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星
摘 要:截至2011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已高達31 975億美元。貿易順差、人民幣匯率、外商直接投資和貨幣供給量被普遍認為是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普遍因素。通過實證分析探討了這些因素與外匯儲備急劇增長之間的關系,并給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外匯儲備;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匯率;M2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8-0110-02
引言
外匯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可兌換貨幣和用它們表示的支付手段。IMF對外匯儲備的定義是指貨幣當局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存、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擁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相比黃金儲備而言,外匯儲備不僅不需要支付保管費,而且以外國存款和國庫券形式存在的外匯儲備還可以獲得銀行利息和債券收益;此外,儲備外幣資產便于政府隨時動用,及時干預外匯市場。
外匯儲備的形成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的凈流入,即商品和勞務的凈出口;二是資本和金融項目的凈流入,即外國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國際借貸等項目所形成的盈余。
毋庸置疑,人民幣匯率低估會使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會使大量國際游資涌入國內,從而推動我國外匯儲備的進一步增長。但是,我們不能把匯率因素視為我國高額外匯儲備的唯一因素,更不能將中美貿易失衡完全歸結為人民幣低估。即便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國減少的對中國商品的進口也會被其他低成本出口國的商品所替代,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不會因此而得到改觀。
一、實證分析
(一)變量和數據的選取
本文所涉及的變量為外匯儲備(FRE)、凈出口(NEX)、實際利用外資金額(FDI)、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平均匯率(E)和貨幣供給量(M2)。以上變量均選取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的月度數據。數據來源為海關總署、商務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的網站。
(二)單位根檢驗
為避免用非平穩經濟變量建立回歸模型所帶來的虛假回歸問題,本文先對所選取的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為了減少數據的波動性和消除異方差,在檢驗前對除凈出口外的所有變量取對數。
本文所選擇的檢驗方法為包含常數項和趨勢項的ADF檢驗,SIC標準下的最大滯后期選擇2期。在1%,5%和10%的置信水平下,臨界值分別為-4.09,-3.47和-3.16。
表1各變量的單位根檢驗
檢驗結果表明,外匯儲備、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匯率和貨幣供給即便是在10%的置信水平下也是不平穩的,但經過一階差分后他們都在1%的置信水平下平穩;凈出口在1%的置信水平下不平穩,經過一階差分后在1%的置信水平下平穩。因此,上述變量都是一階單整的,可以進行協整檢驗。
(三)協整檢驗
如果幾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那么他們就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本文的分析涉及多個解釋變量,為了識別他們之間可能存在的多個協整關系,使用了Johansen協整檢驗方法,從第1期滯后開始滯后2期。
表2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
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水平下,上述變量之間存在一個協整向量。這說明了外匯儲備與凈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匯率和貨幣供給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取對數后的協整方程如下:
LFRE=-25.50887+0.002284NEX+1.222193LFDI+2.355161LE+
1.084384LM2
由上述方程可知,外匯儲備與凈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呈正相關關系,這與經濟理論是一致的。另外,由于本文的匯率使用的是直接標價法,外匯儲備與匯率呈正相關關系也是與經濟理論相符的,即匯率提高人民幣貶值會使外匯儲備增多。
由方程中各系數的相對大小可知,從長期來看,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最重要因素是匯率,其次是外商直接投資,再接下來是貨幣供給量;凈出口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相對較小。
(四)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根據格蘭杰(Granger)定理,如果若干個非平穩變量存在協整關系,則這些變量必有誤差修正模型表達式存在。下面通過構造誤差修正模型來研究相關經濟變量之間的短期關系。
令:DYt = (DLFREt,DNEXt,DLFDIt,DLEt,DLM2t) `,
DYt-1= (DLFREt-1,DNEXt-1,DLFDIt-1,DLEt-1,DLM2t-1) `,
DYt-2= (DLFREt-2,DNEXt-2,DLFDIt-2,DLEt-2,DLM2t-2) `
通過EViews 6.0 可得如下結果:
VECM的系數反映了系統內變量對出現的均衡誤差的修正速度,這些系數的絕對數值越大修正反映越強烈。在上述結果中,VECM的系數只有第二個明顯大于1,其他系數的絕對值明顯小于1。這說明,這些因素的短期變化對外匯儲備影響不是很大,他們對外匯儲備的影響主要是長期的影響。
(五)方差分解
通過方差分解可以了解一個變量序列的波動有多少是歸因于他自身的沖擊因素,還有多少是由系統內其他擾動因素造成的,并可以進一步分析各擾動因素的相對重要性。
表3 外匯儲備的方差分解
由表3可知,外商直接投資相對于其他因素來說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最大,并有隨著時間的延長影響越來越大的趨勢,從第8期開始趨于穩定;貨幣供給量和匯率對外匯儲備的影響也有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大的趨勢;凈出口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呈現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少的趨勢。
二、 結論及建議
通過實證檢驗可知,凈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匯率和貨幣供給量是影響我國外匯儲備的長期因素,但在短期內他們的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并不顯著;在這些因素中,外商直接投資是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變化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對我國外匯儲備的調整應著眼于長期角度并要尤其注意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引導。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開發國內市場,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引導外資投向,改變對外資企業的過度優惠政策;適度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
參考文獻:
[1]張成思.金融計量學——時間序列分析視角[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張曉峒.EViews使用指南與案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吳念魯.重新認識我國外匯儲備的管理與經營[J].金融研究.2007,(7).
Cause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rapid growth and the empirical test in our country
YANG Dong-xing
(Economy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Abstract:As of June 2011,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been as high as $ 31. Trade surplus, currency exchange rat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oney supply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n China in General.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the growth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sharply and gives appropriat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rade surplu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change rate;M2
[責任編輯 柯 黎]