鋁為載體,以鈷、鉬和鎳為活性組分,添加磷及堿金屬作為助劑;含硅氧化鋁載體的前驅體是含無定形硅鋁的擬薄水鋁石,其是通過首先制備出無定形硅鋁漿液和擬薄水鋁石漿液,將上述兩種漿液進行混合、老化,然后經過包含過濾、洗滌、干燥的后處理過程得到的。采用該方法對全餾分裂解汽油一段加氫產品進行加氫精制,加氫產品中溴價小于1.0×10-2g/g,硫含量小于1.0 μg/g,符合裂解汽油二段加氫要求。(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CN 102268283,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重整原料預加氫處理方法。該預處理工藝條件為反應入口溫度 200~320 ℃,操作壓力大于2.4 MPa,新鮮原料油體積空速為4~12 h-1,氫與油體積比 為50~300;采用的加氫處理催化劑以含硅氧化鋁為載體,鈷和鉬為活性組分,硼及堿金屬和/或堿土金屬作為助劑,含硅氧化鋁載體的前體是含無定形硅鋁的擬薄水鋁石。該方法首先制備出無定形硅鋁漿液和擬薄水鋁石漿液,將上述兩種漿液進行混合、老化,然后經過包含過濾、洗滌、干燥的后處理過程得到含無定形硅鋁的擬薄水鋁石。該方法可在低壓條件下處理高含硫含氮以及烯烴含量高的催化重整原料,為催化重整裝置提供硫、氮含量均小于0.5 μg/g的合格原料。(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CN 102268285,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丙烯醛的制備方法,涉及催化甘油脫水制丙烯醛領域。該方法以甘油為原料,固載型離子液體為催化劑,通過脫水反應制備丙烯醛。采用的離子液體是酸性離子液體[BMIM]BF4和[BMIM]H2PO4,酸性離子液體的固定化方法采用浸漬法,在常壓條件下,以10%~60%(w)甘油水溶液為反應液,加入1%~8%(w)的阻聚劑對苯二酚,在反應溫度為240~360 ℃、體積空速為5~15 h-1的條件下,得到的丙烯醛摩爾選擇性可達到90.4%,甘油轉化率可達到100%。固載酸性離子液體在甘油脫水反應中選擇性和收率較高,且反應的穩定性很好,催化劑的壽命長。(常州大學)/CN 102267882,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高順式共軛二烯烴/苯乙烯無規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通過選擇適宜的基于稀土金屬羧酸鹽的復合催化劑體系,催化苯乙烯與共軛二烯烴進行配位共聚合來制備高相對分子質量、高順式含量的共軛二烯烴與苯乙烯的共聚物,賦予材料優良的回彈性、耐磨性、低溫性能及剪切結晶性能。所得聚合物重均相對分子質量在7.0×104~1.5×106范圍內,丁二烯結構單元的順式摩爾分數大于96%,異戊二烯結構單元的順式摩爾分數在95%以上,特別是,在苯乙烯/異戊二烯/丁二烯的無規共聚物中,異戊二烯及丁二烯結構單元的順式摩爾分數均可達97%以上。 (北京化工大學)/CN 102268120,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富乙烯物流中乙炔選擇性加氫的催化劑體系及工藝過程。含有H2S,CO2,CO,C2H2的富乙烯物流直接進入第一個處理單元除去H2S,還可部分除去CO2;CO氧化反應器用于將CO轉化為CO2,以形成貧CO物流;該貧CO物流進入第二個處理單元除去CO2并對乙炔進行選擇性加氫。(UOP LLC)/US 20120046507 A1,2012 -02 - 23
該專利涉及一種碳納米管/聚合物導電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將碳納米管與聚偏氟乙烯進行混合,然后置入轉速為23 000 r/min的混合器里進行機械混合;將混合后的粉末置于??蛑性?00 ℃、10 MPa的壓力下被模壓,接著空冷到室溫,即可獲得高性能片狀碳納米管/聚合物導電復合材料。該方法采用高速機械混合方法制備具有分離結構的二維導電網絡復合材料,生產工藝簡單、快速、無毒、適合于規?;a,并可推廣到其他粉末狀聚合物體系中,所得產物具有很低的渝滲閥值和很高的導電性,為制備聚合物基導電復合材料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海南大學)/CN 102268165,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白色潤滑脂組合物及制備方法。白色潤滑脂組合物包含稠化劑為硬脂酸和/或十二羥基硬脂酸;包含白色透明礦物油和/或合成油的基礎油和添加劑;將稠化劑和部分基礎油加入到反應釜中,攪拌加熱到185~205℃,加入部分基礎油冷卻,繼續攪拌,加入余量基礎油,攪拌。降溫到85 ℃以下,加入添加劑,攪拌。組合物經三輥機軋油三遍后出成品罐裝。該方法制備的潤滑脂組合物通過選擇合適黏度的基礎油,選擇相應稠化劑,合適的添加劑體系,采用特殊的生產工藝,保證產品外觀潔白細膩,并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可滿足高速軸承、機械行業運轉軸承、微型電機軸承和電動玩具的塑料減速器及齒輪傳動系統以及儀器儀表的潤滑和防護要求。(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102268319,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降低超重稠油(比重大于0.950 0 g/cm3和50 ℃黏度大于3 000 mm2/s的環烷基油)黏度的方法。該方法將超重稠油經過常壓蒸餾塔和減壓蒸餾塔,得到餾程小于 350 ℃的輕餾分和餾程大于350 ℃的減壓渣油,減壓渣油經過加熱爐預加熱進入減黏反應塔,控制減黏反應塔的入口溫度為380~480 ℃,壓力為0.5~1.0 MPa,反應時間5~120 min,進行減黏裂化反應,由減黏塔頂部放出的反應產物進入分餾塔進行分離,得到減黏渣油及各側線餾分;減黏渣油與減黏輕組分、餾程小于350 ℃的輕餾分調合得到減黏改質油;用該方法加工處理稠油、常壓渣油、減壓渣油,可有效的降低超重稠油的運動黏度。(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CN 102277192,2011 - 12 - 14
該專利涉及一種催化裂化柴油脫色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催化裂化柴油與混合酸混合,劇烈攪拌30~40 min后,待油品中生成大量油污并不再生成時,停止攪拌,得到生成物;(2)把步驟(1)處理得到的生成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除去下層液體;(3)將步驟(2)處理后得到的上層清油中加入吸附劑混合精制,劇烈攪拌20~40 min后,抽濾分離,得到脫色柴油。該催化裂化柴油脫色的方法具有油品損耗少,氣味純正,色度達到國標,穩定期長、不發生還原反應,清澈透明,適用范圍廣,成本低、用量少,少工、省時、省力,操作方便快捷的優點。(煙臺大學)/CN 102277191,2011 - 12 - 14
該專利涉及一種催化裂化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將原料油進入提升管反應器下部,與來自換熱器的催化劑接觸反應;反應后的油氣與待生催化劑進行粗分離,分離出的反應油氣進一步分離出催化劑細粉后進入分餾塔,分離出的待生催化劑進行汽提,汽提后的待生催化劑進入再生器再生。再生后的高溫再生劑一部分從提升管不同高度進入提升管反應器;另一部分進入換熱器,降溫后的再生劑循環使用,克服了現有技術二次裂化造成的氣體和焦炭產率高,液收低的不足。(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CN 102268290,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新型季銨六氟化磷酸鹽離子液體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即聚(對乙烯芐基-三乙基季銨六氟磷酸鹽)。該方法先用三乙胺與對氯甲基苯乙烯進行季銨化反應,然后與六氟磷酸鉀進行離子交換得到單體,最后通過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對乙烯芐基-三乙基季銨六氟磷酸鹽)。該離子液體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高的玻璃轉化溫度,可用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二噁英等有害氣體的捕集,油品中硫氮雜環化合物固相萃取分離,及固相電解質材料等領域。(北京化工大學)/CN 102268111,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酯化及聚酯化催化劑。該催化劑是一種鐵基乙酰丙酮化合物,分子式為Fe(RCOCH2COR)3,其中R為甲基或甲基取代物。與使用鹽酸或硫酸作為催化劑相比,使用該催化劑進行酯化或聚酯化反應,可改善產物變黃、操作危險及環境污染等問題。(R.O.C.Military Academy)/US 20120046483 A1,2012 - 02 -23
該專利涉及一種復合功能除氟樹脂及其制備方法。該樹脂以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為母體,含有功能基團—NH2和—SO3—X(Fe/Al),粒徑為0.3~0.5 mm,對F-的飽和吸附量為2.16~8.10 mg/g。其制備方法為:以苯乙烯-二乙烯苯樹脂為母體,在40~80 ℃下,加入60%~80%(w)濃硝酸和75%~98%(w)濃硫酸反應,攪拌反應0.5~3 h后,得到負載硝基的樹脂RNO2;以二氯乙烷為溶脹劑,在70~120 ℃下,加入80%~98%(w)的濃硫酸反應,攪拌反應8~16 h后得到硝基-磺酸基樹脂R—NO2—SO3H;在60~100 ℃下,加入SnCl2·2H2O、濃鹽酸、乙醇,回流8~16 h,制得氨基-磺酸基樹脂R—NH2—SO3H;在20~60 ℃下,加入0.1~1.0 mol/L鐵鹽或鋁鹽溶液,攪拌反應18~30 h,制得氨基改性和金屬負載復合功能樹脂R—NH2—SO3—X(Fe/Al)。所制備的復合功能除氟樹脂可用于高效深度除氟。(南京大學)/CN 102268114,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利用蒸汽裂解制乙烯工藝產生的碳四烷烴和烯烴混合物為原料,提高蒸汽裂解工藝制乙烯裝置的乙烯和丙烯產量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在現有的蒸汽裂解裝置中增加一個裂解碳四餾分的處理系統,通過碳四烯烴催化裂解、混合烯烴和烷烴催化裂解和碳四烷烴催化裂解等步驟,將裂解碳四烯烴和烷烴混合物充分轉化生成富含丙烯和乙烯的催化裂解氣,然后對催化裂解氣進行簡單分離后通入蒸汽裂解工藝中的分離(回收)系統以便進一步的分離純化處理,從而有效地提高蒸汽裂解工藝中丙烯和乙烯的產量。該方法僅增加了三臺催化裂解反應器以及簡單的分離設備,充分挖掘現有的蒸汽裂解裝置的分離(回收)系統的潛力,增加了丙烯和乙烯的產量,可用于現有的蒸汽裂解裝置,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CN 102286292 2011 - 12 - 21
該專利涉及一種2,3-二甲基-2,3-二硝基丁烷的合成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室溫下向反應容器中加入丙酮肟、溶劑水、催化劑(改性TS-1);邊攪拌邊向溫度為60~90 ℃的上述反應體系中滴加堿溶液和雙氧水,保證反應體系的pH在8~10,雙氧水與丙酮肟的摩爾比為(1~3)∶1;滴加完成后,在60~90 ℃溫度下反應0~2 h;冷卻至室溫,過濾或離心分離出改性TS-1得到母液,改性TS-1用丙酮洗滌收集洗滌液;將洗滌液加入母液中;將加入了洗滌液的母液在不高于80 ℃溫度下旋蒸除去反應體系中的丙酮;然后冷卻、過濾、用水洗滌濾渣,得到產品2,3-二甲基-2,3-二硝基丁烷。該合成方法所用原料安全性能好、成本低,合成的2,3-二甲基-2,3-二硝基丁烷含雜質少、產品質量高。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CN 102267913,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復合載氧體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以粒徑為0.3~0.45 mm的硫酸鈣為主體原料,以硝酸鹽為活性組分,采用化學浸漬法,通過干燥、煅燒及碾磨后得到負載有對應氧化物的復合載氧體顆粒,氧化物的負載量為5%~30%(w),所述的硝酸鹽為九水硝酸鐵、六水硝酸鋅或三水硝酸銅中的任意一種。制備方法是將粒徑在0.3~0.45 mm之間的硫酸鈣顆粒和硝酸鹽活性組分加入到去離子水中,攪拌至溶液混合均勻后,置于磁力攪拌器中恒溫加熱攪拌至水分充分蒸發后,再將產物取出碾磨后得到粒徑分布均勻的硫酸鈣負載產物,最后在溫度為550 ℃的馬弗爐中分解煅燒即可得到復合型載氧體顆粒。該制備方法簡單,價格低廉,載氧體的載氧能力也高于其他金屬氧化物載氧體。(東南大學)/CN 102277217,2011 - 12 - 14
該專利涉及一類含氮雙酚氧基配體雙核鋁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在催化內酯開環聚合中的應用。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中性配體直接與烷基鋁在甲苯中回流反應,然后經過濾,濃縮,重結晶步驟從反應產物中獲得目標化合物。該方法制備的含氮雙酚氧基配體雙核鋁化合物是一種高效的內酯開環聚合催化劑,可用于丙交酯、ε-己內酯等的聚合反應。該方法制備的含氮雙酚氧基雙核鋁化合物的優點為原料易得,合成路線簡單,產品收率高,性質比較穩定,同時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能獲得高相對分子質量的聚丙交酯、聚己內酯,能夠滿足工業部門的需要。(華東理工大學)/CN 102268030,2011 - 12 - 07
該專利涉及一種蒸汽整合和熱整合制備氣體產物的工藝。該工藝為非氣態的含碳原料在蒸汽、一氧化碳、氫氣、氧氣及催化劑存在下進行臨氫甲烷化反應,制備氣體產物,特別是甲烷和/或其他高附加值氣體(如氫氣)。(Greatpoint Energy,INC.)/US 20120046510 A1,2012 -02 - 23
該專利涉及從乙酸加氫得到的粗乙醇產品中回收乙醇。在氫氣的存在下,粗乙醇產品或含乙酸乙酯的一種或多種衍生物產品進行氫解反應。含乙酸乙酯的一種或多種衍生物產品經氫解反應增產的乙醇可直接或間接進入分離單元或加氫反應器中。(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US 20120046501 A1,2012 - 02 - 23
該專利涉及1-丁烯聚合物的制備過程,包括均聚合物和α-烯烴共聚物。該過程是1-丁烯或1-丁烯與一種或多種α-烯烴在催化劑存的聚合物件下進行聚合。催化劑包括:(1)負載在MgCl2上的一種Ti化合物和一種內給電子體化合物;(2)一種烷基鋁助催化劑;(3)一種外給電子體化合物。(Basell Poliolefine Italia S.R.L.)/US 20120041161 A1,2012 - 02 - 16
該專利提供了一種生產芳烴的過程。該過程包括:(1)在流化床反應器中,將一種低碳烷烴進料與一種固體微粒型芳烴轉化催化劑接觸,生產一種芳烴和其他產物;在該過程中,至少有一部分催化劑因積碳而失活;(2)從反應器中連續取出一部分催化劑,在再生器中再生,并將再生后的催化劑返回反應器中;(3)用比熱和導熱系數與催化劑相似的惰性固體粒子稀釋催化劑微粒,以維持反應器與再生器之間的熱量平衡;(4)將芳烴與其他產物以及未反應的低碳烷烴分離;(5)將未反應的不飽和低碳烷烴循環回反應區。(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 V)/US 20120029256 A1,2012 - 02 - 02
該專利涉及一種用于乙烯齊聚的催化劑組分以及使用該催化劑的乙烯齊聚過程。該催化劑組分包括一種鉻化合物、一種配體、一種含有機或無機鹵化物的改性劑和一種活化劑或助催化劑。其中,配體的結構通式為:R1R2P—N(R3)—P(R4)—N(R5)—H;式中,R1,R2,R3,R4,R5分別表示鹵素、氨基、三甲基硅烷基、C1~10烷基、芳基或取代芳基。(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oration)/US 20120029258 A1,2012 - 02 - 02
該專利涉及一種加氫過程,特別是不飽和烴化合物的選擇加氫過程(如乙炔選擇加氫為乙烯)。該過程使用一種含有有序結構的Co-Al和Fe-Al金屬間化合物加氫催化劑,該催化劑由一種載體和負載在其上的具有特殊有序結構的Co-Al和/或Fe-Al金屬間化合物組成。該催化劑具有高選擇性和長期穩定性,適用于將乙烯中含有的少量乙炔選擇加氫為乙烯。(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Munich)/US 20120029254 A1,2012 -02 - 02
該專利涉及一種通過脂肪酸脫氧(脫羧基/脫羰基/脫水)制備烴的可再生柴油的生產方法。該過程所使用的催化劑包括:(1) Pt和MO3(M為W和/或Mo)負載在ZrO2載體上;(2)Pt/Ge或Pt/Sn負載在碳載體上。其中,活性組分的負載量(相對于催化劑的質量)為:(1) 0.7% Pt,12% WO3;(5)5% Pt,0.5% Ge或0.5% Sn。脫氧在689 kPa下進行,無需添加氫氣。(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US 20120029250 A1,2012 - 02 - 02
該專利涉及一種由1,1,1,3-四氯丙烷和氯反應制備1,1,1,2,3-五氯丙烷的方法。還闡述了一種由1,1,1,2,3-五氯丙烷制備1,1,2,3-四氯丙烷的改進方法。此外,該專利還給出一種由1,1,1,3-四氯丙烷和氯反應制備1,1,2,3-四氯丙烷的方法和一種由四氯化碳、乙烯和氯反應制備1,1,2,3-四氯丙烷的方法。(Occidental Chemical Corporation)/US 20120035402 A1,2012 - 09 - 12
該專利涉及一種用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制備多孔材料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一種過渡金屬或金屬源、胺源、PET源、磷酸衍生物源和水放在一個密閉容器內,在反應溫度120~200 ℃、反應壓力0.1~10 MPa、反應時間48~168 h的條件下,可形成一種反應混合物,從反應混合物中沉淀出一種多孔材料。該方法可使PET瓶聚合物充分進行反應有效地釋放出兩種單體,形成一種多孔的或層狀的材料。該多孔材料具有熒光性能,在不同的刺激源作用下,可顯現由白色到橘黃色的光。(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US 20120035365 A1,2012 - 02 - 09
該專利涉及一種環氧烷與2-甲氧基-1-丙醇進行烷氧基化反應的過程。即在一種低聚物Schiff堿金屬化合物催化劑作用下,環氧烷與2-甲氧基-1-丙醇進行烷氧基化反應。該專利還闡述了用于催化環氧烷與烷基醇進行烷氧基化反應的催化劑化合物。(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US 20120035383 A1,2012 - 02 - 09
該專利涉及一種水基潤滑劑。該潤滑劑由相對分子質量為5 000~500 000的枝化型聚甘油組成。該小磨擦系數的水基潤滑劑有良好的潤滑和消泡性能。與常規的乙烯/環氧丙烷共聚物水基潤滑劑相比,在水基金屬加工劑和水壓液體方面具有優良的性能。(Idemitsu Kosan Co.,Ltd.)/US 20120040877 A1,2012 - 02 - 16
該專利涉及用于聚合反應器的監控系統和方法。該方法是監測反應器內聚合物的聲波,也包括監測反應器內聚合物的黏度控制參數。該方法進一步將聲波與黏度控制參數匹配,輸出一對聲波與黏度控制參數。(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US 20120041159 A1,2012 - 02 - 16
該專利涉及一種催化烯烴聚合或共聚合的雙金屬雜配體催化劑前體。該催化劑前體由水楊醛亞胺配體和第Ⅳ族過渡金屬構成。該前體與烷基鋁氧烷組成的催化劑在催化烯烴均聚或者共聚時,活性處于106 g/(mol·h)數量級,相對分子質量在2×105左右,分散度在2.0左右。與單金屬催化劑相比,該催化劑具有相近的聚合活性,并且由于雙金屬的協同作用,在催化雙官能團烯烴與乙烯共聚時,在聚合物中引入共聚單體的比例更高。
(北京大學)/CN 102268032,2011 - 12 - 07
(本欄編輯 張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